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第一屆奧運會:1896年雅典奧運會
1894年6月經過巴黎國際體育會議協商,歷史名城雅典,贏得了首屆現代奧運會主辦權。
1896年4月6日下午3時,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宣佈了第一屆奧運會開幕。
應邀參賽的有澳大利亞、奧地利、保加利亞、英國、匈牙利、德國、丹麥、美國、法國、智利、瑞士、瑞典和東道主希臘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希臘陣容最大,共230人占總數的三分之二;德國、法國各19人;美國14人,居第四位。
本屆比賽項目有田徑、游泳、舉重、射擊、自行車、古典式摔跤、體操、擊劍和網球9個大項。原計劃中有賽艇項目,後未舉行。取消的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氣候不佳海面風大,無法進行;另一說法是無人報名,不得不改變計畫。戰幕於4月6日開幕式當天拉開。美國詹姆斯.康諾利在三級跳遠賽中旗開得勝,成績是13.71米,成為現代奧運會的第一個冠軍。他獲勝後,運動場奏起了美國國歌,升起了美國國旗。這在以後就成了奧運會的傳統發獎儀式,康諾利是美國哈佛大學一年級學生,來雅典時未能獲得校方同意,但這位熱愛古典文學和體育運動的青年,為神話之國的希臘和運動會所吸引,下決心退了學。當他帶著第一枚奧運會獎牌回到母校時,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學校認為這既是康諾利的光榮,也是哈佛大學的光榮,康諾利後來成了有名的記者和作家。
美國是這次田徑賽中的寵兒,在康諾利奪冠後兩小時,又一選手在希臘人自認為可穩操勝券的鐵餅項目中獲取桂冠。他是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羅伯特.加勒特。美國在1897年才有全國性的鐵餅比賽,此前很少為人知曉。奧運會前,當加勒特得知有這項比賽後,千方百計打聽了鐵餅的投擲方法,並專門做了一個大小象古奧運會時期的鐵餅,自己琢磨著練習。
2010-02-27 19:03:44 補充:
來雅典後,他發現比賽用的鐵餅比自己做的輕些,使用時也方便些。他擲出了29.15米,勝了希臘人。後來他還獲得了鉛球第一名。
100米決賽於4月10日進行。起跑姿勢,可以說是千姿百態,有直立著的,有彎著腰的,有雙手攤開的,只有美國的托瑪斯.伯克採用了近似"蹲踞式"的跑法,他以12秒整的成績奪得了冠軍,這也是他繼400米賽後又一次取得的勝利,伯克在100米預賽時曾以11秒8創造了這個專案的第一個奧運會紀錄。
雅典大理石運動場呈"U"字形,周長333.33米,長192米,因轉彎角度小,易出事故,東道主沒有設200米項目。這在奧運會中是僅有的一次。
2010-02-27 19:03:53 補充:
本屆110米跨欄,實際距離是100米,欄也只有8個。比賽時,過欄姿勢也是五花八門,有的甚至是雙腳跳過欄後頓一下再跑。報名參賽的只有7名運動員,無法按原計劃分為三組預賽,臨時改為兩組,各組前二名進入決賽。可是後來獲得決賽權的美國烏.霍伊特和匈牙利的紹.索科伊因故沒有出席。最後決賽只有兩人參加。來自波士頓體育協會的美國跨欄冠軍托瑪斯.柳蒂斯摘下了這頂桂冠。
美國在這次田徑賽中,顯露了強大實力,獲得了12個項目中9項冠軍。但是,雅典奧運會最熱烈、最轟動的比賽場面,還是馬拉松賽。
2010-02-27 19:04:19 補充:
