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2010-03-23 7:34 am
如何能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回答 (3)

2010-03-24 8:16 pm
✔ 最佳答案
如何能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當知金剛經是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經云:若樂小法者(凡夫、二乘),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凡夫之人,執幻作實,故捨空取色,貪戀掛礙自我生死煩惱。

二乘之人,執幻作實,故捨色取空,畏無窮生死之苦,而求涅槃解脫。

大乘菩薩般若智照,知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自我的妄執及身外景象,都是如夢幻般顯現,所有生死、度生、修行乃至成佛的現象,皆是幻化, 心不執取,故而不畏生死,不求涅槃,能無染一切假象,而永處如幻世間廣度無量如幻眾生。此等常覺不迷眾生,方為菩薩,若染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而行菩薩道者,即非菩薩。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後趙天竺僧佛圖澄所譯之《金剛果論》中云:
文殊師利菩薩問佛:“何等之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世尊曰:“凡夫之人認自四大色身是我,貪生怕死,名有我相。心存憎愛,意不均平,名有人相。念念常隨世心流轉,不求解脫,名有眾生相。心識不忘,業種常萌,不悟無生,真空實性,常隨心境,意識流動,名有壽者想。”

白話注譯:
大乘正宗——(由佛陀開示正確的大乘修行法門及心量)。
佛陀便向須菩提說:“一切以救度眾生為己任的大乘菩薩摩訶薩,必須要深明以下之道理來降伏一切妄念。首先他們必須要發廣大誓願去救度所有世間各類眾生(包括: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的眾生),直至令他們全部成佛,證得如來之無餘涅槃為止。但在這個救度無邊眾生的過程中,菩薩摩訶薩應同時醒覺到一切在這清淨法界本體出現的現象,皆是因緣果報的幻起幻滅,沒有一事一物是真實不變的,故此根本沒有真實的眾生出現,亦無真實成佛入滅的現象。深明此理而常覺不迷的,才算是自學覺他的大乘菩薩。相反,若修行人不明此理,他們便會執境當真,生起堅執自我之(我相)、心存憎愛,分別計較之(人相)、念念隨逐世間流轉之(眾生相)、心識妄動,造業無窮之(壽者相);以為真實有我,真實有人,真實有眾生可度,真實有法門可修,真實有佛境可證。這樣心染幻境、常迷不覺的修行人,絕不是自覺覺他的大乘菩薩。
參考: 佛教法音傳播中心 http://www.bddc.hk/talks.php#perface
2010-03-23 7:56 pm
凡事不起分別就能離相
有起分別就離不了相
會被色相誘導
2010-03-23 9:41 am
金剛經裡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除了無我相外,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要能夠理悟...四相從那裡來的?妄想、分別、執著來的。這四相就是要破除對立、差別相。
當漸漸地沒有對立、差別相的時候,即能圓融萬象;亦就是「眾生就是我,我就是眾生」的一合相。
金剛經是指導我們要做到:『三心不住、四相皆空』── 破除「我執、法執」,而又不著「空執」的境界。同時還要我們能夠運作「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去廣修「六度萬行」。

『我相、人相、由相對假立』的一種抽象概念,並非實有。「眾生」不是指眾多的人,它包括一切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幻相;所謂動物、植物、礦物,以及一切自然現象(如下雨、颳風)都是『眾生相』。也是『由緣和合假立的』,夢幻泡影,了不可得,稱之為眾生相。『壽者相』是指時間相續,如露亦如電,此是『由相續假而立』。絕非真實,全都是假的!

一切有情眾生所執著的事物是假的,能執著的心也是假的,果真明白此真相,還有什麼好執著,還有什麼放不下!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真相大白,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裡就得大自在。換言之,真心就現前,妄心沒有了,徹底了解一切現象皆是虛妄不可得。我們無知不明真相,因起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佛菩薩看此等芸芸眾生為可憐愍者。如果諸法真有其事,佛不能說眾生是可憐愍者。因為法相全是假的,怎麼打妄想,怎麼執著,都是一場空。不是人死了以後才一場空,現前就是一場空。若執著,現前就生無量煩惱,苦不堪言;將來輪迴六道,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

《金剛經》幫助我們明瞭諸法事實真相,教導我們徹底放下,恢復自性。自性就是真心,即禪家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金剛經》的好處在此。  


收錄日期: 2021-04-26 12:40: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22000051KK017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