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漢劍」有否專屬套路?

2010-01-06 1:12 am
我所見到的中國劍大致有兩、三種樣式:
1.漢劍,漢朝或先秦時代,劍格(護手)方扁而短小的樣子。
2.越王勾踐的那種劍,劍格是圓盤狀的,也略為短小簡約。
3.打「錕鋙劍」用的那種,現在比較常見,劍格寬大。

以前學過一點錕鋙劍,右手拿法是用食指貼扣劍格,其餘四指握住劍柄。
不過既然漢劍的劍格那樣小,造型不同會不會是用法不同之故?
於是開始想,漢劍是否有不同的練法,是否有不同的專屬套路?
用漢劍是不是不適合打錕鋙劍、巨闕劍或太極劍等套路?

懇請見識淵博的各位,幫小弟開開眼界。
更新1:

小弟何以如此在意漢劍的用法區別? 因為有把心儀許久的漢劍想買下來珍藏。 可是,有這把劍卻不知如何用,或是用錯方法, 豈不滑稽? 總覺得懂得用,才好意思買。

更新2:

也許我該先考慮腕力,再考慮所學武技, 然後再考慮買不買。

更新3:

回Autumn Leaves: 我所學過的握劍法,確是將右食指貼於劍格上,不過手指不會超出劍格的涵蓋面積。 我也好奇了很久:多伸一根手指會不會有被削到的危險; 還是說利用食指壓住劍格,以輔助手腕施力(手腕、食指互為支點與力臂)?

更新4:

個人比較偏好長一點的劍,若是大一點、重一些,劈起來更有分量感當然更好。 或許有點不自量力,有想過使用沉重的雙手劍來練打單手劍套路。 可想到手法靈活性的時候,又開始猶豫了。

回答 (4)

2010-01-06 3:37 am
✔ 最佳答案
中國刀劍歷代演進
每個時期的形貌風格都不同
先秦青銅劍
漢代鐵劍環刀
唐劍宋劍明劍清劍
各有特色

現在一般所見的武術練習用劍或者龍泉劍
多半是以清劍形制為主

坊間一般所謂漢劍
是以現代工藝仿造漢見復古外型
與考古上的漢劍還是有差別的
這些漢劍多數造為雙手圓柄
基本上可以用雙手劍的套路來練習

近來最著名的雙手劍名家
就是少林寺中演王仁則七劍電視版演傅青主李亞鵬版笑傲演風清揚黃曉明版神 雕演東邪的大陸著名武術演員
于承惠老先生
他的完整套路示範在youtube及優酷上可以搜尋得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MzEyNDA=.html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1421385o1p22.html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421385.htm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uNr5LLWzt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2zp9q0Dwcc



另外往上也可以找到雙手劍的競賽套路
以及一些傳統與非傳統的螳螂雙手劍
比如雙手柳葉劈刺等等

之所以建議當雙手劍來練
是因為漢劍一般作得較長
而這些剛質硬劍的份量又比一般數數練習用的軟劍響劍沉得多
單手要使動且運轉輕靈符合劍道
得要有過人的腕力


另外
真要考究
漢代的武術是不講套路的
以劍術來說
練的是各種劍點
就是劍法著勢的單招單練或對拆

從項莊舞劍到公孫大娘的劍器舞
可見股人事喜歡舞劍自娛娛人或抒發心緒鍛練體力的
但舞劍或曰劍舞畢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武術套路

目前武術界所流傳的傳統套路
多半不出明清的範疇
即便託言古人所創
也頂多止於宋代

由此大約可以草草下個結論
漢劍
沒有套路......

2010-01-06 17:56:01 補充:
建議你問自己的劍術老師吧
若沒老師
就找一位先...

2010-01-07 09:04:18 補充:
電影赤壁之前
坊間流行地漢劍是以下這種健身狹長的形制

http://tw.bid.yimg.com/ac/35/b2/d43153134-ac-2710xf9x0599x0328-m.jpg
http://tw.bid.yimg.com/ac/ab/cf/b49567765-ac-0469xf3x0540x0440-m.jpg

赤壁之後
則又出現了這種劍身寬厚形似青銅劍的早期漢劍劍形

這兩種劍形不同
練法用法當然也不同

不知你看中的較接近那一種

2010-01-07 09:10:21 補充:
另外
食指扣在劍格?
是說食指伸出跨過劍格
扣在劍格上方接近劍刃底部
而非劍格下方的劍柄上嗎?

要知道劍格又叫護手
就是要保護自己的手指手掌
避免被敵刃所傷
如果這麼握劍
不是把食指曝露在劍格之外?

不過這種握劍法在大陸的劍術套路競賽運動員中
到是實有所見......

2010-01-07 09:22:14 補充:
樓下的空谷大大說到一個重點
實際上手看看
順手可用就可行

不過以這些漢劍的重量來說
單手舞花恐怕並不實際
尤其是寬厚版的
他的用法與後來漸趨輕巧
著重點刺削抹等巧腕的手法不同
反而比較像明清戰場重劍較重視劈擊的路子接近

這種古流劍術
不能說失傳
但一般並不多見就是了...