奧運會前,法國語言學家蜜雪兒.布里爾曾赴希臘考察,對馬拉松戰役中的傳奇英雄菲迪皮得斯非常欽佩。西元前490年希臘在馬拉松河谷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波斯軍。當時擔任傳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把這一勝利消息迅速告知固守待援的雅典,他不顧疲累,從馬拉松跑到雅典,到達雅典後已精疲力盡,只說了一句"我們勝利了"!就倒斃在廣場上。布里爾有感于這一英雄事蹟,寫信給他的同胞、國際奧會秘書長顧拜旦,建議在奧運會田徑賽中,專門增設一項馬拉松賽並提出,他願捐獻一個布里爾銀盃,作為對冠軍獎賞。
2010-02-27 19:04:30 補充:
雅典馬拉松賽,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過的路線,在馬拉松至雅典之間,全程40公里。希臘對這項比賽非常關心,因為田徑項目開賽後,希臘接連遭到失利,還未拿到一項冠軍,而馬拉松賽,是他們寄予希望的唯一一個項目了。
2010-02-27 19:04:48 補充:
比賽於4月10日進行,參賽的有4個國家的17名運動員。氣氛十分熱烈。當時雅典只有13萬5千人,而觀看這次馬拉松賽竟達10萬人之多,真可說是"萬人空巷"。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看臺上的觀眾都急不可耐地等待看到誰將獲得這一比賽的勝利。當身著淺藍背心的希臘人斯皮裡東.魯易斯第一個沖入運動場時,全場雀躍,歡聲雷動。擔任大會總裁判的希臘王儲康斯坦丁情不自禁地陪隨著魯易斯跑向終點,國王喬治一世也步下觀禮台,迎接著這位凱旋的英雄。
2010-02-27 19:04:56 補充:
一束束鮮花,一件件禮物,投向魯易斯的身旁,拋向他的腳邊。成千隻系著希臘國旗、彩帶的鴿子,飛向天空。四處都是歡樂的節日氣氛。人群潮水般地湧入場內,爭相擁抱他,把他拋上拋下,甚至有人高呼:給他部長當。賽後,他獲得了希臘民族英雄的光榮稱號,但沒享受高官厚祿的殊榮。他仍回到了偏僻的家鄉,當上了一名鄉郵遞員,和妻兒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1940年他去世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奧林匹克五環的標誌。
2010-02-27 19:05:04 補充:
游泳比賽在公海舉行。用浮艇拉著纜繩作為起終點標誌線。距離未經過仔細測量,只是大致估算。至於姿勢,名為自由式,實際上是悉聽尊便,賽時天氣陰冷,海水冰涼,加之波濤很急,個別選手甚至望而卻步。匈牙時僅有一名選手,18歲的阿爾弗雷德.哈約什獲得了100米、1200米自由泳兩項冠軍,成為匈牙利第一個奧運會金牌獲得者,被希臘報紙譽為"匈牙利海豚"。這位布達佩斯的大學生,在奧運會前就頗有名氣。1895年8月他在奧地利舉行的歐洲游泳錦標賽就曾獲得過冠軍。1924年巴黎奧運會時,他又在藝術賽中獲了一枚奧運會銀牌。
2010-02-27 19:05:12 補充:
本屆游泳賽還專為停泊在比魯士港口軍艦上的水手設立了一項100米自由泳水兵賽,原日程表上沒有,是臨時增加的。這表明當時對比賽項目設立還不是很嚴謹的。雖有14人報名,實際參賽的僅有3名希臘水手。
舉重、摔跤在當時未按體重分級。舉重只有單手舉和雙手舉兩項。英國勞.伊里亞德在單手舉中以71公斤取勝;在雙手舉中,他也舉起了同冠軍丹麥維.強生一樣的重量。
但裁判認為他舉起的姿勢不如強生準確、漂亮,所以只得了第二名。據說伊里亞德獲勝後頗有點神氣十足的味道。可是當他看到王儲康士坦丁輕易舉起他舉過的重量後,那股氣焰不見了。這個傳說很有點羅曼蒂克,是難於見諸正史的。
