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型糖尿病多“喜瘦”
我們所說的糖尿病典型症狀“三多一少”(即吃飯多、喝水多、排尿多,體重減少),主要出現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這類糖尿病多見於青少年,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發病後體重繼續下降,且較為明顯。 1型糖尿病患者終身需要胰島素替代治療。經過合理治療後,1型糖尿病患者可逐漸“變胖”直至體重正常。
★2型糖尿病“有胖有瘦”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型,則胖瘦皆有。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過胖的“歷史”,發病後體重也會有所減輕,但由於體重基數大,因此不那麼明顯。一般來說,在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一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醫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病情的發展及惡化與脂肪代謝密切關聯,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稱為“糖胖病”或“醣脂病”。
肥胖患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細胞多,脂肪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異常,游離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島素抵抗。在歐美等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沒有那麼高。 不少糖尿病患者的BMI都在25、26左右。不少糖尿病患者的BMI都在25、26左右。所以,即使輕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襲”。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島素抵抗似乎沒有那麼明顯。但這類患者由於長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長,體內胰島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導致體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認為,2型糖尿病患者變瘦,就是轉成1型了,這是不對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和遺傳,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遺傳背景下由不良生活方式引發的,所以,二者並不會互相轉化。
★外瘦內胖,更要警惕糖尿病
上文中提到,中國及所有亞裔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並不高,但為何糖尿病的發病率卻一路走高呢?這涉及到一個問題——腹內脂肪。有些人看起來不胖,但其內臟脂肪細胞的數目和脂肪容積卻很高,表現為“外瘦內胖”。這類人的一個特點就腰圍較大或腰/臀比較大,因此也被稱為“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他們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如果不採取限制飲食或運動等措施減少內臟脂肪堆積,則可能使胰島細胞受到損傷,從而促發糖尿病。
對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把體重減下來,胰島素抵抗也會有所減輕。 所以說,減肥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式。 控制飲食是最關鍵的,胖病人應根據目標體重來確定每天的熱量攝入值。正確的糖尿病飲食原則是保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合理搭配,以滿足身體需要。其中,碳水化合物約佔55%—60%,脂肪約佔25%—30%,蛋白質約佔15%—20%。
一般來說,成年男性患者每日的熱量攝入為1200千卡—1600千卡,成年女性患者每日熱量攝入為1000千卡—1200千卡。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快餐等,控製鹽和糖的攝入都對減輕體重有幫助。 除此之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好多參加慢跑、快走、游泳、騎車等有氧運動,因為這類運動能起到消耗能量,增加能量'支出'的作用。”相比較來說,啞鈴、俯臥撑等無氧運動,就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