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殊怎樣使冷戰結束?】20分

2010-02-03 5:20 am
請問老布殊怎樣使冷戰結束?

  有沒有一些措施、外交政策或行動的例子?
  
  急須大量相關資料!感激不盡!

回答 (4)

2010-02-06 11:14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02020163213873395840.jpg
老布殊怎樣使冷戰結束
當然以美國當權者而言,朗勞列根促使冷戰結束實在功不可沒,也是歷史的見證,他在位期間主政對蘇聯等共產黨國家以強硬態度應付和發展其強大軍事力量,直至象徵東西方陣營冷戰的柏林圍牆於1989年因東德共黨政權崩解而倒榻,促成東西德統一,而東歐共產黨國家開始也逐漸步向民主化。這一切被視為是蘇聯崩解及東西方陣營冷戰結束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由1980年總統大選勝出後,被列根任名為副總統的老布殊之貢獻也不可扼殺的。在列根執政8年間,老布殊於內政和外交上鼎力相助為其獻策,受到列根總統的信賴和器重,被稱為“最好的副總統”。而且,當時列根於政策及措施上之取向,與後期老布殊任總統時,外交態度也不遑多讓及貫徹其原則便可引證此說法。


於1985年7月13日列根因健康問題需接受手術,老布殊期間接替了列根的工作,成為了代總統。這是美國歷來第一個副總統擔任暫代總統的職務。


1988年總統大選時,在列根的積極支持下參加總統競選,經過艱苦拚搏,擊敗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杜卡基斯,當選為美國第四十一任總統。執政4年,在外交上取得“顯著成績”:1989年5月,宣佈對蘇聯實行“超越遏制”戰略。12月,與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在馬爾他會晤。1990年5月31日至6月3日,與蘇聯就削減戰略性核武器、銷毀和不生產化學武器、監督和檢查地下核子試驗等有關軍備控制等問題達成協議,並與戈巴契夫簽署了該協議。1991年1月,在發表的國情咨文中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張。在一次總統演說中,老布殊就曾這樣說過以下一番話:“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與繁榮的世界裏,但我們可以幹得更好。世界需要自由,需要自由的價值吹遍全世界;獨裁極權將走向末路,就像枯葉一樣從古樹上掉下來。一個強調自由的國家即將會採取行動,去迎接這個新世代的來臨。”促使蘇聯、東歐發生演變,脫離社會主義制度,德國統一,冷戰結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老布殊堅決主張由聯合國出兵干涉,親自參與並指揮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打贏了海灣戰爭。

整體而言,由老殊殊任副總統至當美國總統其間,對結束冷戰之措施及政策,他的參予及決策也是有跡可尋的!
參考: I/E+ME
2010-02-07 5:39 am
唔好意思......
我想投02......
唔小心~~
請原諒...
sorry..
2010-02-06 6:47 am
東西方陣營冷戰的結束

以美國及蘇聯為首的東西方陣營的冷戰到了1980年代有了極大的變化,198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由共和黨籍的雷根(Ronald Reagan)擊敗了尋求連任的民主黨籍總統卡特。雷根總統以保守反共著稱,在出任總統前當過演員及工會領導人,也當過加州州長,主張美國必須擁有強大的國防力量才能和共黨國家抗衡。他並在1984年連任成功,因此在八年總統任內,美國的軍事預算大幅成長,也確實讓美國擁有更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但雷根也因此飽受國內外反對的批評。

由於美蘇兩國在冷戰期間不管是在傳統武器或核子武器方面似乎在進行一場永無止境的軍備競賽。在核武方面,一般認為美蘇兩國擁有的核武足以摧毀好幾個地球,因此擔心美蘇兩國直接的軍事衝突可能會提升到使用核武的危機。由於美蘇兩國都擁有足以摧毀對方的核武力量,美蘇核武大戰的結果必將造成全球的核子浩劫。