2010-01-07 09:24:54 補充:
關於歷代劍形的知識
跟您推薦大陸著名的古兵收藏家
皇甫江先生的中國刀劍一書
可以參考

2010-01-07 17:48:49 補充:
雖然一般劍術有許多以截腕為目的的劍點
也沒聽過專取手指的著勢
但曝露在劍格之上
總是增加了一些受傷的機率
生手胡劈亂砍固然也機會碰巧擊中手指
在纏劍攪劍黏劍的過成中
更是多了手指被削的可能

當然
不考慮實際應用
在套路練習時
食指扣在劍格上
的確可以輔助腕力之不足
使劍耍起來更迅捷有力劍點分明

2010-01-07 17:51:35 補充:
古人練兵器也有練重用輕的說法
你要用重劍練習單手劍套路
也沒啥不可
楊過只剩一隻左手不是照樣把幾十斤重的玄鐵劍耍的虎虎生風
ㄏㄏ

但要先弄清楚這麼練得目的是啥
有何好處
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
別弄傷了自己的手腕手肘或其他地方...

2010-01-08 00:16:24 補充:
不知空谷大大練過哪幾種劍法
所用的劍尺寸份量幾何?

您引荊軻為例
我也以荊軻來說吧
荊軻自謂非劈刺之士
意思是他以國士自許
並不把自己當劍客
劈刺二字
劈在前刺在後是有原因的

您看您所貼的勾踐劍
這樣的份量的劍
您以為也是劍走輕靈的路子嗎?
所謂刀如猛虎劍如飛鳳槍若遊龍
或者劍走青刀走黑等武術諺語
多半是晚近生成
至少不會是秦漢時既有的說法

一般武術練習用劍
刃長多在70到90釐米間
重量輕於800克
比如不鏽鋼凸脊軟刃的龍泉劍
平均大概是600克
正好是一台斤
以市斤來說則是一斤二兩
而且重心配置多在近護手處十公分左右
便於手腕的輕鬆揮灑
更別提一些響劍
有的重量更在400克上下

2010-01-08 00:41:46 補充:
以硬劍來說
一般單手硬劍
不含鞘重量可以從800克到一千三四百克
除非真是手工精鍛
有刃身向劍尖處逐漸收窄變薄的設計
才能以犧牲劍鋒強度的方式取得如練習用軟劍的優良重心
不然一般的硬劍重心多半落在劍身含柄的後三分之一左右
這樣的重量與重心位置
要流暢的單手持劍作套路動作練習
恐怕就會產生一定負擔

若是先秦青銅劍或雙手重劍呢
重量恐怕是更重的
要用這樣的劍去做出靈巧的以腕運劍
去符合劍走輕靈的說法
我自認力有未逮

楊過的重劍
我沒見過
保守算他個二十斤
就當十公斤吧
要我單手持平我都做不來
大概也只有在海潮中練出的怪力
可以舉重若輕
以重劍使出巧女紉針般綿密靈巧的劍法

2010-01-08 00:41:54 補充:
明清的戰場重劍
有許多是劍身寬厚而劍尖圓頭無鋒
專門用來劈斬重擊的
這樣的劍
不虎虎生風的劈砍
恐怕連皮甲都砍不過

在漢代的環首刀出現之前
劍是戰場上的短兵主流
不論劈刺
恐怕也都得虎虎生風吧
看當時的劍形
不負責的推論一下
多半也涵蓋部份後世的刀法在劍法中
畢竟
環刀也是在他之後才成型的

戰場用劍不論規格尺寸重量
以及運用方式
與江湖用劍
士紳配劍
禮儀用劍
或現代的武術用劍
都是有所區別的

2010-01-08 00:57:32 補充:

夜....深...沉...

該睡了
週末該找人來對幾劍殺幾刀了
呵呵

2010-01-08 16:17:37 補充:
哎呀
空谷大大您客氣了
您說的本是近代劍術的正理呀

小殺兄

西洋劍術也是不斷演進的
您看西洋劍的比賽
銳劍鈍劍軍刀的
哪樣不輕盈呢

至於中國劍變得狡猾了這個說法
我想可從劍器形制與應敵技巧二者的演變來說

漢代以後
由於雙刃的劍的鑄造比單刃的刀費時耗功
對使用技巧的要求也比刀還高
在耐用度與馬上衝鋒擊殺的效果明顯不如刀
(這點恐怕還是跟匈奴人學的)
劍逐漸退出戰場
除了將領的配劍外
(到了清代連將領多佩刀了)
僅少數軍種以劍配屬士兵

