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點樣解決

2010-02-28 1:17 am
由中三開始就一直壓力大...但今年考試唔理想.
派試卷後..心情一直已經唔好..唔開心左幾日...
但我沒有放棄...因為自己中三先發現喜歡的科目...
先開始為呢科黎去奮鬥...努力...
當過左一個月..心情回復返後...都係有壓力..但冇咁嚴重..

到左今日啦..今日係家長日..見到個級名次唔好..差'
心情突然沈重...唔開心...因為我估唔到真係咁唔理想...
雖然結果係咁...但係我都唔放棄..我亦決定每日都要溫書..
溫到熟...直到考試...但係而家係咁溫溫溫...
突然...諗諗下..自己成績咁差..仲追唔追到..
第一次考試..衰左..當然 第二次考試..都唔想衰埋...
但係...呢個係最後機會..我可以級既名次有大大提升嗎???
我有把握嗎??我有信心嗎??各種對自己的則疑...
現在..我咩到唔肯定..淨係係度溫溫溫...
但係又諗..我成績咁差..第二學期的成績..可以讀到自己鍾意既科嗎???
但係我知道如果我楝唔到我鍾意既科..我會成世遺憾 ,冇心機讀落去 , 冇信心
所以自己唔會去放棄...仍去爭取...但係淨返一次機會..我可以成功嗎??
而家好大壓力,唔知點算..壓力大到想喊出黎..
既然壓力咁大..應該點樣解決呀!!!

回答 (4)

2010-03-01 2:02 am
✔ 最佳答案
我都係...剛派發的公開考試成績, 三卷肥咗兩卷, 心情真係好沉重...
考試梗係求合格, 除了分數, 仲有考試費...
心痛再加荷包痛, 現在的考試費, 平均一千元一科...
難同家人交代之餘, 更難同荷包交代...
自責了十日, 又要再戰江湖, 填方再考過...今次報兩科, 二千蚊啫...

我諗讀書真係要靈活些...
一方面固然要埋頭苦讀, 一方面虛心請教讀得叻的同學他們的秘訣是什麼...
加上自制筆記(用自己啱用的方法記, 好似記歌詞咁), 再做多些模擬試題(有時不是不識, 是不熟稔問題的問法)...

我們會對不熟識的事情恐懼, 所以產生壓力, 一旦熟習咗, 就能夠處之泰然...
(好似醫務人員不怕血一樣, 經驗足夠的護士, 知道人身體有13升血, 少一兩升不是問題, 救器官先, 失去的血遲些輸番入去就ok)...

我見到你仲好有鬥志, 6月先考試, 你現在努力正好, 有足夠時間準備噢...

有心, 就有金, 你得嘅, 大家一齊努力呀!
參考: 過來人
2010-03-10 12:33 am
壓力一詞,尤其用英文說Stress是一種流行,但是正如同任何一種流行一樣,每個人都聽說過它,但對它的真實面貌卻一知半解。假設我們要求你追蹤你在一天過程中體驗的所有情緒。你可能報告你在許多短暫期間分別感到快樂、哀傷、憤怒、輕鬆等等。然而,有一種情緒人們通常報告這對他們大多數的日常經驗而言就像是一種背景噪音,這就是壓力。一般都認為壓力就是精神緊張,所以美國人一年要吃掉五十億顆以上的鎮定劑來消除緊張,再服用五十億顆的安眠藥來入睡,然後再服用五十億顆安非他命來使自己顯得神采奕奕。壓力其實是人體對任何需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應,所以日常生活中身體所需承受的任何負荷或消耗,均可視之為壓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壓力並非壞事,因為人體的運作本來就是各種壓力的承受與排解,壓力會使人更具生命力,或在壓力之下激發潛能而表現更好。壓力之所以危害人體,是在壓力過大,或持續過久,或次數(發生頻率)過多時,尤其當壓力集於某一特定器官或機能時,危害更大。



大部分人對壓力有如下的誤解:



(1)壓力是不安而已。



(2)壓力全都源自於不如意的事件。



(3)壓力是全然有害的。



而事實並非如此。



壓力這個名詞該如何界定,目前並不一致,不同的研究者根據他們的研究取向而有不同的定義。多數學者認為,壓力的定義可歸納出刺激、反應及互動等三種取向。以下則依此方法,分別說明各學者對壓力的看法:



刺激取向



採取此類觀點者,係視壓力為自變項,即指外來的壓力會造成個人的壓力反應或緊張。此類定義又可細分為二:一類重視個體對事件的評估,另一類則不重視。前者係以史匹柏格為表率,後者則以荷姆斯及瑞伊為代表。史匹伯格認為,雖然壓力指的是具有客觀危險的生理或心理情境,惟具有壓力的情境只有在被解釋成為「是危險的」之後,才會引起個體的焦慮反應。荷姆斯及瑞伊則表示,壓力是遇到外界事件而失去生活平靜時,個體為了恢復原有適應狀態,而所需花費的精神與體力的總合。所以,不論是金榜題名或是名落孫山均是一種壓力。



反應取向



採取此類觀點者,係視壓力為依變項,即指壓力是有害環境的反應型式。而此派的代表人物則為賽黎。賽黎將壓力定義為「個體對於任何加諸於上的非特定反應」。藉著「非特定」,他認為相同的反應模式可經由各種不同壓力刺激或壓力源而產生。所以不論是洞房花燭夜或是愛人結婚可是新郎(娘)不是我,其壓力反應均是一樣的。不過賽黎將健康或愉快的壓力稱之為優壓力(eutress),而將不健康或不愉快的壓力稱之為苦惱(distress)。



