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恢復居屋! 因有很多人買唔起私樓, 但又超出公屋入息
上限. 政府話: 豪宅同一般私樓唔同. 而私樓同居屋亦係兩個市場. 政府又話唔可以獨留兒童在家, 有可能被控什麼疏忽照顧, 但兩夫婦又要為層樓,為個家出外工作, 相方父母又唔係住得近, 這樣就要請傭工, 你試想想兩夫婦入息最少要多少, 才可維持個家呢? (居屋入息上限好似係23,000.)大部份香港人都係為層樓為地產商打工, 唔想自己及下一代咁辛苦, 咁就唔生囖, 而且啲教育政策亦不見得好吖! (出生率就不斷下降, 而殺校.) 就算生都係1個起2個止, 還要重點栽培,唔係點買樓點為地產商打工呢! 房屋政策亦係造成貧富差距大, 出生率低, 25年後4個人就有1個老人, 少了年 青人, 少了消費者, 少了稅收, 但老人開支, 醫療開支, 福利 開支又大咗, 經濟(瀟條), 就會影響稅收, 營商的 生意難 做, 失業率高企, 民生就會差, 市民就怨聲再度. 港人愈來 愈老, 愈來愈少了. 即使有高鐵, 亦改變唔到港人不 生育嘅 想法, 原因係經濟同住屋問題. (出生率低對香港有甚麼影響, 我相信特首好清楚.)
但如果住宅不是用來抄賣(可以投資), 人人都可享受房屋福利, 父母亦不須為層樓打死一世工,(供完層樓, 就可儲蓄些錢) 更加不用擔心下一代子女讀書不成, 就一世做低下階層, 住公屋等等. 所以居屋是需要復建的, 政府有責任為市民安居樂業, 但居屋條例要附加改動: 建議-(居屋售價不要受私樓樓價影響, 數量要管理得好好, << 數量無須公開 >>. 要定價建議$3500/呎, 即 # 3房800呎 / 約280萬, # 2房600呎 / 約210萬, # 1房300呎 / 約105萬, 入場費5折 即: 3房140萬, 2房105萬, 1房50萬, 可做按揭; 單身購入1房的, 不論原因亦都不可再申請居屋, 或可考慮已補地價的居屋或私樓), 居屋業主亦須要補足另一半餘額才可出售 / 出租, 而產量就可跟出生率或及結婚比率掛勾, 這樣市民就不會太擔心住屋問題, 供樓負擔少咗, 有多鬆動錢, 可消費, 可投資, 及生兒育女; 經濟好轉, 民怨亦少了, 香港人不怕辛苦, 最想要的係安定, 安定勝於一齊. (相信不會有幾百萬人都去申請居屋, 因為居屋係人人都有一次資格去申請(當然要資產審查), 而且亦係定價的, 出租/出售係須補足餘額的 (相當於購入時的樓價), 故投資可以說是無利可言, 是真係為有需要的中低下階層而設的.)
私樓會下跌? 理論上只會係短期調整, 而下跌的應該會係居屋 (私樓甚致不會下跌, 因不知出售居屋數量, 而且係定價, 到時居屋業主是難於出售套現; 無投資價值, 就無利可言, 既然無利可言, 市民就不會隨便購入投資), 將來最終會平穩發展, 因為私樓同居屋唔同, 私樓有會所, 有升值潛力, 有管理, 設施, 裝潢, 名氣, 有投資價值等, 而地產商, 他們財力豐厚, 不會因為居屋出現他們就無生存空間, 他們會發展千呎以上豪宅, 居屋市場以外的空間, 有能力的市民, 他們會改善生活, 會走向私樓, 投資私人物業的.
你們回想想, 前特首的 8萬5政策, 其實他睇得好長遠的, 當大部份市民都有自己物業 (自住),
樓價不再一面倒升升升, 市民供完層樓, 可儲蓄些錢, 可投資, 生兒育女, 改善環境等; 增加消費, 經濟亦會見好.
但當時時不與我, 遇到金融風暴, 國際抄家追擊港元, 股市下跌, 樓市亦然. 而部份議員及市民就話 8萬5政策係禍港, 但我們都記得當時連一間樓都未起, 又未撥地, 何以禍港呢 ? 現在議員和市民相反地要求復建居屋.
(出生率低, 問題將來一定會浮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