也因此美蘇兩國在冷戰期間雖曾在東南亞、非洲等地進行一些「代理人」的區域軍事衝突,意即由美蘇各自的友邦所進行的有限戰爭,卻未發生過直接的軍事衝突。可見美蘇兩國也都相當謹慎處理兩國在世界各地競逐而產生的問題,使之不致於演變成為兩國的直接衝突,這種在冷戰期間兩國在核武浩劫之陰影下所維持的和平,一般稱為美蘇之間的「恐怖平衡」。

雷根主張以強硬的態度對付共黨國家,認為即使是要和共黨國家談判也必須自己先擁有實力。雷根在1983年的一次演講中,甚至稱蘇聯為「邪惡帝國」(evil empire)與現任的美國總統布希稱一些國家例如北韓、伊拉克與伊朗等為「邪惡軸心」(axis of evil),視這類國家威脅美國人民自由與民主生活方式頗有相通之處。兩人所代表的是共和黨傳統的保守主義精神及價值。雷根這種在世界各地推展自由的信念及作法被稱為「雷根主義」。

雷根個人對台灣相當支持,他在加州州長任內曾經以尼克森總統特使的身分於1971年10月訪問台灣。1980年美國總統大選時,雷根甚至曾主張美國應該恢復與國民黨政府的邦交關係,然而,國民黨政府並沒有在這位以反共著稱的美國總統任內,在對美關係或在國際外交上取得任何突破性的發展。反而是雷根在其任內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影響美國軍售台灣的聯合公報。

中美雙方於1982年8月17日於上海簽署的聯合公報,一般又稱「八一七公報」或「八一七上海公報」。該公報中主要提到,美國政府聲明不會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同時美國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也將不會超過美中建交後所供應的水平。美國也準備逐步減少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尋求此一問題的最終解決。

中國雖然一再抗議美國政府沒有遵守「八一七公報」有關減少軍售台灣的承諾,而繼續出售武器和軍備給台灣,但是中國刻意忽略公報中所提,美國政府理解並欣賞中國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之政策的相關前提。「八一七公報」似乎並沒有影響到日後美國出售武器給台灣,事實上,美國政府根據「台灣關係法」也有出售防禦性武器給台灣的義務。

象徵東西方陣營冷戰的柏林圍牆於1989年11月因東德共黨政權的逐漸崩解而倒榻,促成東西德的自然統一。東歐共黨國家也逐步邁向民主化。冷戰期間代表西方勢力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及代表共黨勢力的華沙公約組織(The Warsaw Pact),雙方代表參加於1990年11月在巴黎舉行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CSCE),雙方協議不再視對方為敵手並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東西方陣營的軍事冷戰正式落幕。

其後華沙公約組織於1991年正式解散,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非但沒有瓦解反而更擴充成員,成為維持歐洲和平與安全的一股軍事力量,許多東歐以前的共黨國家如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國都相繼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85年,戈巴契夫出任蘇聯共產黨的總書記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戈巴契夫也是蘇共有史以來難得一見的年輕一代的領導人。戈巴契夫所推動的經濟開放及政治制度改革等政策,及反對對東歐共黨國家的「去共化」動用武力鎮壓,被認為是蘇聯共產黨政權瓦解的主因。

蘇聯最大共和國俄羅斯之民選總統葉爾辛不聽命於莫斯科的共產黨中央也是導至蘇聯於1991年崩解的主因之一。此外,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在聯合國的席位,原蘇聯內的其他14個共和國紛紛獨立並加入聯合國,後有11國加入俄羅斯籌組的「獨立國家國協」 ,以平等國家的地位促成經貿方面的整合。目前全世界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國家僅剩中國、越南、北韓、寮國及古巴。雷根主政期間對蘇聯強硬的態度及發展強大的軍事力量,被認為是蘇聯崩解及東西方陣營冷戰結束的主要原因。
參考: Google大神
2010-02-06 5:24 am
只係用口!!!!!!!!!!!!!!


收錄日期: 2021-04-16 12:15: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202000051KK016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