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善淤、善決、善徙」

2010-03-06 2:38 am
甚麽是「善淤、善決、善徙」?
要長述

回答 (1)

2010-03-07 12:53 pm
✔ 最佳答案
黃河,我國第二大河,不僅給人們帶來舟楫灌溉之利,而且以其豐富的水沙資源造就了廣闊富饒的華北大平原。然而,歷史上的黃河也曾以其氾濫次數之多而聞名於世。我們都熟讀李白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事實上,是中國人都知道黃河並不是詩歌中那麼的美好,相反的她卻給中國人帶來世世代代無窮無盡的災難,說她是母親河,以現代白話來說,她並不是一個盡職的母親。

黃河中游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年變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黃河下游河床善淤,善決,善徙。從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黃河下游決溢1590次,改道26次。為什麼黃河下游的改道會如此的頻繁?這是因為,河流有一種稱之為“自動調整功能”的能力,它的意思是河流為了與來自上游的泥沙數量相適應,時刻通過改變自己的形態,如河寬、水深、彎曲程度等,或通過改變自己的坡降,來調整自己的搬運能力(或稱“挾沙能力”),實現河流的平衡狀態。

當泥沙來量很多,超過了河流的挾沙能力,河道就會發生淤積。而淤積的結果就是增大了坡降,從而增大了搬運泥沙的能力,同樣,當泥沙來量很小時,低於河流的挾沙能力,河道就要發生沖刷,沖刷的結果是減小坡降,從而降低河流的搬運能力。然而,河流的這種自動調整功能不是無限的,當到達某一極限時便停止下來,這時候就會發生持續性的淤積或沖刷。

黃河下游是持續性淤積性的典型,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聞名於世;“善淤”指的是因為有大量泥沙,不堪重負而淤積;“善決”指頻繁地決口;“善徙”即是指其河道擺動不定,不僅是主流線不穩定,整個河道流路也要發生大的變遷。“善淤”的結果使得同樣的來水條件下,河流水位不斷增高,因此決口的機會大大增加,這就是“善決”。

同時,“善淤”還使黃河下游發育成為遊蕩性河流,河流主流線得以任意擺動。由於在原河道自身範圍內自動調整已受限制,河流將不得不尋找新的途徑來擺脫困境,於是在適當的時候,例如在氾濫、決口的時候,衝出原河道,改走新河道,原河道則被廢棄,這就是改造。與原河道相比,新河道的地勢較低,與發生決口地點之間存在有較大的高差,也就是有較大的坡降,所以能夠將更多的泥沙帶著走,甚至轉變為沖刷。

但是,由於上游泥沙源源不斷而來,新河道也將步老河道的後塵,再淤積,再決口,再改造,如此一次又一次地進行。 其原因我們大致上可以歸類成下述三點:
(1)雨量季節分配不均且變率大
黃河下游的洪水主要來自中游幹支流地區,而這些地區雨量季節分配極為不均,大都集中在七到十月,且夏季多暴雨,夏秋汛期的水量可佔全年的60%到70%,大部分的洪水具有〝猛漲猛落〞的特點。

(2)含沙量極高
黃河的含沙量居世界河流的第一位。而只要的泥沙來自中游的黃土高原,由於黃土高原的黃土深厚、質地又疏鬆,因此易受河水的沖刷以及侵蝕,尤其是在缺乏植被保護的情況下尤為嚴重。

由黃河中游本支流的形勢關係看來,自河口鎮迄潼關間,顯然係切割兩側高原的主要支流匯聚之地,如左岸之汾、涑、沁,右岸之涇、洛、渭諸水,故包頭以上,含沙量平均不過百分之二‧五,但自陜縣,泥沙含量最高已達百分之四十六。估計每年共有十三億八千萬泥沙流出,如果堆砌高寬各一公尺的土壩,足可繞赤道13周,由此可見河中含沙量之多,土壤流失之嚴重。

(3)特殊的河谷地形
黃河外觀呈一「几」字型,上游河谷坡降大水流急,平地少,不虞洪氾。但河出峽谷,自孟津後入於平原,豁然開展,至此河幅增寬,流速驟減,含沙開始淤積,河床逐漸填高,並在河道兩側形成「自然堤」,由於淤泥能使河床中流路改變,以致常沖破天然堤改變流道,造成自谷口向低處開展之沖積扇面。

因為谷口位置泥沙淤積變化最大,流路最不穩定,漫堤或潰決最易發生,故位於扇頂位置的杞縣、開封、陽武等地河患最多,其理在此。又自孟津以下的黃河河道,因逐年淤高,河床高於兩岸平原,非旦不再是兩岸平原中水的匯聚地,反而成為分水所在,一旦潰決,洪水即難返河道而漫溢四流,加重了洪災的嚴重性,此亦其特殊河谷地形使然。

截自目前為止,對於如何治理黃河仍是無一萬全的方法,只能任其繼續危害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黃河流域為中國文化的發源地,所以有人稱它為「中國之母」;然而以其為患之甚,說它是「中國之患」亦不為過。只能期待有朝一日能有效治理河患問題,讓「中國之患」這名稱不再存在。
參考: Google大神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38: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05000051KK009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