2010-01-08 16:54:23 補充:
漢代直身厚脊單刃的環首直刀一出
立刻成了戰場短兵的主流
直到唐代的橫刀出現取代為止

唐刀終結了環首刀近千年的戰場宰制地位
促成了日後日本刀工藝的興起
而唐劍也在劍格劍手上改變了周劍以來的傳統設計
加大的雲頭劍首與橫出的劍格擋手
改變了前幾代類似環首刀的劍形
奠定了日後宋明清劍的雛型
唐劍基本上仍是狹長尖鋒為主
宋劍則較短而厚重
明劍中常見厚脊闊刃前後等寬劍尖呈鈍角或弧形利於劈砍得戰場用劍
與劍身狹長收窄劍鋒銳利以刺削為主的清劍不同

2010-01-08 16:54:29 補充:
由整個劍形演進的過程
大約可知
今人所習劍術
多半是以清代劍形為主
這種劍形沿用至今

實戰用的刀劍法在明代曾遭遇倭刀與其刀法的檢驗
而有俞大猷戚繼光茅元儀等整理考救在當時幾已失傳的刀劍法
如今練劍健身自娛者多
不怕苦痛流汗流血
願意去研究劍法真諦的
就靠我輩武癡了...

2010-01-08 17:27:40 補充:
漢以後歷代軍用短兵以刀為犖犖其大者
當中到是有個例外
元代
蒙古兵鋒所指
橫跨歐亞大陸
吸納各種族的士兵與兵器在內
其軍械之精彩複雜不在話下
而其中士兵配劍的比例竟不在配刀之下

不過其配劍多半部屬於中國式的劍形
而是中亞西亞乃至歐陸的劍形
可以想像電影神鬼戰士羅素克落手持羅馬短劍的造型
呵呵

以上僅供大家參考
2010-01-08 6:40 pm
「劍走輕盈」的確是中國劍的一大特色呢!
看到有些圖鑑上記載,歐洲許多巨大的劍,用起來像是大刀一樣;
追求厚重的質量配合怪力以劈開護甲,這種比較原始一點戰術,
或許也在中國出現過吧?
只是經驗累積下來,中國劍變得狡猾多了。
2010-01-07 8:00 am
荊卿好讀書、擊劍,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荊軻遊於邯鄲,魯句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魯句踐已聞荊軻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為非人也。」
圖窮匕現,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負劍,遂拔以擊荊軻...
http://www.wuyitang.com/baike/uploads/200912/1260777767VDIaCYWD.gif
「句踐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
「秦王劍」據説劍長三尺六寸(該是110多厘米了吧),所以要負劍才拔的出來...
「荊軻的匕首」就是不到一尺的短劍了...

1漢劍刃720MM長960MM


圖片參考:http://www.wuyitang.com/attachment/201001/6/38_1262777278ggZG.jpg

2勾踐劍通高才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


圖片參考:http://www.wuyitang.com/attachment/200912/27/38_1261906798n1gm.jpg

3『雙龍抱柱』昆吾劍護手雙角上翹,可架來劍免傷及握劍之手。


圖片參考:http://www.wuyitang.com/attachment/201001/6/38_1262777279BF32.jpg

以此推論...
不同的劍器和不同的人物就該有不同的練法,及有不同的專屬劍法(據說還沒發展到套路的了)...

當然也有例外...
我就是刀、劍都是用「羽毛球拍子」學的和練的...
好處就是被欺負了就拿著「羽毛球拍子」左掄劈右掄劈的、也許真可嚇唬一下對手、也不會違法啦...

但習慣了用食指扣劍格,就好像有點麻煩了...
其實我想可以提劍在手掂掂份量、如趁(稱)手的、耍個劍花、雲個雪花蓋頂、來幾招習慣性的點也好、刺也好、劈也好...如果感覺得好就是好...不順手就不好...
比如我用「羽毛球拍子」練刀法就很順手的樣子...
但用來練劍法真的連自己都會生氣...

2010-01-07 23:24:07 補充:
唉...
虎虎生風...?
「刀如撥風、劍若遊龍!」

也許...
也許各有專屬...莫問因由...
但老人家取笑了我好幾年了...

刀走剛陽、劍走陰柔...
老人家說...
...

欲說還休...
也不知從何說起...
劍走輕盈皆是鋒...
豈能如頑鐵般力劈...

2010-01-08 13:52:46 補充:
回Autumn Leaves大大的話...
只跟老人家學了一點點「太極劍」和「初級劍術」...
用的是較重的「古劍」...
(鏽跡斑斑的普通舊龍泉、是老人家送的、也不好意思說是舊劍破劍甚麼的...)

並沒有常練...
所以見笑了...
2010-01-06 1:46 am
其實只要是劍法
都可以練吧
劍刃劍身的長短不是重點
而是你自己的要習慣
懂得拿捏劍招的攻守距離就夠了
不然練一門劍法就要特別打造一把劍
那麼現在傳世的明劍也不會這麼少了
你說的漢劍型制
我想只有飛龍驚虹劍不是很順手
該劍法有拋接的動作
漢劍看起來不是那麼適合拋接


收錄日期: 2021-04-30 14:09: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105000015KK047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