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繩結的歴史,來源和圖片???

2010-03-05 6:27 am
中國繩結的歴史,來源和圖片???

回答 (1)

2010-03-05 5:27 pm
✔ 最佳答案
舊石器時代的末期,當時的山頂洞人就已經知道使用骨針和線的縫補技巧,將獸皮縫合起來穿在身上蔽體御寒,也就是說,山頂洞人已經知道如何把的繩子繫在一起打結,從此各式各樣的繩結就逐漸的發展出來了。

中國早期的文獻對繩結的記載,如易經:「上古結繩記事,後世聖人亦之以書契。」漢鄭玄周易註:「大事大結其繩,小事小結其繩。」中國結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才是中國結真正流傳於民間藝術的時候,當時多用來室內裝飾、親友間的饋贈禮物及個人的隨身飾物。

民國69年(1980),由台灣一群熱愛結繩藝術的朋友廣為收集整理與研究,因為其外觀對稱精緻,可以代表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符合中國傳統裝飾的習俗和審美觀念,故命名為中國結。中國結的編制,要經過編、抽、修的過程。各種結的編法是固定的,但是抽可以決定結體的鬆緊、耳翼的長短、線條的流暢與工整,可以充分表現出編者的藝術技巧和修養。

修則為繩結最後的修飾,如縫珠、上漿等。由於結飾變化繁多而雅致,編用的線材除了棉、麻、絲、尼龍和皮線之外,還有金銀等金屬線材可以搭配,更增強中國結裝飾的功能和適用的範圍。無論是各種首飾、衣服配件和禮物包裝的美化,以及室內各種陳設物品的裝飾,都可以搭配中國結來增添美觀。

中國結不僅造型優美、色彩多樣,同時作品的命名,如「雙壽」、「雙喜」、「鳳麟呈祥」、「鯉躍龍門」、「福壽雙全」、「萬事如意」、「吉慶有餘」、「方勝平安」…等,都具有中華民族特有吉祥美滿的象徵,將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結飾送給親友,不但喜氣洋溢,也是一種千情萬意的祝福。

目前中國結的基本結法有十多種,其名稱是根據繩結的形狀、用途、或者原始的出處和意義來命名的。例如:
1.雙錢結:形狀像兩個中國古銅錢半疊的式樣,故名。

2.鈕扣結:常用以扣緊衣服,因其功能而命名。

3.酢漿草結:其三個外耳就像是酢漿草的葉片,因而得名。

4.團錦結:外型類似花形,故名。團錦結結形圓滿,變化多端,類似花形,結體雖小但美麗且不易鬆散,常鑲嵌珠石,非常美麗。

5.十字結:結之兩面,一為口字,一為十字,名為十字結。

6.吉祥結:吉祥結為十字結之延伸,亦是古老裝飾結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編法簡易,結形美觀,而且變化多端,應用很廣,單獨使用時,若懸掛重物,結形容易變形,可加定形膠固定。

7.萬字結:其結體的線條走向像佛門的標誌,故名。

8.盤長結:基本形狀就如佛教八寶之一的盤長,盤長是象徵迴環貫徹,是萬物的本源,是最重要的基本結之一,經常是許多變化結的主結,也因為中國結具有緊密對稱的特性,所以在感觀視覺上容易被一般人所喜愛。

圖片參考:http://t3.gstatic.com/images?q=tbn:OKRjS2y792TBMM:http://www.zhongguojie.org/Upload/image/cc200809092007152286.jpg

9.藻井結:結構緊湊,華麗,形如古時的天井而得此名。井與錦同音,亦稱藻井。

10.平結:平結是以一線或一物為軸,將另一線的兩端繞軸穿梭而成,平結用途很廣,可用來連接粗細相同的線繩,也可 編製手鐲,掛鏈等飾物。

中國結就像中國的書畫、雕刻、陶瓷、菜餚一樣,很容易被外國人辨認出來,可見中國結對中華民族的代表性。中國結藝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到了清代,繩結已儼然被視為一門藝術,樣式既多,花樣也巧。

民國以來,由於西方觀念如科學技術大量輸入,使我國原有的社會形態和生活方式產生重大的改變,再加上對於許多固有的文化遺產並未善加保存和傳揚,以致許多實用價值不高,而製作費時費事的傳統文化和技藝便告逐漸式微,甚至在不斷朝現代化蛻變的社會中湮沒。編結藝術式微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所採用的材料,不管是用動物纖維或用植物搓成的繩線,都受到先天條件的限制,終究經不起經年累月的各種物理和化學侵蝕,而無法長久流傳於後世,現在所能找到的附屬於器物上的繩結,最古老的也只是清代遺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中國結吧!
參考: Google大神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21: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04000051KK015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