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六四事件,是於 1989年的夏天,由北京學生和知識分子、北京市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起的一場抗議示威活動。隨着事件發展,在全中國大陸都發生了類似的學生抗議運動。最終,以北京戒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京,驅散抗議示威人士而結束。同年,世界其他主要的社會主義國家也頻繁出現政治動蕩。
胡耀邦的逝世成為了這次抗議示威的導火線,北京各大高校學生為胡耀邦舉行的悼念活動在數日內迅速演變成大規模的抗議示威。在胡耀邦的追悼會當日,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群有數萬之多。儘管缺乏一致的目標和統一的領導,但抗議群眾普遍反對政府中存在的權威主義並提出了經濟改革與政治民主化的訴求。除了出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的抗議人群,全國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抗議示威活動從4月15日開始至6月4日結束,共持續了七周時間。中國政府為結束示威活動,動用了軍隊驅散人群並引發了軍民衝突,造成部份傷亡。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是:241人死亡(包括士兵),7000多人受傷; 但中國紅十字會和一些學生組織報告稱有2000至3000人死亡。驅散結束後,政府展開了一系列打擊活動,包括抓捕此次事件的相關人士,驅散全國各地的抗議示威,限制外國新聞社的採訪活動,控制國內媒體的報道。很多曾公開對抗議群眾表示理解和同情的黨內人士遭到了批評,包括趙紫陽在內的一些高級官員遭到了軟禁。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7/70/Tiananmensquare.jpg/222px-Tiananmensquare.jpg
普遍使用的名稱還有「天安門事件」。「六四事件」尤指在1989年6月3日晚至6月4日凌晨發生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清場及軍民流血衝突事件,清場過程被一些所謂民運人士稱為「天安門大屠殺」、「血洗京城」、「血洗北京」、「六四血案」、「六四屠城」等等。而「八九學運」、「八九民運」則統稱由1989年4月至6月發生的整個學生運動,也稱為「六四學運」、「六四民運」、「六四運動」等。中國大陸政府起初對此運動定調為「反革命暴亂」、「動亂」,後稱之為「六四風波」、「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
1989年4月, 中共中央總書記、改革派領袖胡耀邦突然逝世。 當時北京各大高校學生發起悼念活動,數日內迅速演變成大規模的遊行,學生除了要求中共中央肯定胡耀邦「民主、自由、寬鬆、和諧」的觀點,亦提出反貪污,反官倒、解放報禁、增加教育撥款、並提出民主選舉部分領導人等要求。
中共中央初期對處理學潮並未取得一致看法,一方面《人民日報》在1989年4月26日發表四二六社論,將學潮定性為「資産階級自由化動亂」,引發學生極強烈迴響,號召更多學生返回廣場,但另一方面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在5月4日發表五四談話,肯定學生熱情,紓緩學生的不滿。
5月13日學生發起絕食,學生情況廣受報道,學運終於演變成全國各界大示威,中共領導層的矛盾亦日益突顯,最終趙紫陽及胡啟立等中共開明派領導人下台,北京實施戒嚴,解放軍集結市郊。
6月3日夜間至6月4日凌晨,解放軍開進北京城,與民眾爆發嚴重流血衝突,抗議活動隨鎮壓而結束,但餘波未了。事後,全國展開大規模緝捕行動,趙紫陽所代表的開明派倒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形象受重挫,歐美多國向中國大陸實施不同程度制裁。中國大陸改革陷入困局,這種情況直到鄧小平南巡和安排新一屆領導上台才有所緩解,但終究未能消除派系矛盾,中國大陸短暫的自由氣氛隨之消失,政治改革停滯不前,自此中央加強對傳媒、以至後來的互聯網規管;事件亦在香港等地引發連串政治效應。
學運起端於對4月15日病逝的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悼念活動,學生透過悼念表達對社會各種弊端的不滿,並隨着民眾對反官倒、反腐敗、自由、民主的呼聲高漲,學潮最終漫延全國。期間北京城區實施戒嚴,但未能完全平息民間抗議,在各派系互相角力下。1989年6月3日晚,中共中央最終出動解放軍進行驅散,並與北京群眾發生衝突。
事後,中國政府繼續抓捕這次事件的有關人士,包括學生、工人、知識分子及與軍隊正面衝突的群眾。大批民運人士開始流亡海外,至今都未能回國;一部分普通參與者被抓捕及監禁、判處死刑,主要是因為燒軍車,裝甲車,殺死解放軍。由於各種信息亦真亦假,政府從此長期封鎖有關信息,以免造成思想和政局上的混亂。但正由於長期的信息封鎖,六四事件令一定數量的中國民眾及國家對中國大陸政府的負面形象日益加深,以致相當部分人對該政府甚為不滿,處處與之為敵,中國領導人出訪時經常受示威人士抗議。至今,各方對六四事件的看法沒有取得根本性的一致,尖銳的爭議仍然存在。
更多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85%AD%E5%9B%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