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對我哋有咩啟示

2010-02-28 5:13 am
貝多芬對我哋有咩啟示

急急急!!!!!!!!!!!!!
拜托矖
更新1:

星期一要交功課架

回答 (2)

2010-02-28 5:36 am
✔ 最佳答案
我搵左好耐好耐,請列此答案為最佳解答!

貝多芬對後世的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貝多芬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作曲家。無可否認,他的確是非常出名和受愛戴的。在ZDF主辦的「100位最偉大的德國人評選」中,德國觀眾通過手機簡訊,電話,網際網路和郵寄等形式投票,貝多芬排名12,在音樂家中只有巴赫比他靠前(排名第6)[84]。有人認為,貝多芬改變了作曲家的地位,作曲家從前只是一種接受委託進行創作的職業。而貝多芬則是以一位藝術家的身份出現,借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理智,並且通過演出和出版使得自己的生活獨立起來,不需仰人鼻息。他在這方面的開拓作用,可與拜倫在詩歌方面和威廉·透納在繪畫方面相比[85]。

《貝多芬》(Beethoven)一書的作者康拉德·居斯特(Konrad Küster)在該書的序言中寫道:

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去了解貝多芬。在貝多芬的時代,他既有崇拜者,也有批評家,甚至還有不能理解他的音樂的人。對於年輕的一代人來說他是一個榜樣,雖然這個榜樣有時會起到震懾的作用,因為很難想象有人能在作曲方面與貝多芬比肩。……這種榜樣,不但影響了音樂家,還影響了音樂愛好者。

羅曼·羅蘭無疑是屬於這裡提到的音樂愛好者。他為貝多芬的作品作評論,1903年又投入到《貝多芬的一生》(《La vie de Beethoven》)的寫作中。貝多芬身受耳聾和各種病痛困擾,卻依舊堅持寫作的人格無疑也吸引著羅蘭。在後者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就閃爍著貝多芬的影子。他的《貝多芬的一生》不但被視為一部音樂歷史書,還是一部文學性極好的著作,被譯成多國文字。

而同時代的歌德,不但為貝多芬的創作提供了素材,還和貝多芬有過直接的私人交往。他在一封寄給時年25歲的貝蒂娜·布倫塔諾的信中寫道:

說心底話,去結識貝多芬,即使是稍稍交換一下觀點和感受也是獲益良多的,為此我願意犧牲一切。
貝多芬的音樂可謂是西方浪漫主義音樂的典範及開源之作。經過舒伯特,門德爾松,華格納,羅伯特·舒曼,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和威爾第等等作曲家的努力下,浪漫主義音樂得以開花結果,繁盛了整個19世紀。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為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都作過評論。而在19世紀的德奧音樂界,出現了兩種趨向,一派是勃拉姆斯為代表的古典主義者,被人稱作「冷灶余薪」[86],另一是以華格納為首的浪漫主義作曲家群。兩派分歧甚多,互成幫派甚至互相責難,但是他們都非常尊重貝多芬的前作。

到了20世紀,音樂進入後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時代。欣德米特的第三鋼琴奏鳴曲有著後期貝多芬的痕跡。而「新維也納樂派」也嶄露頭角。其代表人物之一勛伯格在描述貝多芬對自己的影響時說道:

從貝多芬那裡,我懂得了如何去避免單調和空洞,而同中又可以有異,原始的材料可以被重塑成新的樣式,還有通過對看似單調的音樂片斷稍加修改或對之進行變奏可以產生出何等之多的妙音。

