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0912300074513873389180.jpg
因樓主於補充提及部份戰役不在 1852-54年間,因此在下於回答內容並沒全部提及,不想弄成答非所問,望樓主見諒! 如題,拿破崙三世成立「第二帝國」不久﹐便試圖和解歐洲。1852年10月﹐他公開宣布﹐這個帝國是愛好和平的﹐而不是追求戰爭。然而﹐他未能緊隨這個政策。結果﹐他採取了侵略的外交政策﹐使他的王朝經歷了延綿不斷的戰爭﹐造成了巨大災害。
外交政策的內容,而這些原則也直接和間接影響歐洲各國間之關係:
1. 在海外尋求擴大天主教會的利益﹐例如在克里米亞戰爭﹑對滿清的戰爭﹑遠征敘利亞等。甚至在對意大利的戰爭中﹐亦有考慮到教會利益的例子﹕維拉弗朗卡停戰條約﹑法軍進駐羅馬等。
2. 另一原則為與英國的友誼及合作。為了避免出現拿破崙一世及第一帝國所犯的導致其倒台的錯誤﹐拿破崙很自然的便想到與英國結盟。這樣﹐法國便在克里米亞戰爭﹑亞羅戰爭(Arrow War﹐即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國同一個鼻孔呼 吸 。
3. 高舉民族的族幟。這是波拿巴家族的一條基本信條。拿破崙三世的早期活動說明他是同情民族活動的﹐例如他與燒炭黨的關係。因此﹐他在巴黎會議中支持塞爾維亞﹑羅馬尼亞﹑意大利反抗土耳其的統治。
4. 實行擴張政策﹐例如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法國便是要在巴勒斯坦確立其影響力。在意大利戰爭中﹐法國希望擴張其影響力﹐並將其自然邊界推至阿爾卑斯山(《卜諾姆比爾條約》規定)。在阿羅戰爭中﹐法國亦試圖將教會勢力傳至整個中國。遠征敘利亞並非僅出於傳教的利益﹐而亦是希望在當地確立法國的影響力 。對阿爾及利亞的政策也許是溫和安撫的。事實上在塞內加爾的擴張和蘇彝士運河工程﹐鼓動了那些厭棄了前朝不思進取的外交政策的人們去擴張法國的影響力。這便是法國的殖民政策。
言而,於1852-54年間因法國的外交政策而涉及以下戰爭也影響了歐洲部份國家之關係:
A. 克里米亞戰爭
a. 動機﹕法國人對俄國的情感﹐在聖地(Holy Places)糾紛一事上惡化了。對俄開戰﹐可以取得教士的支持﹑向俄國報復﹐及維持法國的尊嚴。拿破崙三世亦對沙皇亞歷山大有私怨﹐因此這些戰爭亦是為了懲罰俄人的惰性。與英一同作戰﹐可以嬴取英國的信誼。 進取的外交政策﹐亦可以轉移國人對於國內事務的注意力。這樣﹐亦可以使人相信他的政府與路易腓立的沉悶政府是有相當分別的。
b. 影響和結果﹕法國在戰爭中獲取了新的權位﹐拿氏在1856年巴黎和會中充當調停人的角色。拿破崙三世為法國嬴得榮耀﹐懲罰了惰性甚深的沙皇﹐並成就了其舅舅未境之志﹐即打敗沙俄這隻「巨熊」。 他以天主教鬥士自居﹐並在拉封特(Levant地中海東部及愛琴海沿之國家和島嶼)確立了法國的利益。在法國﹐他得到了教會的支持。這個成就﹐與路易腓立的柔弱成了一個強大的反差。
B. 意大利戰爭
a. 動機﹕
i. 拿破崙三世由於早年曾參與燒炭黨(Carbonari)﹐所以對意大利的情況表示同情。法國的軍力足可與奧地利平起平坐﹐因此使拿氏敢於援助意大利 。更甚者﹐他以為法國可獲得亞爾卑斯山(Alps)自然邊境上的尼斯和薩伏依爾作為戰爭的獎償 。此舉可嬴得自由主義者的支持。
ii. 此外﹐根據《卜諾姆比爾條約》(Pact of Plombires, 1859)﹐法國可以由一個法國王公於意大利建立一個免受奧地利各王公統治的王國﹐以使法國在意大利擴大影響。法國的擴張將會標誌著天主教的擴張﹐而教宗將會最終成為該邦聯的主席。
b. 結果及影響﹕
然而﹐戰爭激使法國國內的天主教徒產生強烈的反抗﹐這是由於戰爭威脅到教會和奧地利的利益 。法軍巨大的傷亡﹑普魯士提出的警告﹑意大利國內的民族情緒猛增﹐全都使拿破崙三世開始警覺﹐並促使他與奧地利簽訂了1859年的《維拉弗朗卡(Villafranca)停戰條約》。這個突如其來的訂戰﹐背叛了整個意大利﹐引起了加富爾(Cavour)﹑意大利愛國者們﹐以及數以千計的自由主義者對法國的仇恨。法國在羅馬駐軍﹐亦使法意關係惡化。 拿破崙的威譽和威望﹐從始一落千丈。
C. 1852-60年的殖民政策
a. 原則﹕在這時期﹐拿破崙三世致力於在列強中間確立法國的角色﹐而較少關注在海外建立法國的帝國。殖民擴張是在不觸怒英國前提下進行的 。
b.
i. 對阿爾及利亞的管理是採取軍事管制的形式﹐然而拿破崙三世的浪漫主義思想為阿爾及利亞的居民引入了一項平等的政策﹐即不許殖民地官員充公當地人的土地。
ii. 1850年﹐李西蒲(De Lesseps)開始建築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此舉得到拿破崙三世的支持﹐但英國則反對之。 這條運河可擴張法國在拉封特(Levant)的影響力﹐並為法國擴張至埃及和發展貿易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