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997年鄧小平能到回歸後的香港走一走,看一看,他會有何

2010-01-26 8:29 am
如果1997年鄧小平能到回歸後的香港走一走,看一看,他會有何感受和說甚麼?對往後的內地和香港發展有甚麼影響?

回答 (1)

2010-01-27 1:29 am
✔ 最佳答案
小平多次講,香港回歸後我哪怕坐輪椅也要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1992年初春,鄧小平南巡到深圳,周南特地從香港趕去拜見他,向他表示:“香港同胞都熱切期待著你老人家在1997年到香港走走看看,和大家一同慶祝回歸。”鄧小平連連說:“好,好,還要繼續奮鬥呀!”“沒想到在距離香港回歸只有幾個月的時候,他老人家突然與世長辭了。如果能多活一兩年,親眼目睹香港回歸的盛況,那就更圓滿了。”周南滿臉的哀傷和遺憾……

曾經有人對此評論說:“(鄧小平)別說不抽煙,只要早戒幾年,他就可以到回歸後的香港走一走、看一看了。”但極為可惜的是,1997年2月19日,距香港回歸祖國僅僅131天之際,他竟因患帕金森氏綜合徵溘然長逝,只活了93歲。 平生的愿望终于没有实现,成了永远不能弥补的遗憾。平生的願望終於沒有實現,成了永遠不能彌補的遺憾。

1997年6月30日午夜,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嘉賓席上的周南仰視著五星紅旗,聆聽著國歌,十分激動……

“今天香港良好的局面來之不易,值得珍惜!"一國兩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大家還要繼續奮鬥! " 我估計他會這麼說...

其實早在1995年6月,香港回歸之際,《財富》周刊的一篇報道,曾經在世界上引起震動,在封面上,是大大的幾個字: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Kong)。 4年后的5月9日,《財富》雜志選擇在香港舉辦全球財富論壇,編輯總監考爾文在新聞發布會上尷尬地說,“預言並沒有發生,那是一個錯誤。”

如果能看到這戲劇性的一幕,鄧小平或許會心一笑。他最關心的也是這個問題,經他手創的一國兩制,在香港回歸后落實得怎麼樣?香港的明天是否會因此而更美好?

“香港之死”涉及的是大量港人移民海外現象、法制與立法局選舉制度等,表述香港前途暗淡。一般認為,該文代表了西方對香港回歸后的普遍看法。然而,讓人意外的是,九七之后沖擊香港的,是經濟而非政治問題———剛剛回歸的香港,喘息未定,就迎頭遇上“亞洲金融危機”。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狙擊戰,港府終於擊退了“金融大鱷”索羅斯,渡過了危機。

2000年,香港經濟增幅高達10.5%,是13年來香港的最高增長率。以總量計算,2000年香港創造的貨物和服務已超過了1997年金融風暴前的水平。

一個富有戲劇性的結尾是,2001年5月8日的《財富》論壇年會開幕晚宴上,一位觀察仔細的記者發現,會場的席號中沒有任何與“四”有關的數字,即沒有第4席、第14席、第24席、第34席、第40席……美國人知道港人對“4”的忌諱,會場沒有“4”。《財富》雜志是在對外宣布:香港沒有“死”。當年策劃“香港已死”封面專題的編輯總監GEOFFREYCOLVIN,在回答記者“如果現在《財富》為香港做一個封面專題,你怎麼形容香港”時,他思考良久,最后的答案是“活力(Vitality)之都”。

2003年6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港,他給香港回歸六周年帶來了一份禮物———《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按照安排,從2004年后,273個稅目、4000多種香港產品,將可以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在去年醞釀、今年成局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香港將會發揮包括金融、物流、旅游資源、專業服務等多個領域的優勢,充當區內高增值服務中心,帶動區內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

到2004年,香港連續七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也是香港第10次獲得此一殊榮。此時,曾站在皇崗口岸,依依不舍凝望香港的鄧小平,已逝世7年......

對於“一國兩制”的實施來說,經濟指標隻是結果,而政治體制的建構,才是考驗這一制度的試金石。這場圍繞政治體制的拉鋸戰,起於20年多年前,延綿至今,其中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當下仍是一個舉世關注的焦點。


2010-01-26 17:32:17 補充:
沒有到回歸后的香港去走一走、看一看,無疑是鄧小平的遺憾。但他更大的遺憾,應該是台灣。面對日益膨脹的“台獨”勢力,中央政府屢次發出警告:盡最大努力和平解決,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台灣有識之士認為,“一國兩制”是台灣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心願,誰也阻擋不了的。
參考: various


收錄日期: 2021-04-11 17:20: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126000051KK000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