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奧林匹克主義的形象: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
從1896年的雅典奧運會到今天的北京奧運會,奧運五環標誌, 就是法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所 提議設計的 。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反英雄主義者。
體育愛國主義
在一個元旦日(1863),顧拜旦男爵出生在巴黎的貴族和藝術家庭,在諾曼第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顧拜旦放棄軍隊職業,從事了一項日後成為他終身目標的復興奧運的挑戰性事業,這同時也具有振興法國社會的意義。
顧拜旦剛滿24歲就決定投身於他所認定的這項復興奧運的奠基事業,後來被其稱為“他未完成的交響曲”。 他在國外的遊歷,從英國到美國,為他提供了足夠的思路來思考法國的教育和教學制度。 他很快就悟出體育在教育中的意義。 1887年,顧拜旦開始宣傳他的體育思想,尤其是在遇見了迪東神甫之後。這位神甫于1891年在阿爾克(Arcueil)的阿爾伯特-勒-格朗(Albert-le-Grand)中學創建了一個體育協會,經常參加比賽,與職業和世俗隊伍競賽。在一次學校間的體育比賽中,他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Citius, Altius, Fortius),之後被顧拜旦借用,成為奧林匹克格言。
顧拜旦自己本身是一位優秀的運動員(拳擊、擊劍、馬術、划船),他遵循加強身體與精神之間聯繫的希臘哲學。他的夢想是能夠實現這一理想。
在十八世紀末然而這些嘗試似乎缺少國際同盟。在這樣的背景下,1890年顧拜旦應酷愛體育的威廉•彭尼•布魯克斯(William Penny Brookes )之邀去參加他組織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自1850年起,他每年在英國小城文洛克(Much Wenlock)舉行奧運會。回到法國後,於1892年在其擔任秘書長的《法國田徑協會》,法國人顧拜旦宣告他的奧林匹克理想。於1894年組織召開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大會”,得到來自英國、美國、以及牙買加、新西蘭和瑞典代表們的支持。將近2000名來自十二個國家的代表投票一致贊成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確定奧運會每四年召開一次。1896年,顧拜旦被選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CIO)主席,同年,來自14個國家的241名運動員相聚雅典,參加了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運動是人類可以進行自我教育的哲學大課堂,它是快樂、完善和愛的體現”。他對奧林匹克主義的定義歸納為四個原則:恪守一種信仰,即信奉美好的生活理想、追求完美的境界;體現卓越,源于完全平等、具備一切美好道德品質的“騎士精神”;建立休戰慣例,以“慶祝人類四年一度的春天”;頌揚參與之美,“參與藝術與思想的競爭”。他的緊密相連的五環思想正如他所解釋:“代表了在奧林匹克主義旗幟下團聚的世界五大洲,六種顏色再現了今天在全世界飄揚的各個國家的國旗顏色”。在1920年的昂韋爾(Anvers)奧運會上,第一次升起這面奧運旗幟。
1925年起他不再擔任國際奧會主席。1937年,顧拜旦因心臟病在日內瓦去世,葬于洛桑,他的心臟永久地埋葬在奧林匹亞遺址附近。
“重在參與”雖不是顧拜旦首創,但後來卻成為了他的信條,這是受一位賓夕法尼亞主教佈道詞的啟發:“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奮鬥,最本質的不是征服,而是奮力拼搏”。顧拜旦成功地將奧林匹克運動推向國際體育舞臺的頂峰,進而培育了千百萬運動員對獲得最高榮譽“奧林匹克金牌”的希望。
http://www.fi-taipei.org/article.php3?id_article=1488
奧林匹克標志最早是根據1913年顧拜旦的提議設計的 ,起初國際奧委會采用藍、黃、黑、綠、紅色作為五環的顏色,是因為它能代表當時國際奧委會成員國國旗的顏色。
1914年在巴黎召開的慶祝奧運會復興20周年的奧林匹克全會上,顧拜旦先生解釋了他對標志的設計思想:『五環——藍 、黃 、 黑 、綠 、 和 紅 環,象征世界上承認奧林匹克運動,並准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五大洲,第六種顏色白色——旗幟的底色,意指所有國家都毫無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幟下參加比賽。』
http://sports.big5.enorth.com.cn/system/2007/07/11/0017644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