互動取向



採取此觀點者,係視壓力為中介變項,即指壓力係來自個人與環境之間動態交流系統的一部分。而此派則以拉札勒斯及富克蘭之定義最為著稱。二氏認為,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特殊關係,被個人視為非自己能力所及,並危及自己的完好性。至於認知鑑別與因應則是決定互動取向的關鍵過程。認知鑑別為一項個人何以視某些情境具威脅性,以及威脅程度為何的評量過程;而因應則關係到使用生理、認知及行為上的策略,以控制被認定為具壓力與併發情緒的情境。



由於互動取向的定義不僅提供完整的藍圖,並且反應出對所處情境了解、個人特殊反應與因應壓力的重要性,故最被認同。此一定義亦顯示,壓力的基本模式應為:壓力源(stressor)引起壓力而形成壓力反應。不過同樣的壓力源卻不一定會產生相同的壓力反應,此乃係脆弱性具有個別差異存在所致。所以將個人特質視為中介變項,若中介變項是有利的,則會適應良好;反之,若中介變項是不利的,則會適應不良。同時壓力反應本身亦是一種新的壓力源,所以壓力的基本過程尚應包括回饋系統。



再就壓力基本模式的內容而言,此又可分就壓力源、壓力,個別差異及壓力反應等四方面來談。壓力源可依其層次之不同,將其分為社會長期事件、災害事件、生活改變、生活瑣事及心理因素。而壓力是個人主觀上的知覺,係經由認知鑑別來判斷的。個別差異則可依其重點之不同,將其分為人口變項與心理變項二者。至於壓力反應則依多數學者的分類方法,可分為生理、心理及行為三者

壓力包括三部分:



1) 壓力源即對我們產生壓力的事物和處境;



2) 壓力源會產生力壓力感,壓力感的大小取決於個人對壓力源的重視程度,對有關事物和處境的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對自己的期望:



3) 不同桯度的壓力感,會引致不同的壓力反應,並在生理、心理、認知、情緒等方面表現出來。



例如:



家長要應付一大堆家務,本已忙得不可開支,但又見到孩子不專心做功課。兩個壓力源同時出現,家長可能會覺得兩件事都很重要,希望立即解決,但時間有限,不曉得怎樣妥善處理,於是壓力感逐漸增加。壓力反應可以是心跳加速和手心冒汗 ( 生理 ) ;認為孩子不合作、製造問題 ( 認知 ) ;覺得困擾和沮喪 ( 情緒 ) ;於是一時衝動責打孩子來宣泄情緒 ( 行為 ) 。







參考: hk.knowledge.yahoo.com
2010-03-03 2:10 am
你的負能量也積聚得太多了吧!你這樣強迫自己死讀書,又不斷否決自己的努力,簡直就是把自己扯開兩邊。

雖然我的讀書態度比較懶散,也因此沒有給自己甚麼壓力,與你的情況不同。不過姑且參考一下我的意見吧。

首先很為你高興的就是你找到了一科自己喜愛的科目!恭喜恭喜!!這真是很值得可喜可賀的事!因為我讀了這麼多年書都是以一個負面的心態去讀,既沒興趣,更不知為甚麼而讀;沒有目標,也就沒有上進的態度。得過且過,隨便pass便算了,對會考也沒有期望。

但是你有想要努力的目標,有奮鬥的理由,就差在再接再厲的精神!其實話說你現在是甚麼年級啦?我猜是被老師迫做paper做到瘋的位置……就算老師不迫你,你自己都說在溫溫溫溫溫……

第一、你這樣溫書能記入腦嗎?
第二、你知道你自己在讀甚麼嗎?

雖然我不知道你是用甚麼讀書方法,但我見你的描述,就是那種『死背爛讀』。此為填鴨式學習方法,即是一種短期記憶,考試過後就會忘了。這是因為根本沒有吸收知識的關係,所以無法運用。讀時困難,因為記不到這麼多;而且不夠靈活,用另一種方法出題就不懂答了。因為不會題目,所以不斷『溫』、不斷『背』,這樣的讀書方法根本是一塌糊塗。也是令你壓力倍增的源頭。

其實去玩不是罪過,不用這麼內咎啦!學習是持之以恆,不是臨急抱佛腳,如果平常有復習功課的話,就算去玩一兩天也不致於把內容拋到九宵雲外吧?!
既然你現在這麼頹喪,自我檢討就暫時放下啦。你要面對的是將來而不是過去的失敗。

另外,你喜歡的科目是甚麼呀?其實普遍來說,就算不是直上高中或進不了大學也有很多進修途徑。當中有你喜歡的科目也說不定。而且dip之類的都是專科,既然你有你的夢想,也不必限制自己的出路去勉強升學。

撇脫點,機會是要把握,但不代表以後就沒有呀。就算現在讀不了心儀的學系,也不用沒心機,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許你又會愛上新的科目呢。再者,裝備好自己,才有能力追尋自己的理想,這不是又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嗎?
上進是好事,但無謂令自己身心疲累哎。失敗了,捲土重來;再失敗,又等下次捲土重來的機會囉,只要你一天想仍有夢想,你就會百戰不撓。

這樣吧,你為自己制定一個讀書時間表,不忘添加大量讀書以來的活動來作調適,這樣才會身心平衡哦。
2010-02-28 10:50 pm
你比你自己太大壓力啦
你冇聽過咩,強逼,最終都係反效果
所以,你溫書5可以死溫死背
你要先搵出書裡面你中意ga興趣
然後要好似好奇寶寶甘
係甘發挖你中意ga野
讀書5係求分數
你盡左力
就對天無愧
如果真係考5上你中意果科
米轉校囉
事在人為姐
加油啦
我幫得你5係好多
都要靠你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07: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227000051KK011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