中國文字有九種字種?

2010-03-25 5:44 am
中國文字有九種字種?九種字種的年代是什麼?特點是什麼?@@??

回答 (2)

2010-03-26 9:10 a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03240164213873368940.jpg
中國文字有九種字種
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漢字的一種字體,特指商末用龜甲、獸骨進行占卜所記的文字。
殷人十分迷信,凡遇大事小事,如祭祀、征伐、漁獵、出入、年成、風雨陰晴、疾病禍福等,都要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凶。占卜的方法是首先打磨烏龜殼(主要是龜的腹甲版)或者其他獸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然後鑿鑽其反面,再加火烤,使正面顯示裂紋。

特點
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干支字因為常用,筆畫相對簡單一些,大都用假借字。如「甲」是鎧甲之甲的本字,象形;「辛」是古代的一種刀具,象形;「巳」借用「子」字;「酉」本象酒罐之形。

金文
金文是古漢字的一種字體,又稱吉金文字、鐘鼎文字、鐘鼎彝器款識等,主要是指商周時代刻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中國大約從夏代開始進入青銅時代,晚商達到鼎盛階段。當時的青銅器上常鑄有作器者的族名、私名和所要祭祀的祖先名,字形比較原始,字數由少到多,能很清楚地反映出漢字發展演變的脈絡。商末周初一段時間,青銅器冶煉、鑄造技術又有了長足的進步,殷周王朝用大量的青銅賞賜貴族、大臣。這些人鑄造青銅器時,往往要刻鑄銘文來記述時王的恩賜,頌揚祖先的功烈,企望長久地留傳給子孫後代。

特點
同甲骨文相似,金文也是以象形字為基礎,象形性很強,「六書」齊備。因係範鑄成字,所以筆畫大多肥胖,但不如甲骨文那樣均勻。這些是金文字形方面較為突出的特點。

戰國文字
戰國文字處於從商周時代的甲骨文、金文向秦漢時代的篆文、隸書過渡的重要階段,內容比較豐富。依據記錄文字的材料,分石鼓文、盟書文字、簡帛文字、璽印文字和貨幣文字。

特點
簡帛文字
出土的文物資料證明,從戰國到魏晉時期,人們主要是用狹長的竹片或木片來寫字的。竹片叫簡,木片叫札或牘,統稱為簡牘。若干簡編綴起來叫策(通「冊」),連稱「簡策」。
盟書文字
「盟書」,也叫「載書」,是記載盟誓約信的專門文書;一般一式多份,一份收藏在盟府,一份埋藏在地下,另一些則分由與盟者保管。侯馬盟書大多是用毛筆書寫於圭狀的玉石片上,其字體雖跟當時的銅器銘文近似,但較少雕琢之氣,要顯得自然得多。
石鼓文
《石鼓文》是唐代初年在天興縣(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發現的,共約700餘字,分刻於十面石頭之上。石頭直徑三尺有餘,形似大鼓,於是人們就叫它石鼓。
璽印文字
研究璽印文字,有助深入探討漢字的特性及應用狀況。而要在有限的方框中合理地布置若干方塊漢字,沒有專門的技術和高深的美學修養,顯然是不行的。
貨幣文字
戰國時魏國的布幣,可簡稱「梁布」。梁指大梁,是魏國的都城;布指布幣,是主要流行於三晉的鏟形銅制貨幣。
齊國的刀幣。除齊國外,刀幣在燕、趙等國也有流行,說明當時這一區域曾經把銅刀作為商品交易時的媒介來使用。
戰國時周、燕的圜錢。圜錢又叫圓錢,是一種外圓中空、仿自環璧或紡輪的銅幣,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

篆書
大篆是比較寬泛的稱呼,一般指《說文》籀文和石鼓文等先秦的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納丞相李斯的意見,積極推行統一全國文字的政策,將秦國固有的籀文形體簡省刪改,形成了一種新的正式字體,稱為小篆。

