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前奏曲 Prelude 是一種短樂曲,沒有具體的固定曲式。前奏曲以前只是組曲之前的器樂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興演奏一小段,逐漸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前奏曲也用於歌劇以代替序曲,曲式自由,一般取材於劇中的音樂,在正場前使用。17世紀時出版商在出版樂譜以前會印發前奏曲作為廣告。
在巴洛克音樂時代,前奏曲經常作為賦格曲的前奏,巴赫就曾為所有12個大調和12個小調寫過前奏曲和賦格曲的組合,總稱《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
到了浪漫主義時期,蕭邦寫的《24首鋼琴前奏曲》就有了自己獨立的性質,具有浪漫與幻想的風格。李斯特寫過一部《前奏曲》,但並不是真正的前奏曲,而是一首獨立的交響詩,取材於一首詩,原意為人的一生就是走向死亡的前奏,可是李斯特的作品卻不悲觀,充滿對人生的讚美和肯定。德彪西也寫過獨立的前奏曲。蕭斯塔科維奇也寫過鋼琴曲《24首前奏曲》(也是和賦格曲的組合)。
賦格是複音音樂的一種固定的創作形式,而不是一種曲式。
賦格的主要特點是相互模仿的聲部在不同的音高和時間相繼進入,按照對位法組織在一起。
[編輯] 歷史
賦格(英:fugue, 德:fuge, 法:fugue, 意:fuga)一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是來自於拉丁語,原意是「追逐」和「飛翔」。賦格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時期,從16世紀的宗教音樂就開始有這種作曲方法,一直到18世紀巴赫時代才達到頂峰。
[編輯] 樂曲結構
賦格的主要結構是首先在一個聲部上出現一個主題片斷,然後在其他的聲部上模仿這個片斷,這時演奏主題的聲部演奏與新的聲部相對應的樂句,形成各個聲部相互問答追逐的效果。
賦格通常沒有引子。賦格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呈現部,中間部和再現部。各個聲部在呈現部中用主調和屬調將主題一一呈現一遍,然後各自展開成為不同的插部,最後在再現部里回到原來的主題上。
在賦格開始的地方,第一個聲部進入時出現的短的旋律或樂句稱為賦格主題,賦格主題不同於奏鳴曲式以及其他曲式的主題,賦格主題是短小的一句旋律,僅僅具有簡單的線條,而不是像其他的主題那樣可以有完整的和聲。
第二個聲部通常在高一個五度或者低一個四度的地方進入,即在屬調上重複主題,稱為答題;同時剛才的第一個聲部演奏對位的旋律性伴奏聲部,稱為對題,對題也可以不出現,而僅有相對簡單的伴奏。
第三個聲部進入,通常回到主調,即比第一個聲部高或低八度,同時第二個聲部繼續演奏對題,第一個聲部則相對自由。
主題,對題如此在主調和屬調上循環。
待所有的聲部呈示完畢之後,賦格的呈示部結束。
賦格曲的發展手法主要是主題進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構成的插句交替出現。
除了上述的觀點,賦格的結構也可以看作類似於類似於奏鳴曲式,有前後兩次呈示主題的呈示部和再現部,其間有發展,但是不同的是,賦格的發展比較短,一般僅僅為插句和主題的自由進入。插句是從主題發展出的其他的旋律,作為連接性的過渡,而賦格的再現部與呈示部使用相同的主題和對題,但是形成對位的手法經常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使得賦格的再現部分往往成為情感的高潮所在。
賦格當中也經常出現多個插句(也叫做間插段),每一次出現插句都引出主題的再一次相繼進入(有時稱為中間部),可能在不同的調上,不同的方式,這樣的賦格就難以歸入類似奏鳴曲的三段體,而應視為是前述的主題進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構成的插句交替出現。
賦格主題進入的形式可以比較自由,使用擴大、縮小、倒影等手法,主題也可以不完全的進入,作小的改動等等。而插句則起到連接的作用,保證和促進賦格的連貫流暢,插句的選擇和主題進入的方式,都是衡量賦格的重要標準。
賦格的主題再現有時使用叫做密接合應的技巧,就是每一個聲部進入的時候並不等待前一個聲部完全結束,而出現同一個主題在多個聲部上以一定的時間和音高差距疊置的現象,好像主題被自身從中間切入,這裡由於大大增加的緊張感,往往就是賦格的高潮。
呈示部:是賦格曲的開始部分,有一個主題和一個對應的答題,互相對題伴隨著依次在各聲部進行陳述;
間插段:在主題展開以前插入的部分段落;
中間部:對呈示部的主題以各種變形方式展開,進一步地豐富所要表達的內容;
再現部和尾聲:結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