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五大民族

2010-01-02 12:39 am
五大民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快!!!一日後要!!

回答 (2)

2010-01-02 12:45 am
✔ 最佳答案
漢族

文化


語言

參見:漢語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中文的表達方式分別有繁體中文(又稱正體中文)和簡體中文來書寫。


飲食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麵條、花卷、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服飾

參見:漢服

漢族自己的民族服飾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1644年清軍入關後。1645年,清朝下令全國剃髮易服,隨後舊漢服基本上消亡。在隨後的三百年左右的時間里,原屬滿洲民族的服裝,也逐漸被漢族接受,成為漢族自己的民族服裝。




滿族
風俗習慣




放大
滿族剪紙藝術

在東北地區仍可見到許多滿族的風俗習慣。如食物中的酸湯子、酸菜、粘豆包(驢打滾兒)、血腸、薩其馬等。滿族人禁忌狗肉。

滿族人休閒時,喜好玩嘎拉哈。

服飾


满族服饰


滿族服飾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歡穿長袍馬褂,原為四側開叉,便於騎射。男子成人後要剃去周圍的頭髮,編髮辮垂於腦後。滿族婦女的傳統服裝是旗袍,圍白絲巾,梳京頭和「盤盤髻」,戴三個耳環,腰間掛長手帕。

宗教

早期滿族人信奉薩滿教。雖然薩滿教依然存在,但大多數的滿族人則和多數其他漢人一樣,屬無宗教信仰人士,少部分信奉佛教或喇嘛教。

蒙古族

蒙古包

蒙古包為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 參見蒙古包。


蒙古民族的服飾

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靴子。


蒙古族的飲食

有糧食、奶食、肉食。


宗教與信仰

宗教與信仰: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藏傳佛教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誦經便成為敖包祭祀活動中的主角和重要內容。此外,藏傳佛教法事活動還遍及蒙古族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 蒙古人心中的聖地—伊金霍洛(伊金霍洛,蒙古語意為「君主的聖地」,位於中國內蒙古地區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全稱為伊金霍洛草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安葬在那裡,因此成為蒙古人心中的聖地。)
回族語言

回族的語言,在其東遷初期為阿拉伯語、波斯語和漢語同時使用。回族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逐漸習慣以漢語、漢文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但在日常交往中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辭彙。在邊疆地區也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與此同時,回族人仍然保有不少過去阿拉伯、波斯等傳統文化,在共同心理狀態,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表現出自己的特點。


信仰

為了宗教活動和生活習俗上的便利,回民習慣在住地建禮拜寺(也稱清真寺),圍寺而居。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其歷史、文化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影響。回民從剛出生時開始,就要請阿訇起回回名字(經名),結婚時請阿訇證婚,死亡後請阿訇主持殯葬。忌吃豬肉、動物血、自死亡動物和未奉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即使是牛羊肉也必須是穆斯林所宰,方能食用,只可食用咀嚼性動物,例如牛羊兔。所以在城市中設有民族市場),禁止飲酒等。




婚姻

婚姻方面,回族注重男女雙方在信仰和生活習慣上的一致,主張男女「婚姻無貧富,必擇善良」,不重門第、富貴,而注重雙方的信仰、品德和才貌。舉辦婚禮時要請阿訇念「尼卡哈」(阿拉伯語,意為結合),寫「依扎布」(證婚書),男方還要給女方聘金(根據男方條件而給予女方並由女方單獨擁有支配的一定數量的錢財)。

藏族

藏族以農牧業為主,藏族地區森林茂密,盛產各種珍禽異獸和名貴藥材。藏族男女都蓄辮,喜帶首飾。藏族人信仰藏傳佛教,宗教寺院遍佈藏族地區,有著名的布達拉宮、大昭寺、昌都寺、拉不楞寺、塔爾寺等,展示了藏族建築藝術的高超水平。

藏族有自己的文字語言,藏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文文獻卷帙浩繁,內容豐富。藏族有藏醫、藏藥。「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雪頓節」等是藏族主要節慶。藏族使用本民族的曆法。藏族服裝具有長袖、寬腰、大襟、肥大等特點。
參考: 維基百科
2010-01-02 10:17 pm
漢族