特點
篆書的特點在於字體結構整齊,無論筆畫多少,都是一筆一筆地拉長來寫,筆畫的疏、密、長、短都要求配合得很好。漢字發展到了小篆階段,從筆畫到結構,前所未有地表現為定型化,對漢字規範起了很大的作用。

隸書
晉朝衛恒在《四體書勢》中說和小篆相比,隸書是一種比較便捷易寫的書體,由於政務繁雜、需要書寫大量文件,因而就採用隸書書體。

特點
秦隸之前已有古隸存在。看秦代墓葬遺址出土的竹簡上的文字及釋文,字體已有較多的隸意,有波磔,有挑法,書寫比其後出現的小篆還要草率快捷得多。隸書之所以比篆書簡捷易寫,關鍵就在於「隸變」。所謂「隸變」,是指篆文經隸書的轉寫而使它的形體發生變化。
一般說的「一波三折、蠶頭燕尾」式的隸書,主要指通行於西漢中葉到晉初一段時間裡的「漢隸」。由於漢隸講究波磔,特別是撇筆和捺筆,像「八」字一樣呈左右分開的形狀,所以又稱「八分」。

草書
歷史上第一次提到草書之名的是《說文解字‧敘》,敘中明確指出「漢興有草書」。
廣義地說,草書就是比較草率的字體。古文字有古文字的草率寫法,今文字有今文字的草率寫法。狹義地說,草書是一種書體,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

特點
草書自身也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大致說來,從漢到唐,先後出現了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主要形式。「章草」具有較嚴格的條理法則,所以人們把漢代帶隸書筆法的草書稱為「章草」,把後來帶楷書筆法的草書稱為「今草」。通常所說的草書就是指的「今草」。狂草是今草進一步藝術化了的表現方式,常常一筆數字,連綿不絕,恣肆放縱,形狀十分奇麗。

2010-03-26 01:12:41 補充:
楷書
楷書可作為習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書。楷書是在漢隸基礎上省改波磔、增加挑而成的一種書體,也叫「正書」、「真書」。楷書由漢隸蛻變而來,所以歷史上還稱它為「今隸」。至三國魏鍾繇和晉王羲之,進一步規範體勢,使楷書成為一種完全獨立的書體。

特點
按說楷書是具有嚴格法則、十分規範的文字形式,如講究「永字八法」等,但就在這麼個「條條框框」之中,中國古代優秀的書法家還是照樣尋找到了個人獨特的風格,因而在楷書史上就有各種各樣楷書書體的出現,如魏體、歐體、褚體、顏體、柳體、瘦金體、趙體等等。在眾多楷書書體中,顏體的雄健莊重、瘦金體的遒勁華麗尤其值得關注。

2010-03-26 01:13:16 補充:
行書
東漢末年,草書和楷書盛行,行書一方面接受草書的影響,但又糾正草書的漫無標準;一方面接受楷書的影響,同時又避免楷書的書寫費力。行書介於草書與楷書之間,發揮兩方面的優點。

特點
行書是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若草書成分多的,也可叫作「草行」或「行草」;楷書成分多的,也可以叫作「行楷」或「真行」。

2010-03-26 01:13:54 補充:
簡體字
簡體字的大量流行是在唐宋以後。這時期,由於民間文學盛行,刻印技術進步,書籍出版大量增多,簡體字也就在民間廣為流行。在劉復、李家瑞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譜》一書中就收集到1,600多個簡體俗字,但當時的簡體字是難登大雅之堂的。

特點
1. 粗具匡廓
2. 採用草書
3. 僅存部分
4. 簡筆替代
5. 採用古體
6. 音符從簡
7. 別造簡體
8. 假借他字
參考: 燦爛的中國文明+me
2010-03-30 3:09 am



