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的故事 300字 15點

2010-02-27 5:54 am
1.背景資料(貢獻,專稱)
2.經歷(重要事件>性格)
3./
4./
5./
6.評價(50字以上)
7.總結

計計埋埋要300字.可多過300字,不多過350字

回答 (3)

2010-03-05 5:03 am
✔ 最佳答案
春秋時吳國的名將伍子胥(前526年—前484年)。伍子胥是楚大夫伍奢之子。伍子胥先袓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得名聲,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其兒子為伍封。在楚國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讒臣費無忌所害,在楚國被囚禁,楚平王與無忌以伍奢為人質,要脅伍子胥與其兄伍尚相救,否則殺死伍奢,其實楚王與無忌欲殺伍子胥兄弟以除後患。伍子胥已料到楚王與無忌的詭計,勸兄長伍尚勿往,要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可惜伍尚不忍心眼睜睜看到父親被害,最終亦去相救而被擒。伍子胥逃出楚國後得悉父兄被殺,混出昭關(傳說一夜愁白頭),一路求乞(後世有將其奉為丐幫始祖),歷盡千辛萬苦逃到楚的仇敵吳國。後幫公子光(即吳王闔閭)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整軍經武,國勢日盛。他日夜想如何為父報仇,多次向吳王向楚國宣戰,終於吳軍在柏舉之戰大破楚軍後,隨即攻破楚國的首都。以功封於申,又稱申胥。他氣楚王其父被他殺死,所以把楚王的屍體拿起來鞭打了幾百多下,楚王的屍體被打得屍骨可以見到。
吳王夫差在時,他幫吳王打敗越王勾踐 ,攻下城池。越王和謀士文種和范蠡定下用假敗計,使吳王信越王真心為他服務,但伍子胥很快看穿越王的陰謀,多次向吳王要求殺死越王,說道:[要是越王有一天生存,他便能回國舉兵反攻。]但吳王不信這個三朝元老,漸被疏遠,最後吳王賜劍命他自殺。結果伍子胥說的話真的城真了,吳王大敗,十分後悔當時沒殺了越王。
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評價頗高:「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雖然對伍子胥破楚時的所為不滿,但認為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不會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終為父親報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
我認為這吳王不信伍子胥因此大敗,是活該的,這個三朝元老在吳王做事這麼
耐,沒功到有勞,但歷史到是歷史我們是沒法改的,要恨只恨吳王太傻,但他不是傻,只是被讒臣所害,但越王倒不是很棒,要是沒了謀士的幫助真死了,這說明臣子的重要性,所以現在我們找朋友時要認清什麼來頭
參考: 我,,一些找到的網絡自己併好的,請+我做最好
2010-03-04 9:09 pm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文曲星下凡」之稱,公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李太白集》傳世。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例如「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靜寧南)。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關於其出生地有多種說法,現在一般認為是在西域的碎葉(Suyab,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托克馬克附近)。據《新唐書》記載其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為被滅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為任城尉。705年,李白五歲時,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市)青蓮鄉,開始接受啟蒙教育。景雲元年(710年)開始,李白開始讀諸子史籍,開元三年(715年)——喜好作賦、劍術、奇書、神仙。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遊歷。開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寫《長短經》的趙蕤為師,學習一年有餘,這段時期的學習對李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開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
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問李白說:「我朝與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門,國由姦幸,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採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聽後大笑不止[1][2]。但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據說是因為他作的《清平調》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楊貴妃(楊貴妃認為「可憐飛燕倚新妝」幾句是諷刺她)而不容於宮中。


後來他在洛陽和另兩位著名詩人杜甫、高適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準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馬鞍山)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關於他的死,還有多種不同的傳說,一說便是他在舟中賞月,為了摘月失足墜水而死。由於這個傳說,後人將李白奉為諸「水仙王」之一,認為文豪李白在另一個世界也可以庇佑船員、漁民及水上貿易商旅。
據正史《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但因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新唐書》記載,唐代宗繼位後以左拾遺召李白,但李白當時已去世。


李白為盛唐浪漫詩派的代表,把中國詩歌的浪漫主義推向高峰。正是如此,他取得了「詩仙」之譽。再者,李白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有創作性的發展。他的作品內涵豐富,想像超絕而且取材宏富。李白曾批評詩歌:「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因此,他的作品明朗自然,一掃六朝以來的浮靡詩風。李白的思想和詩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時代的特徵,即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和追求自由理想的思想意識。
李白廣泛吸取了歷史文化遺產,融合百家之說,形成了他複雜獨特的思想面貌。儒家仁民愛物的思想,使他的詩歌充滿了熱愛人民關心百姓的高尚情感。如《丁都護歌》、《秋浦歌》等。道家的批判意識和變化觀,使他透過社會繁盛的外表看出了大唐盛世由盛變衰的種種跡象和隱藏的弊病。在長安的一系列詩歌都體現了他的這種憂慮。墨家任俠的博愛精神,使他仗義疏財,樂於助人,他的《俠客行》、《少年行》就是李白自己任俠精神的寫照。
杜甫對李白評價甚高,稱讚他的詩「驚風雨」、「泣鬼神」[3],而且無敵於世、卓然不群。[4]
韓愈對李白極為推崇;在《調張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在《石鼓歌》又嘆「少陵無人謫仙死」。
2010-03-02 2:30 pm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各自為政,戰伐連連,可是在這個醒氣血雨的環境下既搖籃出不少舉世無雙的名將,如廉頗,田單,李牧, 伍子胥等等.但其中一位可謂古今以來無出此人者也,一生之中殺敵過百萬, 拔城數目不下70,其名為白起.是為秦昭王時期手下的一名猛將,封為武安君并有人屠之稱.
白起為人心狠手辣且於戰場上深謀遠慮,敗軍之將從不放過.長平一役之中就坑殺了45萬趙軍,伊闕之戰中以少於敵軍一半之下纖敵24萬, 一路殺入楚都郢(讀影呀!),從此以後楚國一閥不振.
白起一世之中征戰無數,完全具有作為名將的領導作能和作戰方式.對後世武將從對是珠玉在前,祟拜的對象.可惜為人不識尊卑,不懂官廷鬥爭.屢受秦相范雎的欺詐以致不但趕出咸陽城,并不出十里後遭昭王賜死.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27: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226000051KK016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