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大戰德國在陸上的作戰方式

2010-03-04 4:36 am
比較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大戰德國在陸上的作戰方式

回答 (2)

2010-03-13 6:47 a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03030138013873416130.jpg
比較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大戰德國在陸上的作戰方式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方式
塹壕戰是一戰中德軍最多採用之陸上作戰方式,又稱戰壕戰或壕溝戰 ,是一種利用低於地面,並能夠保護士兵的戰壕進行作戰的的戰爭形式。進行塹壕戰時的參戰雙方,都具有固定的防線。
儘管火力的改善和實行徵兵制的軍隊大大改變了戰爭的形式,可大多數軍隊完全不知道這些變化多麼具有毀滅性,所以也就沒有研究對抗措施。在一戰開始時,大多數軍隊都認為這將是一場短暫的戰爭,雙方都將會使用拿破崙時期的戰略和戰術。一些騎兵單位被火車送到了前線,而他們的指揮官根本沒有想到騎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是毫無辦法的。這些騎兵中的大多數從來沒有被派上戰場。
但是,在戰爭開始以後,德國和協約國軍,很快就意識到他們完全錯了。正面進攻得到的只有自己人的傷亡。在1914年9月的馬恩河戰役結束後,德軍和協約國軍沿著瑞士邊境各挖掘了一條戰壕,它們一直延伸到了比利時的北海海岸。從1914年9月16日一直到1918年3月21日德國發動春季攻勢這段時間內,西線戰場上的作戰雙方幾乎在任何時候都在壕溝內對峙。
在西線戰場上,頭幾個月挖掘的小型臨時戰壕很快變得更深且更複雜,逐漸地變成了大面積的防守工事。敵對雙方的戰壕之間的空地稱為“無人區”,它的寬度在不同的戰場之間也不同。在西線戰場上,無人區一般為100至300碼寬,儘管在維米嶺戰役中只有30碼。在1917年3月德軍撤退到興登堡防線以後,無人區的寬度增加到了1公里以上。在加里波利之戰中的澳新軍團戰場上,雙方的戰壕相距只有15米,在這裏,士兵們連續不斷地向對方戰壕投擲手榴彈。在東線戰場和中東戰場上,雙方需要佔領的土地面積很大,生產彈藥,混凝土和鐵絲網的工廠距前線也很遠,所以歐式塹壕戰並沒有在那裏出現。
在阿爾卑斯山中,壕溝被修到了海平面以上3900米高的地方。這些壕溝必須要適應山上崎嶇的地形,堅硬的岩石和多變的天氣。許多壕溝網都位於冰川中。
[防守]
德國人的防禦工事建造的非常出色。他們建造的掩蔽物和據點位於地下深處,防炮彈並且空氣流通。因為德軍比他們的對手更想戰略性地撤退到一個準備充分的防守位置。他們還首先使用了“深層防禦戰略”,即在幾百碼寬的前線交戰區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陣地,而不是一個連續的壕溝。每個陣地都可以為它的相鄰陣地提供炮火支援。雖然進攻方可以在陣地間自由移動,他們還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縱射。
為了使一名士兵可以在不暴露頭部的同時觀察到戰壕外面,壕溝的胸牆上會有一些射孔。射孔可以簡單到只是沙袋中的一個缺口,但它也可以使用鋼板來保護士兵。為了擊穿射孔,德軍狙擊手使用了穿甲子彈。還有一種觀察戰壕外部的方法便是使用潛望鏡,它最簡單的形式就是一根木棍與兩片鏡子。
[狙擊手]
自古以來,各國軍隊在作戰時就會派出精銳部隊來消滅敵軍指揮官。隨著步槍的出現,這個任務就落到了能夠進行精確射擊的狙擊手身上。在一戰中,德軍也派出了許多狙擊手。
一戰以前只有極少數的的狙擊步槍配備有瞄準鏡,狙擊手只有借助機械瞄準具來射擊。但是機械瞄準具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不管用,因此德國方面率先給招募來的狙擊手和運動步槍射手發放了附有望遠瞄準鏡的步槍,主要讓他們在黎明薄暮時實施精確射擊。在德軍啟用了狙擊手之後,因胸部和頭部中彈而傷亡的英軍與法軍士兵越來越多,他們在經過較長時間後才認清這既不是因為偶然命中也不是因為誤射,而是德軍狙擊手所造成的。
[步兵武器]
一般來說,步兵在戰壕內可以使用四種武器:步槍、刺刀、霰彈槍和手榴彈。德軍的制式步槍是7.92毫米(.312英寸)毛瑟G98式步槍,它在精度,射程和可靠性方面與李-恩菲爾德步槍相同甚至更好。但是,它比較不適合於快速射擊,因為它的彈倉只能裝5發子彈,這是英軍步槍子彈容量的一半。
德軍士兵一般都使用S98/05“屠夫之刃”式刺刀,這在開闊地上是一種很恐怖的武器,但是與英軍刺刀一樣,它在被安裝到步槍上後就很難在戰壕裏使用。
手榴彈成為了塹壕戰中首要的步兵武器。參戰雙方都很快地訓練出了專門的手榴彈兵。手榴彈使士兵能夠間接地攻擊敵人,並且不將自己暴露於敵軍火力之下,而且手榴彈不需要步槍那樣的精度。德軍和土耳其軍在戰爭一開始就裝備了大量手榴彈,但是自1870年就廢除了榴彈兵,並且沒有參加過圍困戰的英軍卻幾乎沒有裝備任何手榴彈,所以士兵們必須使用手中一切可得的東西自造爆炸物。
[機槍]
機槍可能是塹壕戰最顯著的標誌,它給人留下了一個一排排士兵被呼嘯的子彈掃倒的印象。德軍在戰爭之前就很注重機槍的使用,在1904年,已經有16個步兵單位配備了機槍,它們的機槍手都是步兵中的精英,這些單位隸屬于Jaeger輕裝步兵營。1915年以後,MG 08/15成為了德軍的制式機槍。

