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歷史定位中意涵為何?

2010-03-11 6:18 am
請問:1949年在歷史定位中意涵為何?

可以清楚的可以一下資料嗎?

回答 (2)

2010-03-11 7:08 pm
✔ 最佳答案
回顧上個世紀,1949年絕對是一個關鍵的年份,那一年,蔣介石到達了臺灣,北京的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這場百年中國最大規模的遷徙,兩百萬人遷徙的背後,總是有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1949大遷徙,基本上就是蔣介石與他的國民黨軍隊,包含著眷屬,大約兩百萬人移居到台灣這塊土地。當時台灣突然間來了這麼多人,一個原本是台灣人為主的土地,變的完全不一樣了,除了社會的變遷,也使得經濟、政治等多方面領域完全的改變。

要解析兩岸關係的變遷,一般來說可從歷史的角度切入,區分成幾個不同面向的時期。以兩岸在1949 年開始分裂為計算基準,從最初的軍事對峙,法統爭執,經過交流緩和時期做扼要的介紹。並分析其形成的過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發現每個時期固有其時代背景,但也凸顯了兩岸當局在這個時期企圖追求的目標。儘管兩岸關係在雙方展開正式交流以來,已見彼此關係有和緩的現象,但是兩岸在外交上的持續角力,也使得兩岸關係時而緊繃,形成一個最不可預測的變數。

解析1949年的兩岸關係,實是台灣與大陸之間關係拓展的重要關鍵所在,因為只有釐清彼此之間相對的關係,並且建立起互信的基礎,進而確立雙方均對兩邊互動關係有善意的回應,台北才能近一步拓展對國際社會的參與。否則,雙方仍將處於對峙的狀態,玩弄「零合賽局」的遊戲。所以,在互信基礎還脆弱,雙方善意回應未能具體互動之前,馬上將各自底線先行曝光,實際上也就重新回到以往雙方只提對方不能接受條件的喊話階段。

因此一個講求階段、尋求漸進,而且富有彈性的兩岸關係對台北與北京來說都應有其必要性。因為這樣的兩岸關係在內涵上,是兩岸異中求同,並力求民族認同與情感建立。也就是雙方先避開不可能實現的條件喊話以及放棄不可能接受的意識型態等統戰手法。在既有交流基礎下首先追求雙方的共識話題與互利措施來進行。唯有在這樣的合作才有其意願與可能性。

等到一段交往開始有了互信的基礎,雙方也願在己堅持原則裡作些退讓與妥協時,加上時間的演變以及二邊合作的效果,後可能使得雙方經濟社會以及文化差異性都開始縮小。因此,從前述歷史發展中的兩岸關係變遷的過程來看,雙方的確曾經從充滿敵意的軍事對峙,充滿排斥的法統爭執,稍後進展到交流和和緩時期,加上兩岸當時對中國統一的假設前提是和平解決,而且在求整合過程裡也有其必須的階段性。

1949,是臺灣的年份,它賦予了臺灣一種歷史定位的架構;臺灣,則充實了1949在東方歷史上的意義。 在臺灣歷史上,1949年之所以特別重要,乃因1949是其中移民潮數量最大,改變的社會結構最深,牽動的國際因素最複雜的時代。對於這個臺灣史上關鍵的時代,不管帶來的是痛苦、轉變或新局,它永遠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記憶。
參考: Google大神
2010-03-13 8:45 am
你可以去看電影,建國大業!!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1: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10000010KK081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