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宅男是2000年代台灣及香港網際網路文化興盛後產生的一個特定用語,相似的有宅女等用語。此語源可能來自於「御宅族」,被社會各界使用情況日益廣泛。
目录 [隐藏]
1 定義
2 流行情況
3 印象
4 現象
5 相關條目
[编辑]定義
一般相信,「宅男」最初的定義即從御宅族的連用法而來。「宅男」的原意就是男性御宅族,女性則稱「宅女」。但是隨著人們使用,「宅」這個字的定義,會被人直接聯想到中文字「宅 = 家、房子」的用法,因此現在大部份的人使用宅男或宅女這個字眼,一般而言是指不善與人相處,或是整天待在家生活圈只有自己,而與其來源的意義已有了極大的差異,使用上大多是為貶意。
在使用方面,「自嘲」以及「用在他人」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在自稱,「我是一個宅男」或是「我真是宅」的時候,代表的意義通常是「我足不出戶」或是「我看電視玩電腦一整天」等。但是如果是用在他人身上,如「醒醒吧!宅男。」「你這個阿宅」等的時候,其意義就是只會幻想、嘴砲或是在家裡不出門與他人交際、不注重個人衛生等負面意義。也就是在一般人的心裡,宅男這個字更貼近於家裡蹲(也就是隱蔽青年)。除了作為名詞和形容詞之外,也逐漸延伸出動詞的用法,例如:「他平常沒事都會宅在家裡」。
但是仍然有部分人認為「宅男 = 御宅族」所以對這些使用方式錯誤的人進行反駁,反而更加深了對宅男這個字的誤解。而一般人對御宅族亦往往存有偏見和誤解。
「宅男」是因應台灣文化的不同,而從「御宅族」轉變而來的衍生詞。除一般大眾之外,在某些喜好ACG的網友普遍堅持「御宅族」的原意(現況是不只少數,幾乎是半數以上),以期保留此詞出自於日本的正統性,其實直接表示是ACG的愛好者就可以減少對於這個定義不明確的詞所造成的紛爭,但也有人認為純粹只講"ACG的愛好者"只會造成更大的誤解。
由於定義的歧異,也造就了其衍生詞的差異,例如「宅經濟」一詞,原意中會指ACG周邊(例:模型、食玩...),或專門愛好者進行的消費行為(例:軍事用品、鐵道模型、昆蟲標本...);而在台灣則常見媒體用來稱呼於對購買3C用品、或利用網路進行的消費行為(例:網路購物、線上遊戲...)。
[编辑]流行情況
在台灣的宅男一詞與日本所認知的御宅族已經背道而馳。而追溯台灣宅男一詞的流行在於2005年8月時開始了,台灣批踢踢實業坊的版面(如Hate、JapanDrama)流行看《電車男》的日本的短劇,由於內容是一個不修邊幅的日本御宅族與高挑美女邂逅的故事,屆時台灣批踢踢網友開始喜歡在Hate板上戲稱,自己在家裡不出門很宅,或是那些整天上網的人根本是宅男,從這段時間開始便是「宅男」一詞開始在台灣大肆流行。
開始一段時間曾有人批評台灣人認知的宅男與日本的御宅族有差異,引發不少網路筆戰。但到最後台灣的「宅男」一詞已經和日本截然不同,而由於台灣網路多數為主流的現象,只要是那些在家裡常不出門、愛打線上遊戲、交不到女朋友同時只在動漫中愛慕異性、穿著邋遢、講話遲鈍可笑的人,不需要從御宅族原意去衍生,就會被自動且合理的歸類為宅男。
宅男不只出現在次文化的網路世界,許多媒體新聞也開始使用宅男一詞,例如2007年7月7日的新聞 就是寫道「23歲宅男上網到中風」,其實仔細看新聞內容,不過是一名研究生必須經常使用電腦,導致病變而已。
[编辑]印象
在台灣對於宅男、宅女的刻板印象
頭髮散亂或是油
衣著簡單很俗、不懂得要修邊幅
喜好玩電玩及觀賞動漫 (有時候特指十八禁或是萌系)
交不到女朋友,並且同時只在動漫中愛慕異性
講話不著邊際或沒什麼人際關係
有收集動漫商品或針對某些物品收藏的嗜好
有聆聽動漫相關音樂的偏好
整天窩在家內不出門
常用網路環境代替現實中的交友行為
常會被人冷落或排擠
上巴哈姆特以及其他動漫遊戲等網站
跑到特地區域嘲笑該區域的人為宅男
在台灣,宅男和原指的熱衷於次文化意思相差很遠,有人認為和大眾傳播媒體刻意炒作話題、新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