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

2010-03-20 9:34 pm
《題西林壁》這篇詩的意思是甚麼?
請每句解釋!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

遠近高低各不同 。

不識廬山真面目 ,

只緣身在此山中。
更新1:

請簡單解釋每一句 !!!

回答 (2)

2010-03-20 9:51 pm
✔ 最佳答案
解釋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 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難道詩人所說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廬山一座山嗎?普天下山山嶺嶺,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互不一樣?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對於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裡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這就是一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元豐七年(1084)春末夏初,蘇軾暢遊廬山十餘日,被廬山雄奇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揮毫寫下十餘首讚美廬山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中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這兩句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哲理,並成為人們廣為傳誦的警句。

在這裡,詩人透過雲霧的迷紗打算直接體認廬山本體。你看,他從橫裡看觀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嶺;再從側面端詳,則是座座奇峰。無論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蘇軾並沒有象其他詩人那樣僅僅止於驚歎和迷惘,而是進一步地思索:人們所看到的萬千異態畢竟是局部景致,而並非廬山的本來面目。原因就在於遊人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一味山間留連,“見木不見林”,自然難見其本象。

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像的空間。難道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嗎?小而言之,我們研討某個問題時,不是也有因為鑽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嗎?我們從事某項工作時,不是有時也由於糾纏一些枝節而難以自拔嗎?大而言之,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不是常常也有限於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見而未能著眼於全局,把握不住客觀事物本質嗎?…… 這一切不都是由於當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廬山真面目”的結果嗎?這種種人生境遇與遊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寫作背景】:
元豐七年 (1084) 蘇軾黃州往汝州,路出九江,遊廬山,在西林寺題壁。西林寺,是晉時僧人竺曇禪室,後建寺,名西林,宋太平興國年間改稱乾明寺。現存有一棟宇。
蘇軾寫廬山,不用他慣於縱橫馳騁的七古,卻將奇姿異態的廬山納入二十多字的絕句中,他沒沒有寫廬山的景色,只總括了遊山的觀感:它是多態的,還沒有認識它的真面目。詩人從認識廬山的面這一層上,提出了一個關於認識事物的帶有哲理性的問題,即是說,離開了客觀全面,凡是主觀片面,都不能認識事物的真面目。這首詩歷來被認為是哲理詩。

評析: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好詩,是東坡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時作的。東坡與西湖有緣,一生中曾兩度居此。第二度來杭州作太守的時候,曾美化西湖,將淤泥清除,在西湖當中築了一道長堤,堤上遍植桃花、楊柳。這道「蘇堤」不但解決了西湖淤泥之患,也增添了西湖的美感,真是這位大詩人神來之筆!單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名句,東坡已夠資格作西湖的知音,何況他還是西湖的大功臣呢!題目是「初晴後雨」,著重的自然在前兩句,作者對於氣氛的轉變與控制把握得很好,尤其是虛字的運用,乃是七絕精髓所在。

2010-03-21 14:30:17 補充:
注釋

1.題西林壁:題詩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題:書寫。題壁,即寫在牆上。
西林:即西林寺,在廬山西北麓,始建於東晉,宋代改名乾明寺,是廬山著名 的古剎之一。
2. 橫看:正面看。視線在平面兩邊張望謂之橫看。
3. 嶺:沿一定方向橫向伸延的山體。
4. 峰:山的尖頂。
5. 遠近高低: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各個不同角看廬山。
6. 各不同:指從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看到的廬山景象也不同。
7. 真面目:指廬山的整體面貌。
8. 緣:因為。
參考: 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 question?qid=7009032301207
2010-03-23 4:42 am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盧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作者︰
蘇軾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一生所作詩詞無數,並且有?多的膾炙人口的名篇,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有著與西方文學與別不同的意境。本書採用漢英對照的方式,分詩、詞、散文作品三部分選譯了蘇軾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共計約百篇,包括有飲湖上初晴後雨、東欄梨花、題西林壁、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鶴歎、縱筆、後赤壁賦、滿江紅等等。

簡介︰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2010-03-22 20:43:48 補充:
題西林壁1 蘇軾

橫看2成嶺3側成峰4,遠近高低5各不同6。不識廬山真面目7,只緣8身在此山中。

2010-03-22 20:44:01 補充:
一 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2010-03-22 20:44:10 補充:
二 背景資料

元豐七年(公元1084)蘇軾由黃州(今湖南省黃岡縣)改貶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他動身時先南下九江,遊覽了廬山。他在廬山所作的詩共有七首,這一首《題西林壁》是他遊遍廬山之後,對廬山全貌所作的總結性題詠。

廬山,又名匡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風景奇秀,其中瀑布更是名傳天下。不少詩人都曾遊覽廬山,並留下吟詠廬山的作品,著名的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此詩也非常著名,決不在李白之下。

2010-03-22 20:44:20 補充:
三 注釋

1. 題西林壁:題詩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題:書寫。題壁,即寫在牆上。
西林:即西林寺,在廬山西北麓,始建於東晉,宋代改名乾明寺,是廬山著名的古剎之一。
2. 橫看:正面看。視線在平面兩邊張望謂之橫看。
3. 嶺:沿一定方向橫向伸延的山體。
4. 峰:山的尖頂。
5. 遠近高低: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各個不同角看廬山。
6. 各不同:指從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看到的廬山景象也不同。
7. 真面目:指廬山的整體面貌。
8. 緣:因為。

2010-03-22 20:44:28 補充:
四 賞析重點

蘇軾遊覽廬山十餘天,遊程所至達全山十分之五六,在他遊覽了廬山勝景之後,總結經驗,寫下了這首寓哲理於景物之中的詩歌。

廬山美景,千姿百態。詩人從正面看,覺得它是起伏綿延的山嶺;從側面看,又覺得它是陡峭峻拔的山峰。隨 距離的遠近,視線的高低等不同角度去欣賞,廬山在詩人面前呈視了不同的風貌,讓他有目不暇給之感。但他卻慨嘆自己不能認識廬山的全貌,只因為身處山中,所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而已。

2010-03-22 20:45:03 補充:
第一、二句寫詩人遊廬山時所見的景象。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廬山,步移景換,寫出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第一句由「橫看」和「側看」兩個角度作對比,得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成嶺,一成峰,讓讀者一開始便能感受到廬山面目變化之大。第二句「高」、「低」、「遠」、「近」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的位置,既然詩人曾經從各個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賞廬山,該對它十分認識,可是詩人卻在第三句說:「不識廬山直面目」,使讀者大為錯愕。其實,這才是詩人高妙的地方。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到廬山遊覽之後,有人問他:「你對廬山認識有多深?」他會答道:「當然十分清楚,我親自去過的呢!」好像沒有錯,但他所見的其實只是在某些角度下所見廬山的面貌。

2010-03-22 20:45:09 補充:
詩人經過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對廬山各個局部片斷都了然於胸,但他卻慨嘆總是不能把握廬山的整體面貌。正因為他身處其中,只能從一個角度來看它,所以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看到廬山的全景。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陷入迷惘,而是作了進一步的思索:人的認識是相對的,有局限的。通過對廬山面貌的探索,他認識到「當局者迷」的道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對人們有深刻的啟發,成為千古名句,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認識事物的全貌。

2010-03-22 20:45:13 補充:
這首詩沒有用一個難字、僻字,更沒有運用典故,但其中又蘊含哲理,寓意深刻而又不故作高深,故能雅俗供賞,贏得了歷代讀者的喜愛。「不識廬山真面目」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熟語。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42: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20000051KK006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