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對後世有咩影響和值得欣賞的地方係邊?

2010-01-30 9:43 pm
孫中山對後世有咩影響和值得欣賞的地方係邊?

回答 (2)

2010-02-02 1:58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01300075013873387520.jpg
孫中山對後世的影響和值得欣賞的地方
孫中山是近代歷史上的偉人,地位崇高,深受中國人敬仰,成就非凡,對於近代中國有深遠的影響,世人稱他為革命先行者、世紀偉人及國父,以下是他地位崇高的原因。


  首先,他是中國革命先行者,他建構了革命的理論,令到革命思想得以形成。而且他籌組革命組織以及籌集革命經費,令到革命事業可更有組織及計劃去進行。他發動了多次革命,其中以廣州起義及黃花崗之役最為人所知,不過廣州起義及黃花崗之役都是失敗收場。他亦是負責策劃革命的中心人物,廣州起義雖失敗,但他仍繼續推動革命,可見他懷著的雄心壯志及行誼理想的偉大。他在革命事業上令到人看到他的理想和抱負,以及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令後世的人心生敬仰,歷史地位舉足輕重。


  其次,成功推翻滿清,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時代以及統計了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他雖沒有親自率領革命黨人發動辛亥革命,但他是負責領導和指揮的負責人,掌管整個行動,而沒有他的領導的話,或許辛亥革命不會成功,甚至不會出現,因為他的不屈不撓、屢敗屢戰,使到革命得以成功,將帝制結束和推翻滿清,令到中國人民不再受專制獨裁主義支配,得到一個自由的機會,因此辛亥革命的成功,是標誌著他對中國的貢獻,顯示著他崇高的地位。


  在民初時期,袁世凱當國,由於他罷免多個南方督撫,例李烈鈞,黃興和胡漢民等,以及暗殺宋教仁,孫中山眼見如此,即主張起兵反抗,史稱「二次革命」,但失敗收場,孫中山等人流亡海外,但後來亦在護國之役成功討袁世凱,不過後來軍閥亦出現,雖然被人排擠,亦聲討軍閥,實行聯俄容共,建立黃埔軍校,而且在1925年準備北伐,到死時仍不忘辰北伐。他對民初袁世凱軍閥的聲討,力求促使政治新秩序,這精神及毅力是無人能及的,他為了中國,為了中國能共和的理想,貢獻一切,是令人尊敬的。


  最後,孫中山在革命事業,聲討軍閥,成功結束帝制這些功德,使到中國人民深感他的偉大,尊稱他國父、世紀偉人及革命先行者,就是因他那堅毅的實現理想的精神,令人又敬又愛,貢獻亦甚大,所以孫中山的歷史地位是崇高的。
參考: me
2010-01-30 11:36 pm
評價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中華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於孫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高等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英文、日語,有醫生資歷,在中國內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孫中山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去世後,蔣中正領導他創建的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在名義上完成中國的統一。由於當時參與革命的主要領導人物,特別是蔣中正、汪兆銘(汪精衛)兩人,均為孫培育出來的領導人物,故當時的國民政府當以孫為最高的精神領袖,並推舉三民主義為治國的最高指導。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孫成為蔣中正之外,凝聚全國向心力的象徵人物之一。國民政府與旗下將領也往往以「保障孫總理的革命成果」為號召,鼓動人民建設和將士作戰。因此到戰爭中後期,孫中山很自然被推舉為中華民國國父。
對於孫中山的歷史貢獻分析,主要是認為孫中山的確是近代倡導共和革命,成功組織成分複雜的各種反滿勢力,並注入西方現代政治理論與憲政思想成分的領導人。而孫中山雖亦重視掌握領袖權力,但較具理想色彩,較能為制度建設之需要而放棄政治資源。孫中山雖倡導武力推翻滿清君主專制,武力弭平軍閥割據,但使用之手段較為溫和,善後措施較為寬容,不採徹底剷除之作法,與蔣中正或毛澤東等強調組織紀律而嚴厲懲處反對者不同。
孫中山亦為中國政治經濟現代化之重要階段性人物。孫中山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
清末的革命團體普遍只有鬆散的組織,多數革命起義事實上並非直接由孫中山所領導,而是由黃興籌劃與統帥,時人也多將孫中山、黃克強兩人並稱「孫黃」。至於革命黨內,認同黃為實際領導革命的黨人也不在少數。可惜的是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後,黃的人馬被逐漸排除在中國國民黨之外,黃的貢獻則長期遭到忽視,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兩岸三地重視。孫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執以致與同志反目。例如同盟會時代之章太炎、中華革命黨時之黃興,皆曾為孫之股肱,而後來反目不相往來。此外,孫對革命的奉獻也許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說般遠遠超過其他革命人士的貢獻。但不可否認孫中山在倡導革命思想,組織、領導革命團體都是處於領導者的地位。孫中山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犧牲與貢獻也為多數人所認同,只是有些人認為他不應該被稱為國父。
[編輯] 違背三民主義的負面評價
孫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義亦遭到一些負面評價。一些人認為,孫中山在民國建立以後,有多次作為未能貫徹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以下列事例。

二次革命時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國出現分裂。當時宋教仁案未有證據證明是袁世凱指使,袁世凱,黃興也力主有司法途徑解決。惟孫文一口咬定袁世凱為元凶,指非用武力不可,從此開展了民國多次內戰的先河;
護法戰爭時召開非常國會的合法性;
組織中華革命黨採行秘密會黨形式,皆存在曲解、損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現[註 13]。 [編輯] 主張出賣中國國土及權益

另有一些研究認為孫中山對日本的態度有權宜投機的嫌疑。孫中山為換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張把中國東北,也就是滿族發源地——滿洲,讓給日本。此種看法與內地十八省「驅除韃虜」後放棄滿蒙西藏的情緒相契(革命黨在長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幟即為十八星旗)。然而此類主張在辛亥革命前後的革命組織中相當普通。
1915年,袁世凱圖謀在全國復辟帝制,日本駐華公使便向中國政府提出著名的「二十一條」。袁世凱不願接受,又不敢拒絕,有意讓秘書把這事放出去,讓國際組織出面干涉。然而各國政府無力管這事,海外留學生又把這事回傳到國內,舉國上下一片譁然震驚。孫中山看到機會來了,便於當年3月14日密函日本外務部政務司長小池張造,提議只要日本政府推翻袁世凱政府,由他上臺當大總統,一切好說話。為恐日本政府不肯,他在提議中所立的惠策超過了「二十一條」。在這之前的一年,也就是1914年5月11日,孫中山已密函日本政府一個叫大隈的官員(首相大隈重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時孫中山落荒在外,大隈對他的空頭支票不感興趣。[25]
孫中山革命時期曾頗受日本友人資助,流亡時也曾避居日本帝國。建立共和後企圖推動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亞洲主義,成為日本大東亞戰爭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戰略後來不受日本日趨激進的擴張派勢力歡迎,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15: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130000051KK0075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