2010-03-12 22:47:52 補充:
[迫擊炮]
德國應用了一系列迫擊炮。最小的是發射“鳳梨”榴彈的榴彈發射器。中型的戰壕用迫擊炮被稱為佈雷器,而重型迫擊炮會將一枚戰鬥部重200磅(90千克)的炮彈發射到1000碼以外。但是它的炮彈飛得很慢,因此敵軍就有時間躲進掩體。
[炮兵]
就像空軍支配著現代戰爭一樣,炮兵支配著塹壕戰。在進攻時,步兵如果沖到了提供支援的火炮射程以外的話是很難完成任務的。除了轟炸塹壕內的敵軍以外,
[火炮]
德國的420毫米榴彈炮重20噸,可以將一枚一噸重的炮彈打到10千米以外。

2010-03-12 22:48:15 補充:
[毒氣]
1915年4月,德軍在第二次伊普爾戰役重首先使用了氯氣。大量的氯氣可以致死,但是它很容易通過眼睛和鼻子察覺到。暴露在氯氣中的士兵,即使大難不死,肺部也要受到永久性的損傷。
1915年12月開始使用的光氣是一戰中的最後一種毒氣,它的毒性為氯氣的18倍,並且很難被察覺到。但是,最致命的毒氣確是德軍在1917年7月首先使用的芥子氣。芥子氣的毒性並不像光氣那樣強,但是它很難被察覺到,並且會附著在戰場表面,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都可以致命。芥子氣造成的燒傷很嚴重,暴露在芥子氣中的士兵極有可能就此失去戰鬥力。在接觸過芥子氣的士兵中,只有2%死亡,死因主要為感染。

