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繼承孔子思想 遊說列國
孟子長大後十分仰慕孔子,便去魯國遊學,拜在孔子的孫子子思門下。他日夜勤奮,深研儒學之道,並把學習孔子、繼承孔子的事業作為自己畢生的志業。
中年學成後,他也以「平治天下為己任」,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而游說諸候。經歷過鄒、任、齊、魯、宋、滕、梁等國,一度還擔任過齊國卿相。
由於當時各國為了增強國力競相攏絡人才,孟子又是游士中聲名顯赫的傑出人物,在他遊歷各國時經常有隨從的車輛數十輛、人數百名,所以他每到一國都能得到相當優厚的待遇,不愁衣食。但當時列國爭雄,各國皆尚功利,紛紛以強凌弱,以大吞小,孟子的那一套「仁者無敵」的主張,顯得十分迂闊而不合時宜,因此各國國君都沒有真正採用他的政治主張。
仁政學說
「性善論」是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理論基石和出發點。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愛其親」。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猶如人的四肢一樣,在本質上,每個人都是相同的。由於人性向善,所以人們通個修身、養性,均「可以為堯舜」。因此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而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核心就是「仁政」。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中,秦國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楚國用吳起改革,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名將孫臏、田忌整治軍隊,率兵出征,諸候東面朝齊。天下爭戰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孟子面對這樣的現實,憂心忡忡,考察更、商、周三代興衰的歷史,他認為對百姓的「仁」與「不仁」是統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關鍵,得天下者在於得民心,得民心就需「法先王」施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使百姓心悅誠服,以達到「王天下」的目的。
然而如何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呢?孟子主張統治者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管人民死活,取之於民必須有一定的限制,這就叫「取於民有制」。此外,還要給老百姓一定的基本條件,叫做「制民之產」。孟子同齊宣王、魏惠王等人論政時,多次說過,治民產的事不可忽視。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就不會有安分的善心,沒有安分的善心,就會朝作非為。因此,聰明的君主制定人民的產業時,一定要保證他們上能奉父母,下能養妻小、好年頭吃得飽,壞年頭餓不死。「制民之產」的具體作法之一就是施行「井田制」,這種制度把土地劃分為「井」字形,中間是八家同種的「公田」,只有在公田的活做完之後,才能經營自家的田地。
孟子的這套辦法,儘管見棄於當時,但他的遠見卓識,在此後兩千年的中國社會裡,一直深具影響力。歷代開明的國君都「與民休息」、「制民之產」,帶來經濟穩定發展、社會安定,國力強大的盛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