中國,是一個超過三千年前已有文字的文明古國。古今中國語文、詞彙上雖然頗有變化,卻脈絡相通。相比之下,埃及三千多年前創造的古文字,與今天的埃及文並非同一系統,古埃及文只有專家才可讀懂。


中國古文字以象形為基礎,字體的歷史愈往上溯,字形愈像圖畫。然後這些圖畫符號的線條不斷抽象化,往後抽象化的標準有一定規律,令方塊象形字即使字形有差異,卻於表義上存共識。


中國最古老而有相當數量的文字誕生於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4至12世紀)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卜辭,而大量出土甲骨文的安陽小屯村是商朝國都殷遺址。至於有傳說認為文字由黃帝的史官倉頡所造、秦人程邈則創造隸書;文字實由集體累積而成,不可能由某個別人發明,類似的描述只能視為傳說,是對古代歷史故事化的總結。

甲骨文之後,中國文字依次序出現的主要書體為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一般人也許會以為書體是學書法用的,是同一個字不同書寫款式的稱呼。不同書體寫出來的同一個漢字固然有不同形態和筆劃,可是書體的出現不因為書法藝術,是因為歷史進化。文字字形在三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使用的族群由特殊階層擴展至平民,筆畫則不斷抽象化、簡化及標準化;此外,書寫文字的工具、文字載體也推陳出新,不同的書體遂隨之出現。














書體
甲骨文
金文
篆書
隸書
草書
楷書

使用的朝代
商、周
商、周
春秋戰國、秦
秦、漢

東漢末曹魏時期至今






最早的金文與商朝甲骨文同期,但大量出現卻始於周朝。金文是用倒模形式鑄刻在金屬器皿上的文字,屈曲如圖案,帶裝飾效果。商、周時期的文字供皇室和貴族專用,用以記卜辭或大事,文字有其莊嚴性。

周末的春秋戰國長達500年。此時周室王權沒落,令可以使用文字的人數驟增。不但列國諸候行帝王之禮開始使用文字,平民中受過教育的人材(所謂游說於列國的說客),都以文字發表意見(寫在木簡上)。秦統一六國後焚書坑儒,令於列國各自為政的文字統一起來,通稱小篆(之前未統一的篆體字通稱大篆)。至於臣下所使用的書體是隸書。隸書的特點是筆劃由曲變直,由圓變方,寫起來比篆書快,它是「臣隸」使用的文字,故名隸書。




秦之後是漢,踏入西漢,連皇帝的詔書也改用隸書。草書則初現,大盛於東漢,是可寫得更快的輔助書體。由出土文物可見,西漢時雖已懂得以麻造紙,但西漢末、東漢初的文字主要仍寫在木簡上。此時所用的筆,是在兩片扁小木片的其中一端夾上鹿毛的扁身筆。這種扁身硬鹿毛筆於秦時已通用,被稱為「秦筆」,平平的硬筆頭適合用來寫篆書和蠶頭雁尾的隸書。




至東漢中後期,優質的紙張已可大量生產,雖然木簡仍被使用,但人們已使用紙張為主。東漢末年曹魏時期,毛筆已進而以小圓竹為管,一端填以軟兔毛(如今天的毛筆),楷書也於此時出現並流行。楷書、軟兔毛筆和紙張,是同時期的事物。圓身軟兔毛筆正好用來書寫線條乾淨俐落的楷書。

中國文字的變化、不同書體之出現,與文字的使用情況、書寫工具、載字媒介(石、金屬、木簡或紙張)的演變息息相關。 漢字發展至楷書基本已定型,象形意味大減,筆畫橫平豎直,完全擺脫圖畫的約束。而楷書於唐代開始成為法定字體。

2010-03-29 19:10:29 補充:
甲骨文是古漢字的一種字體,特指商末用龜甲、獸骨進行占卜所記的文字。
殷人十分迷信,凡遇大事小事,如祭祀、征伐、漁獵、出入、年成、風雨陰晴、疾病禍福等,都要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凶。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03: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24000051KK016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