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問:會議中達成了什麼協議及共識?
答:經過各方的艱苦磋商,大會分別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及《京都議定書》(下稱《議定書》)締約方大會決定的形式通過了有關的成果文件,決定延續“巴厘路線圖”的談判進程,授權《公約》和《議定書》兩個工作組繼續進行談判,並在2010年底完成工作。談到會議發表的“哥本哈根協議”鄭國光表示,協議是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邁出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
他認為,這個協議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維護了《公約》和《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了“巴厘路線圖”的授權,堅持並維護了《公約》和《議定書》“雙軌制”的談判進程,反映了各方自“巴厘路線圖”談判進程啟動以來取得的共識。
其次,在上述原則下,最大範圍地將各國納入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行動,在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採取自主減緩行動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公約》附件一的《議定書》締約方將繼續減排,美國等《公約》附件一的非《議定書》締約方將承諾履行到2020年的量化減排指標。發達國家的減排行動及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資金將根據有關的準則進行測量、報告和核實。《公約》非附件一締約方,即發展中國家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採取減緩行動,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可以在自願和獲得支持的情況下採取行動。
第三,在發達國家提供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在資金方面,要求發達國家根據《公約》的規定,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額外的,可預測的、充足的資金,幫助和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減緩行動,包括大量針對降低毀林排放、適應、技術發展和轉讓以及能力建設的資金,以加強《公約》的實施。數量上,要求發達國家集體承諾在2010-12年間提供三百億美元新的額外資金。在採取實質性減緩行動和保證實施透明度的情況下,發達國家承諾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千億美元,滿足其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同時,將建立具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公平代表性管理機構的多邊基金。這些資金中的適應資金將優先提供給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雖然發達國家在資金上的這些承諾與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需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畢竟提出了一個量化的、可預期的目標。
在技術開發與轉讓行動方面,決定設立一個技術機制加速技術開發與轉讓,支持適應和減緩行動。這措施將有望為推動氣候友好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第四,在減緩行動的測量、報告和核實方面,維護了發展中國家的權益。作為《公約》非附件一國家的發展中國家,只有獲得國際支持的國內減緩行動才需要根據締約方大會通過的指導方針,接受國際的測量、報告和核實。自主採取的減緩行動只接受國內的測量、報告和核實,有關結果每兩年一次以國家通報的方式予以通報,通過明確界定的準則和確保國家主權得到尊重方式進行國際磋商及分析。
第五,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的科學觀點,提出了將全球平均溫升控制在工業革命以前2℃的長期行動目標。為了確保長期目標和相應的應對行動得到最新氣候變化相關科學研究成果的支持,對“哥本哈根協議”執行情況以及對包括長期目標在內的共同願景的綜合評估,將與IPCC已正式啟動的第五次評估報告的出臺時間相銜接。
問:這些內容有沒有效解決全球溫化問題??
答:這項協議,基本上是一個「不完整」的政治共識,若要成為聯合國官方正式文件,仍需要取得與會一百九十三國一致同意。若要成為具有法律約束性的官方文件,如「議定書」,則需各國簽署,才具效力。
儘管協議產生和通過的程序,充滿瑕疵,本次會議至少產生了一個「協議」。讓各國可以此為框架,從明年一月起持續進行研商。
會議前各方認為最難達成的財政援助問題,反而最清楚。美國同意在二○二○年前每年援助開發中國家一千億美元。
協議中以「科學認可觀點」為前提,同意將氣溫上升限制在攝氏二度,則是個非常模糊、不務實的共識。因為在減排量未能明確界定的前提下,如何確保溫度的變化?
減排的承諾與檢定,是哥本哈根會議上最大的爭議。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間對此固然有分歧,但真正的角力,卻是在美、中兩個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間。美中的對峙和最後把歐盟排除在外所達成的協議草案,則顯示了,G2的國際勢力新版圖已是存在事實。
哥本哈根會議不是個成功的氣候變遷會議,但至少沒有全然崩盤。明年一月開始,各國首先要快馬加鞭提出具體的減排數據和承諾。至於哥本哈根會議協議,是否可以在二零一零年前,成為一項具法律約束性的新國際氣候變遷規範,從這次會議的經驗觀察,下一波的磋商,只有更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