而在貝多芬的音樂接受方面,「平民化」和「社會主義化」的音樂文化都在《第九交響曲》上找到依傍(中國則是例外,因為席勒的《歡樂頌》不但有「人人皆成親兄弟」,還有宗教方面的內容[63])。在小說發條橙和由庫貝利克導演的同名電影中,可以看到主要人物在聽著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下去行兇[87]。貝多芬的音樂甚至被政治化。而其中的著名的例子,就是納粹當政時期的1942年,指揮家福特文格勒為慶祝希特勒生日而演奏第九交響曲(俗稱「黑色貝九」)[
另外,20世紀媒體,特別是唱片工業的發展也使得貝多芬的音樂更廣泛的得到傳播。尼基什率先在1913年錄製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錄音[92],鋼琴家阿爾圖·施納貝爾則在1932—1935年錄製了貝多芬的全套鋼琴奏鳴曲。而真正的高潮則要等到二戰結束,威廉·肯普夫在50年代就已錄製好了貝多芬的全部鋼琴奏鳴曲和協奏曲,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則在自己生命的尾聲完成了貝多芬交響曲全套的錄製工作。進入立體聲錄音時代后,眾多指揮名家不停地灌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版本無法勝數。
1932年1月27日一顆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威廉·威爾穆特(Karl Wilhelm Reinmuth)發現。它被命為貝多芬,以示對這位德國作曲家的紀念。
2010-03-03 9:12 pm
影響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2/Deutsche_Bundespost_-_Bedeutende_Deutsche_-_Ludwig_van_Beethoven_-_70_Pfennig_-_schwarzblaugruen.jpg/150px-Deutsche_Bundespost_-_Bedeutende_Deutsche_-_Ludwig_van_Beethoven_-_70_Pfennig_-_schwarzblaugruen.jpg



圖片參考: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德國聯邦郵局發行的「著名德國人」系列中的貝多芬70芬尼郵票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2/Bnbeetms.jpg/150px-Bnbeetms.jpg



圖片參考: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位於波恩的貝多芬紀念像
很多人都認為貝多芬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作曲家。無可否認,他的確是非常出名和受愛戴的。在ZDF主辦的「100位最偉大的德國人評選」中,德國觀眾通過手機簡訊,電話,網際網路和郵寄等形式投票,貝多芬排名12,在音樂家中只有巴赫比他靠前(排名第6)[84]。有人認為,貝多芬改變了作曲家的地位,作曲家從前只是一種接受委託進行創作的職業。而貝多芬則是以一位藝術家的身份出現,借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理智,並且通過演出和出版使得自己的生活獨立起來,不需仰人鼻息。他在這方面的開拓作用,可與拜倫在詩歌方面和威廉·透納在繪畫方面相比[85]。
《貝多芬》(Beethoven)一書的作者康拉德·居斯特(Konrad Küster)在該書的序言中寫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b/Cquote1.png/20px-Cquote1.png

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去了解貝多芬。在貝多芬的時代,他既有崇拜者,也有批評家,甚至還有不能理解他的音樂的人。對於年輕的一代人來說他是一個榜樣,雖然這個榜樣有時會起到震懾的作用,因為很難想象有人能在作曲方面與貝多芬比肩。……這種榜樣,不但影響了音樂家,還影響了音樂愛好者。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Cquote2.png/20px-Cquote2.png

羅曼·羅蘭無疑是屬於這裡提到的音樂愛好者。他為貝多芬的作品作評論,1903年又投入到《貝多芬的一生》(《La vie de Beethoven》)的寫作中。貝多芬身受耳聾和各種病痛困擾,卻依舊堅持寫作的人格無疑也吸引著羅蘭。在後者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就閃爍著貝多芬的影子。他的《貝多芬的一生》不但被視為一部音樂歷史書,還是一部文學性極好的著作,被譯成多國文字。
而同時代的歌德,不但為貝多芬的創作提供了素材,還和貝多芬有過直接的私人交往。他在一封寄給時年25歲的貝蒂娜·布倫塔諾的信中寫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b/Cquote1.png/20px-Cquote1.png

說心底話,去結識貝多芬,即使是稍稍交換一下觀點和感受也是獲益良多的,為此我願意犧牲一切。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Cquote2.png/20px-Cquote2.png

貝多芬的音樂可謂是西方浪漫主義音樂的典範及開源之作。經過舒伯特,門德爾松,華格納,羅伯特·舒曼,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和威爾第等等作曲家的努力下,浪漫主義音樂得以開花結果,繁盛了整個19世紀。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為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都作過評論。而在19世紀的德奧音樂界,出現了兩種趨向,一派是勃拉姆斯為代表的古典主義者,被人稱作「冷灶余薪」[86],另一是以華格納為首的浪漫主義作曲家群。兩派分歧甚多,互成幫派甚至互相責難,但是他們都非常尊重貝多芬的前作。
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自1862年執筆,遲至1876年才完成並首演。這是由於他嚴格的自我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信心不足,在貝多芬的盛名之下要延續貝多芬的曲風,對他來說顯然是很難的一件事。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被人名為「貝多芬的第十交響曲」。而從下面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和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的小段落比較,可看出貝多芬和勃拉姆斯曲風上的繼承關係。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27: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227000051KK016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