2010-02-27 19:05:22 補充:
當時對運動員參賽項目沒有規定,也沒有參賽標準,因此,不少運動員是跨項的。摔跤賽中這種情況更是突出,如舉重賽獲勝的伊里亞德,同時也是摔跤選手,不過他只獲得了第四名,獲得冠軍的是身體靈巧、體重比所有對手都輕的德國人卡.舒曼。舒曼也是跨項選手,除摔跤外,他還參加了田徑、體操比賽,他在體操賽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獲跳馬冠軍和雙杠、單杠團體第一名,加上摔跤,總共4項第一,是本屆獲金牌最多的選手。
。
2010-02-27 19:05:32 補充:
1894年在巴黎會議上制訂的奧林匹克憲章明確規定,各項比賽只許業餘運動員參賽,但擊劍可以例外。本屆擊劍只有花劍、佩劍兩劍種,分業餘和職業兩種比賽。法國埃.搭拉夫洛特和希臘傑.喬吉亞季斯分獲了業餘賽的花劍和佩劍冠軍。職業賽只有花劍一項,冠軍為雅典擊劍學校的老闆、著名職業劍手萊昂.皮戈斯獲得。自行車比賽共6個項目,其中5項安排在賽車場。另1項是公路賽,東道主別出心裁地把它視為馬拉松賽。路線是從雅典到馬拉松再折回到雅典,全程87公里。當時沒有特製賽車,加之道路崎嶇,車經常出現毛病,甚至無法騎駛。
2010-02-27 19:05:45 補充:
獲得冠軍的希臘人阿.康斯坦丁尼迪斯兩易車才賽完全程。其實,在賽車場進行的12小時賽,才真正稱得上"馬拉松"賽。7名參賽選手只有3人堅持到底,奧地利阿.施瑪律最後獲得了金牌。在此之前,他還在另兩項比賽中各獲取了一枚銅牌。100公里賽情況更不好,9名選手只有兩人騎完全程。法國萊.弗拉明不僅摘取了這個項目的桂冠,而且還顯示了良好的體育道德。比賽進行中,他發現身後的希臘格.科列蒂斯的車壞了,便停下來,和後者一同將車修好才繼續前騎。他的高尚風格,受到了人們的讚賞。自行車賽成就突出者是法國的保羅.馬松,他一人獨得了短距離賽2000米和10000米等3個項目的冠軍。
2010-02-27 19:06:03 補充:
4月15日,歷時10天的首屆奧運會結束了。美國共獲得11枚金牌、7枚銀牌和1枚銅牌;東道主次之,金、銀、銅牌依次為10、19、17枚;德國名列第三,金牌6.5枚,銀牌5枚,銅牌2枚。德國的半枚金牌,是其網球選手弗裡茨.特勞恩與英國約翰.博蘭德合作在雙打中獲得的。博蘭德不是英國代表團正式選手,而是碰巧在這裡觀光的牛津大學生。他是一名網球愛好者,技癢難禁,臨時參加了比賽,不僅在雙打中獲勝,而且爭得了單打冠軍。
2010-02-27 19:06:13 補充:
今日奧運會是以國家奧會為單位參賽的,這種兩國合作的情況已不存在了。兩國合作,在獎牌統計中帶來了一些混亂。如這次的雙打賽,,不少史料是英、德各記了1枚金牌,但也有只各記半枚的,按實際情況,後者計算方法更合理些。
閉幕式上,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向獲獎運動員頒發了獎牌。當時國際奧會尚屬初創時期,對獎牌品質的成分、規格大小和圖案設計等,都無嚴格的規定,據說,東道主認為金子俗氣,獎牌只有銀、銅牌兩種。授予冠軍的是銀牌和橄欖環,亞軍的是銅牌和月桂花冠,第三名則是只有銅牌。但是,為了統計上的方便,在計算這屆奧運會獎牌時,仍按金、銀銅三類計算。
2010-02-27 19:06:24 補充:
閉幕式後,國王在華麗的王宮,設盛宴招待了各國運動員和官員,在歡樂和熱烈的氣氛中相互惜別,並預祝四年後在巴黎再次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