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簡稱考評局,英文: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HKEAA),前稱香港考試局,是香港專責安排及統籌考試的部門。香港考試局於1977年5月成立,並於同年8月1日開始執行其法定任務。考試局成立初期,財政來源主要來自政府,及至1981年起,考試局才正式成為財政獨立及自負盈虧的獨立法定機構。為更有效反映考試局的角色及工作,考試局於2002年7月正式易名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以顯示其除了繼續主辦原有的考試外,亦十分重視推行促進學習的評核工作。現任考評局的主席是吳克儉(Eddie Ng),秘書長是張永明博士(Dr. Francis Cheung)。
歷史與發展
由1978年起,香港考試局負責舉行每年一次的香港中學會考(HKCEE)。考試局又於1979年開始接辦香港中文大學入學資格考試,並易名為香港高等程度會考(已於1992年停辦);及至1980年該局更接辦香港大學高級程度會考,並易名為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每年報考這兩個公開考試的人數合共超過十萬人。
除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外,考評局亦為小學及初中舉辦「基本能力評估」。考評局於2004年首次為全港小三舉辦全港性系統評估,並於2005年推展至小六,及至於2006年,更將評估推展至中三。
因應高中將於2009年起改為3年學制,香港考試局將於2012年舉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取代現有的兩個公開考試—香港中學會考和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而考評局將於2010年舉辦最後一次的香港中學會考及2012年舉辦最後一次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但為配合重讀生的需要,考評局已承諾會因應有意重考生的人數,於2011年為重讀生安排重考個別香港中學會考科目;2013年則為安排重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而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考評局近年開始引入一系列嶄新及先進的資訊科技,包括網上評卷系統,並於2007年成功正式於香港中學會考的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採用此系統評卷。考評局於2008年,會進一步將系統推展至其他8個會考及高考的其他科目,如會考電腦與資訊科技、高考的中國語文及文化、英語運用等;亦會將技術推展至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及全港性系統評估。
年份
里程碑
1977
香港考試局成立
1978
接辦香港中學會考
首次於高級程度會考化學科引入校本評核
1979
接辦香港中文大學入學資格考試,並易名為香港高等程度會考
1980
接辦香港大學高級程度會考,並易名為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1985
取消G、H兩等級成績,以U「不予評級」取代F等級以下的成績
1986
首次舉辦中學會考英文科聆聽測驗
1987
取消於高級程度會考及高等程度會考證書上,顯示各科的應考語言
1988
首次舉辦普通話水平測試
1989
首次於考試證書上,以電腦印上考生中文姓名
1990
首次舉辦普通話高級水平測試
首次舉辦中英數基本能力測試
1991
中學會考成績每級分為二等
1992
高級程度會考成績每級分為二等
高級程度會考首設中文版試卷
最後一屆香港高等程度會考
最後一屆中英數基本能力測試
1994
高級程度會考增設高級補充程度科目
首次於高級程度會考增設高級補充程度英語運用、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兩個科目
1995
首次以電台廣播進行英語聆聽測驗
1996
香港考試局網站啟用
1999
推行全面優質管理計劃
於新蒲崗設立Prometric測試中心 (Prometric Computer-based Test Centre)
2001
首次為高考及會考考生提供網上查閱成績服務
教育評核服務部正式成立,並開始推行「基本能力評估」
首次引入電腦化考試技術;而地產代理資格考試成為首個由考評局開發的電腦化考試
2002
香港考試局易名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會考及高考正式取消一級二等制(即A(01),A(02),B(03),B(04)等)的評級匯報方式
2003
首次為高考及會考自修生提供網上報名服務
2004
首次舉辦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
就三三四學制改革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課程舉行首輪公眾諮詢
2005
全港性系統評估推展至小六舉行
會考及高考取得ISO 9001:2000認證
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司法考試」以配合「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措施
2006
全港性系統評估推展至中三舉行
於會考及高考所有科目的答卷(除多項選擇題答卷),引進電腦條碼及掃瞄技術應用電腦條碼及掃瞄技術
首次為會考及高考自修生和夜校考生提供以電話短訊接收成績通知的服務
舉辦網上托福考試
2007
會考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開始使用「水平參照」模式匯報考生成績
公開考試資訊中心正式成立
3間評核中心正式成立,並以網上評卷系統完成評閱約66萬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