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居所

2010-03-13 6:42 am
蒙古族的居所除了蒙古包外,還有甚麼?

回答 (2)

2010-03-14 9:18 am
✔ 最佳答案
蒙古族的居所除了蒙古包 好像也沒有什麼其它了 聽聞近年現代有些小村莊會有些小木屋住概但好少好少 ^_^ 在成吉思汗年代有種叫流動蒙古包 係用馬拉的 但現在我想沒了
2010-03-13 8:43 am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广为流传的《敕勒歌》中所提到的 “穹庐”,就是蒙古族特有的典型的居住形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蒙古族的住屋被称为蒙古包,是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叫出来的。满语称“屋”为“博”,所以满族把蒙古人住的家屋称为“蒙古博”。“博”和“包”谐音,用汉字表示时,取其音和形,写作“蒙古包”。古时,汉族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幕”、“毡帐”、“毡房”、“毡包”,蒙语则称“格尔”。   

  蒙古包是由陶脑、窝呢、哈那、毡墙和门组成的。天窗,蒙古语称“陶脑”,位于蒙古包顶中央,它可以排烟、通气、照明、采光。窝呢,即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架。搭包时,各部分连接固定后,除天窗外,其余部分都用围毡覆盖,用马鬃马尾绳拴好拉紧即可。门框为木制,门帘用柳条和马鬃、马尾绳编织。贫苦牧民的蒙古包由4个哈那或6个哈那组成。富裕牧民的蒙古包由6个哈那或8个哈那组成。王公贵族的蒙古包由10个哈那组成,能容纳 50—60人。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建筑。为了逐水草、便畜牧,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人。   

  蒙古包搭拆容易,搬运方便。牧民随季节变化游牧,需要不断地拆包和搭包,而蒙古包的构造却是既简单又科学。搭包拆包通常出自妇女之手,几小时之内便可以完成。蒙古包像个圆锥体,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防风、防雪、防雨作用。塞外冬季多刮西北风,矮小的包门向南或东南开,这样寒气就不易袭入包内,门外雪也不易堆积。蒙古包是用数根细木棍和毛皮拴结而成,拉开时便成蒙古包墙壁,拆叠起来还能当牛车的车板。羊毛毡虽甚粗糙,却能避风雨,御寒暑。因此,包内冬暖夏凉,住起来特别舒适。   

  包内地上的铺设,因贫富而异。一般牧人多用牛羊皮或一层毛毡子铺垫;富户除铺一二层毡子外,上面再罩花毯。蒙古族有尚西的习俗,因而在蒙古包内的西北面放置装有佛龛、佛像、祭品的佛匣子,北面放置床桌,西南面的哈那上挂牧人所用的马鞭和其他骑马工具。在牧人眼里,这些东西十分重要,绝不能放在东边。东边一般放置竖柜,东南面则放置炊具。   

  普通的蒙古包外,往往以柳条或榆树枝围一个院墙。在墙的附近建圈养家畜的棚子,棚前堆积牛羊粪等燃料。在古时,每户都有勒勒车。勒勒车排列于屋包的周围。   

  客人进入蒙古包前有一系列的礼俗。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缓步慢行,以示对主人的尊敬;进入蒙古包前,必须把马鞭放在包外,不得执鞭入包,更不得以鞭打狗;蒙古包内如有病人,则在门外左侧缚一条绳子,表示不能待客,客人不能擅自进入。   

  虽然蒙古包的构造方法都一样,但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仍有所区别。纯游牧牧民的毡包是要随时转移的,因此其构造、形状、大小及包内格局虽然与固定式蒙古包相同,但其支架不必埋入土中固定,院内不必用木栅围起,包内的装潢也比较粗糙。而固定式蒙古包,虽然同样是用毛毡做盖和墙,但与转移式蒙古包相比,其墙基埋入地内,毡包周围用土夯实,院内要用木栅围绕,包内的装潢也较为讲究。   

  蒙古包这种居住形式,至今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蒙古族牧民逐步定居,改住起脊土房。和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人一样,院内有正房、厢房,正房住人,厢房当仓库。室内分东西屋,西为上,东为下,长辈住西屋。门窗向南开,窗户多数为4扇,上两扇棂格别致,正中大多有中国结式菱花形图案的木格子,表示吉祥如意。室内一般有南北火炕或只有南炕和拐弯炕,置火盆或火炉于屋中取暖。20世纪80年代以后,砖石结构的瓦房和水泥顶、楼板顶的“北京平”房逐渐增多。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族大都结束了游牧生活,改为定居。为了能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放马大草原,夜宿蒙古包”的蒙古族风情,兴安盟地区的很多景点都建有典型的蒙古包,供客人游赏居住。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22: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12000051KK016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