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全詩可分為那幾個部分? 各部分寫的是什麼?
本詩沒有分段,但就內容而言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車轔轔」至「哭聲直上干雲霄」。作者在這部分描述了征夫被迫出征時,家人送別的悲慘情景。
第二部分:由「道旁過者問行人」至「被驅不異犬與雞」。作者通過征夫的話,說出統治者征戰頻繁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第三部分:由「長者雖有問」至「天陰雨濕聲啾啾」。作者借征夫的話,抒發他對朝廷窮兵黷武的政策的悲憤控訴。
2. 全詩開首描寫了一個怎麼樣的畫面?
全詩的開首描寫征夫被送上戰場前與家人分別的悲慘場面,由「車轔轔」至「哭聲直上干雲霄」,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悲壯的送別圖。兵車隆隆,戰馬嘶鳴,出征的士兵腰插弓箭匆忙遠征。父母妻兒踉踉蹌蹌趕來送行,他們拉着親人的衣服,捶胸跺腳,哭聲震天。一個「走」字,將男女老少追趕征人那慌亂的腳步、奔跑的姿態完全狀寫出來。「牽衣」、「頓足」、「攔道」、「哭」這四個動作的勾勒,極為形象地表現出「耶孃妻子」悲痛欲絕的神態。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橫跨渭水的大橋都淹沒了。「哭聲直上干雲霄」誇張地刻寫哭聲之大,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迴盪。送行者與征夫都不忍分離,他們的哭聲直往上沖至雲霄。哭聲震耳欲聾,悲傷的氣氛令人為之心酸。
3. 詩中加插道旁過者與行人的對話,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
送行的場面之後,作者安排了一段道旁過者與行人的對話,作者以過路人的身分向其中一個征夫提問,其實這個征夫不但訴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也代表了所有被徵召的士卒向統治者提出控訴、指責。並直接傾訴他們鬱積在內心的憤懣,並且一針見血點出造成百姓妻離子散、田畝荒蕪、甚至葬身邊疆的禍根就是「點行頻」,把矛頭指向罪魁禍首唐玄宗。這幾年朝廷頻頻用兵,很多人十來歲就到邊疆防守,到了頭髮斑白還要調往河西開墾屯田。作者故意用征夫現身說法,說出自己的經歷,揭露戰爭帶來的禍害。這種手法加強對現實的控訴,也增加了真實感。這樣,詩句的控訴力量也會提高。假如由作者間接敘述戰爭的禍害,則會削弱詩歌的真實性,難以令讀者體會士兵的痛楚。
4. 行人為何說點行頻? 什麼是頻的具體表現?
由於唐玄宗為了開拓邊疆發動不義之戰,不惜用人民的性命和鮮血來滿足開拓邊疆的意慾,極為殘暴不仁。這是頻繁地徵兵根本原因,所以行人才向旁過者說點行頻。點行頻是全詩的詩眼,它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畝荒蕪的根源。接著以一個十五歲出征,四十歲還在戍邊的“行人”作例,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武皇”,是以漢喻唐,實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膽地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最高統治者,這是從心底迸發出來的激烈抗議,充分錶達了詩人怒不可遏的悲憤之情。
5. 綜合行人所言,戰爭給人民帶來了什麼苦況?
第二部分由「道旁過者問行人」至「被驅不異犬與雞」。作者在浩浩蕩蕩的出征隊伍中,抽寫一名士卒,通過一個過路人與該士卒的答問,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況一一描述出來。重點如下:
a. 出征頻、服役長:
「行人但云點行頻」說明了由於統治者開拓疆土,連年征戰,所以士兵出征的次數十分頻密。士兵們更要長期服役,從沒有得到休息,他們有的從十五歲起就被征召到北方防守黃河,直到四十歲還要到邊境屯田駐守;「去時里正與裹頭」,他們出征時年紀尚小,由里正替他們裹頭就表示已成年了,但得到回鄉時已滿頭白髮;「歸來頭白還戍邊」寫出他們的晚境還是悲慘的,白髮蒼蒼的年紀還要被徵調去戍守邊境,境況可憐!
b. 傷亡慘重:
士兵被徵召參戰,性命沒有得到保障,無數士兵戰死沙場,「邊庭流血成海水」刻寫了戰況的慘烈,也明點出許多士兵被犧牲了而致血流成河的情形。可惜君主還沒有停止開拓邊境的念頭,傷亡的數目恐怕仍會增加。這裏借漢武帝來指罵唐玄宗,對君主的連年征戰,不斷開疆拓土的野心,提出嚴厲的控訴。
c. 民生困苦:
戰事的頻仍,使許多壯丁被找去服役,農村在缺乏男子耕種的情況下,「千村萬落生荊杞」,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的破壞。縱使有健壯的婦女下田耕種,但氣力始終有限,還是改變不了這荒涼的景象,「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農村的經濟陷於崩潰,農作物失收,受苦的當然是農村的人民了。
d. 人命卑賤:士兵被徵召入伍,頑強抗敵,但還「被驅不異犬與雞」,如同雞犬一樣地被人軀趕,完全沒有尊嚴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