2010-03-12 22:48:58 補充:
[坦克]
在戰爭後期,協約國使用了坦克。坦克是摧毀敵軍戰壕很有用的武器。它們可以軋過鐵絲網,跨越戰壕,而且機槍傷害不了它們,除了更深, 更闊的反坦克壕外, 塹壕戰中雙方最主要的障礙對坦克都沒有用。但是當時的坦克速度慢、過重、缺乏有效的通訊設備,機件亦不可靠,而且炮彈還是能夠傷害它們的。
在一戰後期,德軍建立了一些精銳步兵突擊部隊----暴風突擊隊(Stosstruppen / Stormtrooper)。 突擊隊員們裝備一些輕型工程器械,輕機槍﹐迫擊炮﹐火焰噴射器和大量手雷向敵軍防線的薄弱環節進行滲透或正面突擊,在突破敵軍要點(例如重炮陣地)後繼續向前推進,然後由後續部隊打掃戰場。

2010-03-12 22:49:43 補充: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方式

德國閃電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早期的巨大成功顯示出馬奇諾防線這樣的固定碉堡可以被繞過而起不了作用。1944年協約國軍的登陸中,德國未建造完成的大西洋壁壘很輕易地就被突破了。歐洲內陸的灌木叢中的戰鬥要遠比突破大西洋壁壘艱難。
諸兵種的協同作戰(包含了步兵,炮兵,裝甲部隊和空中支援)使塹壕戰過時了。現代戰爭的基礎變成了擁有精良通訊裝備的小規模部隊。
但是這並不是說戰壕沒有用。它還是一種有效的防守措施。在二戰最後一場戰役,即柏林戰役中,德軍在一條戰壕內給蘇軍造成了幾萬人的傷亡。

2010-03-12 22:50:05 補充:
若是用諾曼第戰役當時來講,德軍裝甲師有兩個戰車營,美軍有三個戰車營,略勝一籌。德軍裝甲師的戰車營分別編配四號戰車及豹式戰車,四號戰車營有四個連,一般每連是22輛四號戰車,連同營部戰車在滿編時約有98輛四號戰車。豹式戰車營有四個連,一般每連是17輛豹式戰車,連同營部戰車在滿編時約有79輛豹式戰車。兩個營總共177輛各式戰車,數量上約只有美軍的78%左右。四號戰車的性能與M4相當,豹式戰車則在 M4之上,不過在後勤維修方面,美軍的妥善率約在80%以上,德軍的妥善率約在70%以上,因此德軍戰車在性能方面佔優勢,美軍戰車在數量及妥善率上佔優勢。

2010-03-12 22:50:21 補充:
德軍裝甲師有四個裝甲擲彈兵營,然而眾所周知,德軍的四個裝擲營當中只有一個是裝甲化裝擲營,其他三個都是摩托化裝擲營,不論機動力,火力及防護力都與美軍有一段差距。德軍使用SPW251,德軍在整體步兵數量是佔優勢。

德軍裝甲師有三個裝甲炮兵營,德軍的裝甲炮兵營中只有一個是自走化裝甲炮兵營,編配12輛105自走榴彈炮車及六輛150自走榴彈炮車,總共18輛自走榴彈炮車。另外兩個營則是由半履帶牽引車所牽引的摩托化炮兵營。德軍的150自走榴彈炮車雖然性能上佔優勢,然而美軍在自走榴彈炮車的數量上占三倍優勢。

2010-03-12 22:50:37 補充:
德軍的裝甲偵搜營有五個連,分別是兩個裝甲偵搜車連(一個輪型裝甲偵搜車連,一個半履帶裝甲偵搜車連),兩個裝甲化裝甲擲彈兵連,一個裝甲化重裝備連。

於任務編組的戰鬥指揮部模式方面,德軍是以戰鬥群中主力部隊的指揮官為戰鬥群指揮官,而其部隊之本部便成為戰鬥群本部,因此其幕僚除了自己部隊的業務之外,還得兼任戰鬥群的業務,常會增加幕僚的負擔。然而由於部隊是自己的,通常士氣及情況較好掌握。

2010-03-12 22:51:15 補充:
至於裝甲師的後勤管理作業方面,以前常常有人說如果諾曼第戰役盟軍沒有空優,德軍在陸戰方面未必會輸。在看過美軍的資料之後,我只能說諾曼第戰役時的德軍真是了不起,既使當時的裝甲師號稱全德軍最強,但是和美軍比起來戰力可能只有美軍的2/3左右(就算是號稱全裝甲化的裝甲教導師其裝甲炮兵團中也只有一個營是自走化裝甲炮兵營,有一個營甚至是用俄軍的152榴彈炮)。在沒有空優的情況下,還可以撐兩個月,不禁令人敬佩不已。