文化


語言

參見:漢語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中文的表達方式分別有繁體中文(又稱正體中文)和簡體中文來書寫。


飲食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麵條、花卷、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服飾

參見:漢服

漢族自己的民族服飾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1644年清軍入關後。1645年,清朝下令全國剃髮易服,隨後舊漢服基本上消亡。在隨後的三百年左右的時間里,原屬滿洲民族的服裝,也逐漸被漢族接受,成為漢族自己的民族服裝。




滿族
風俗習慣




放大
滿族剪紙藝術

在東北地區仍可見到許多滿族的風俗習慣。如食物中的酸湯子、酸菜、粘豆包(驢打滾兒)、血腸、薩其馬等。滿族人禁忌狗肉。

滿族人休閒時,喜好玩嘎拉哈。

服飾


满族服饰


滿族服飾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歡穿長袍馬褂,原為四側開叉,便於騎射。男子成人後要剃去周圍的頭髮,編髮辮垂於腦後。滿族婦女的傳統服裝是旗袍,圍白絲巾,梳京頭和「盤盤髻」,戴三個耳環,腰間掛長手帕。

宗教

早期滿族人信奉薩滿教。雖然薩滿教依然存在,但大多數的滿族人則和多數其他漢人一樣,屬無宗教信仰人士,少部分信奉佛教或喇嘛教。

蒙古族

蒙古包

蒙古包為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 參見蒙古包。


蒙古民族的服飾

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靴子。


蒙古族的飲食

有糧食、奶食、肉食。


宗教與信仰

宗教與信仰: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藏傳佛教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誦經便成為敖包祭祀活動中的主角和重要內容。此外,藏傳佛教法事活動還遍及蒙古族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 蒙古人心中的聖地—伊金霍洛(伊金霍洛,蒙古語意為「君主的聖地」,位於中國內蒙古地區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全稱為伊金霍洛草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安葬在那裡,因此成為蒙古人心中的聖地。)
回族語言

回族的語言,在其東遷初期為阿拉伯語、波斯語和漢語同時使用。回族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逐漸習慣以漢語、漢文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但在日常交往中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辭彙。在邊疆地區也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與此同時,回族人仍然保有不少過去阿拉伯、波斯等傳統文化,在共同心理狀態,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表現出自己的特點。


信仰

為了宗教活動和生活習俗上的便利,回民習慣在住地建禮拜寺(也稱清真寺),圍寺而居。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其歷史、文化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影響。回民從剛出生時開始,就要請阿訇起回回名字(經名),結婚時請阿訇證婚,死亡後請阿訇主持殯葬。忌吃豬肉、動物血、自死亡動物和未奉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即使是牛羊肉也必須是穆斯林所宰,方能食用,只可食用咀嚼性動物,例如牛羊兔。所以在城市中設有民族市場),禁止飲酒等。




婚姻

婚姻方面,回族注重男女雙方在信仰和生活習慣上的一致,主張男女「婚姻無貧富,必擇善良」,不重門第、富貴,而注重雙方的信仰、品德和才貌。舉辦婚禮時要請阿訇念「尼卡哈」(阿拉伯語,意為結合),寫「依扎布」(證婚書),男方還要給女方聘金(根據男方條件而給予女方並由女方單獨擁有支配的一定數量的錢財)。

藏族

藏族以農牧業為主,藏族地區森林茂密,盛產各種珍禽異獸和名貴藥材。藏族男女都蓄辮,喜帶首飾。藏族人信仰藏傳佛教,宗教寺院遍佈藏族地區,有著名的布達拉宮、大昭寺、昌都寺、拉不楞寺、塔爾寺等,展示了藏族建築藝術的高超水平。

藏族有自己的文字語言,藏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文文獻卷帙浩繁,內容豐富。藏族有藏醫、藏藥。「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雪頓節」等是藏族主要節慶。藏族使用本民族的曆法。藏族服裝具有長袖、寬腰、大襟、肥大等特點。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01: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101000051KK027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