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星期天回家,偶爾會替鬼妹仔姪女補習中文。
姪女才八歲,聰明可愛。她也許同樣覺得我這個大姑媽「可愛」,因為我跟她溫習筆劃複雜艱澀的中文生字時,不像她嚴父般板起面孔,我會把溫習與玩耍結合,把氣氛拉鬆。教學方法因人而異,對已相當用心認真的姪女,我要給她遊戲。
於是,她也給我遊戲。「可以問你一條問題嗎?大姑媽。」
「好呀,但大姑媽不一定都懂。」這確是事實。
「我要問──你知道為甚麼北極熊不吃企鵝嗎?」
果然,是一道我不能立即回答的問題。我即時從字面、「捉字虱」的方向找破綻。答了兩次,都錯。
姪女非常高興可以把大人難倒,說:「很簡單,北極沒有企鵝,南極才有企鵝,而南極又沒有北極熊。」
我不服氣,事後找資料──沒可能,北極沒有企鵝?
答案找到了:北極,果然沒有企鵝。
這則生活小事給我莫大的啟發。
姪女這樣一問,我才知道平日原來粗心大意。多見雪地紳士,卻原來一直未有深究南北。而除了企鵝之外,我還有多少知識是「以為自己知道」,卻其實只知個大概呢?(想想也覺可佈,也深信學無止境。人在知識面前要謙虛。)坦白說,很難知道。除非某天、某樣「以為自己知道」的知識道理受考驗──一如被問及「北極熊為甚麼不吃企鵝」──「其實不知道」這底牌才會赫然被翻出;讓你知道,「其實你並不知道」。
其次,面對姪女的提問,我首先循坊間「智力題」的通則去找答案。這類問題無非是「捉字虱」及考人的小聰明,例如:「你可以跳得高過中銀大廈嗎?」(為傳神,請諒保留了少許廣東語法)答案是:當然可以啦,因為中銀大廈不可能「跳」。一問一答的小聰明,出在對「跳」和「高過」兩字詞的理解之上。我最初以為北極熊一題也是此類題目,於是順著那種思維方式「靈活」地「多角度思考」……,卻原來答案是實實在在、如鐵板一塊的知識,當中沒有多角度,是斬釘截鐵的你「知道」抑或「不知道」的基本叩問。北極熊那道題目,只考驗我們的一般常識是否足夠,如此而已。舉一反三,此事令我更加明白,於知識儲備不足夠的中學生而言,「多角度思考」本身只能扮演引起學習動機的角色,旨在幫助對讀書沒興趣的同學燃起求知慾,也旨在幫忙不愛動腦筋的中學同學多動腦筋;可是,無根的「多角度思考」本身不等同知識!北極沒有企鵝,是知道與不知道的問題,我翻書、閱讀就知道,它不是個靠多角度思考就可以想出來的答案。思想過程本身不就是知識與真理。於是,對中學生而言,「多角度思考」與「多角度討論」之後必須有接下去的一步──回歸閱讀與扎實的學習;如此,你才會真正有所得。
個人認為,大學可以推行通識。因為,那時(假設)同學都具備基本知識。好歹你已完成了一整個中學課程。至於中學推行現時設計的那種「通識科」的通識,據聞甚至有不少學校在初中已試辦,則情況叫人擔憂。基本、基礎式的學科知識講究系統性,而且要有細心、沉靜學習的耐性;相比之下,用project base、issue study、並以討論為教育手段,場面表面上是給搞活了,但同學的知識系統、講精準度的知識細節如何建構,是一大疑問。
衷心希望通識不會成為企鵝:一般人大概知道牠生活在極地,卻不辨南北。
我關心的是學風,希望「只知個大概」、游談無根、怕悶、不刻苦等風氣不要在中學滋生蔓延。吸收真知識的過程不可能經常高潮迭起,它偶爾會有點沉悶,甚至可能需要你背誦,而悶與背誦,不應被那麼多人判之以死罪。通識,怎樣落實,極考功夫,也極需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