2010-03-12 22:52:28 補充:
談談德軍步兵師方面。在諾曼第的德軍則是採用1944 年制步兵師編裝,三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兩個營,總共六個營。團部的直屬連隊包括一個步兵炮連(六門7.5公分輕步兵炮及兩門15公分重步兵炮,由馬車牽引)及一個戰防連(兩個戰防排配備8.8公分戰防火箭炮,一個摩托化戰防排配備三門7.5公分戰防炮)。

德軍很重視輕機鎗的運用,一個1944年的德軍步兵班有九到十人,兩挺MG42輕機鎗,其餘則是步鎗。如果美德步兵班正面衝突的話,德軍的整體火力還是比美軍強,主要是因為輕機鎗的關係,不過美軍步兵的另一個特點是火力支持強大,因此在受到正面敵軍火力壓制時,可以透過無線電呼叫團部進行火力支持。

2010-03-12 22:52:45 補充:
機械化騎兵連是編配M8裝甲車,德軍步兵師則是以輕步兵營當做偵搜部隊,其火力相當於一般的步兵營,而機動力則是依靠腳踏車,這個營也常常做為師部的預備隊使用。
德軍的戰防營是有一個摩托化戰防連(12門7.5公分戰防炮),一個突擊炮連和驅逐戰車連(10-14輛突擊炮或38t驅逐戰車),一個摩托化防空連(九到12門兩公分或3.7公分防空炮)。
德軍步兵師除了後勤補給系統之外,只有戰防部隊有摩托化,其餘的炮兵部隊則仍須依賴馬車牽引,步兵團不但沒有自己的車輛,師部也沒有多餘的運輸縱隊可以載運部隊機動,步兵團的後勤補給也是依賴馬車。

2010-03-12 22:53:47 補充:
德軍的裝甲擲彈兵師是兩個摩托化擲彈兵團六個營,團部的直屬連隊為摩托化步兵炮連,摩托化工兵連,有些團則有摩托化防空連。另外有一個戰車營,一般是用突擊炮當做代用戰車,共45輛.。

1944年的德軍步兵連由兩個突擊步槍排+三個步槍班+和包含五名狙擊手的狙擊班所組成.其步兵營下轄三個步兵連與一個重裝連所組成.其每步兵連由三個步兵連+一個重裝備連所組成.重裝備連下轄兩個重機槍排(8挺重機槍)+一個迫炮排(六門81mm迫炮)+野炮排(4門75mm野炮)所組成.共有 111人組成(軍官3人,士官兵109人),其步兵團由兩個步兵營所組成+150mm野炮與120mm迫炮混合的迫炮連與一個驅逐戰車連。
參考: 中華軍事網+me
2010-03-04 10:42 am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
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
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欧洲战区无论是东线或者是西线作战,都与英美两国在大西洋上与德国争夺运输线畅通与否有密切的关系。
而这个运输路线当中又以美洲大陆往英国与欧洲大陆的部分重要性最高。美洲大陆前往英国
的运输线担负维系英国持续作战的力量,以及累积返回欧洲大陆的行动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海军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的整体战略。德军始终将潜艇作为
海军重中之重,德军依靠潜艇,极大弥补了德国海军水面舰艇与皇家海军相比的劣势。德国潜艇战术:“狼群战术”。

  地中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自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宣布正式参战开始,至
1943年9月10日意大利海军舰队在马耳他岛向英国投降止。历时3年3个月。地中海海战主要是英美为首的同盟国与意大
利、德国围绕着地中海海上交通线展开的争夺战。意大利和德国海军总共损失舰船389艘,吨位306423吨;商船损失132艘,吨位2106521吨。英
美盟国海军损失舰船349艘,吨位506061吨。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29: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03000051KK013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