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如何繼承孔子的思想﹖

2009-12-14 1:52 am
孟子如何繼承孔子的思想﹖

回答 (4)

2009-12-22 6:43 pm
✔ 最佳答案
繼承孔子思想 遊說列國
孟子長大後十分仰慕孔子,便去魯國遊學,拜在孔子的孫子子思門下。他日夜勤奮,深研儒學之道,並把學習孔子、繼承孔子的事業作為自己畢生的志業。
中年學成後,他也以「平治天下為己任」,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而游說諸候。經歷過鄒、任、齊、魯、宋、滕、梁等國,一度還擔任過齊國卿相。

由於當時各國為了增強國力競相攏絡人才,孟子又是游士中聲名顯赫的傑出人物,在他遊歷各國時經常有隨從的車輛數十輛、人數百名,所以他每到一國都能得到相當優厚的待遇,不愁衣食。但當時列國爭雄,各國皆尚功利,紛紛以強凌弱,以大吞小,孟子的那一套「仁者無敵」的主張,顯得十分迂闊而不合時宜,因此各國國君都沒有真正採用他的政治主張。

仁政學說

「性善論」是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理論基石和出發點。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愛其親」。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猶如人的四肢一樣,在本質上,每個人都是相同的。由於人性向善,所以人們通個修身、養性,均「可以為堯舜」。因此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而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核心就是「仁政」。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中,秦國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楚國用吳起改革,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名將孫臏、田忌整治軍隊,率兵出征,諸候東面朝齊。天下爭戰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孟子面對這樣的現實,憂心忡忡,考察更、商、周三代興衰的歷史,他認為對百姓的「仁」與「不仁」是統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關鍵,得天下者在於得民心,得民心就需「法先王」施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使百姓心悅誠服,以達到「王天下」的目的。

然而如何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呢?孟子主張統治者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管人民死活,取之於民必須有一定的限制,這就叫「取於民有制」。此外,還要給老百姓一定的基本條件,叫做「制民之產」。孟子同齊宣王、魏惠王等人論政時,多次說過,治民產的事不可忽視。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就不會有安分的善心,沒有安分的善心,就會朝作非為。因此,聰明的君主制定人民的產業時,一定要保證他們上能奉父母,下能養妻小、好年頭吃得飽,壞年頭餓不死。「制民之產」的具體作法之一就是施行「井田制」,這種制度把土地劃分為「井」字形,中間是八家同種的「公田」,只有在公田的活做完之後,才能經營自家的田地。

孟子的這套辦法,儘管見棄於當時,但他的遠見卓識,在此後兩千年的中國社會裡,一直深具影響力。歷代開明的國君都「與民休息」、「制民之產」,帶來經濟穩定發展、社會安定,國力強大的盛世局面。
2009-12-27 3:43 am
SORRY,女媧兄,我又揀錯-_-
2009-12-23 8:27 pm
仁政學說

「性善論」是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理論基石和出發點。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愛其親」。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猶如人的四肢一樣,在本質上,每個人都是相同的。由於人性向善,所以人們通個修身、養性,均「可以為堯舜」。因此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而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核心就是「仁政」。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中,秦國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楚國用吳起改革,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名將孫臏、田忌整治軍隊,率兵出征,諸候東面朝齊。天下爭戰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孟子面對這樣的現實,憂心忡忡,考察更、商、周三代興衰的歷史,他認為對百姓的「仁」與「不仁」是統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關鍵,得天下者在於得民心,得民心就需「法先王」施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使百姓心悅誠服,以達到「王天下」的目的。

然而如何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呢?孟子主張統治者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管人民死活,取之於民必須有一定的限制,這就叫「取於民有制」。此外,還要給老百姓一定的基本條件,叫做「制民之產」。孟子同齊宣王、魏惠王等人論政時,多次說過,治民產的事不可忽視。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就不會有安分的善心,沒有安分的善心,就會朝作非為。因此,聰明的君主制定人民的產業時,一定要保證他們上能奉父母,下能養妻小、好年頭吃得飽,壞年頭餓不死。「制民之產」的具體作法之一就是施行「井田制」,這種制度把土地劃分為「井」字形,中間是八家同種的「公田」,只有在公田的活做完之後,才能經營自家的田地。

孟子的這套辦法,儘管見棄於當時,但他的遠見卓識,在此後兩千年的中國社會裡,一直深具影響力。歷代開明的國君都「與民休息」、「制民之產」,帶來經濟穩定發展、社會安定,國力強大的盛世局面。
參考資料 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pts/pts-rick/public_html/new_page_13.htm
2009-12-14 1:58 am
孟子的思想
性善与性恶

先秦儒家对于人性善恶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心。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去,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讨好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不是讨厌小孩子的哭叫声,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恻隐之心”。此外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是孟子论述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微小,仅仅在于人有这些“心”。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是人。在他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后世称为“复性”。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赋的道德观念,那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的性善论对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宋代以后流传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也成为后来儒家的正统观念。

在先秦儒家中,有一派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这一派的代表就是荀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是人之本性的真实表露。在他看来,“好利”、“疾恶”、“好声色”等,都是人的自然情欲,也是人的性恶的表现。而善的道德意识是后天人为加工的结果。这种后天人为的加工就叫“伪”。

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第一次运用“性”与“伪”的范畴来说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道德化,强调“性伪之分”,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基于生理机能而产生的物质生活的欲求,而社会道德规范是对这种欲求的限制和调节,二者是对立的。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意思是说,没有自然本性,就用不社会道德的人为加工;没有人为加工,人性就不能由恶变善。圣人的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荀子较全面的论述了“性”与“伪”的对立统一关系,并重强调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起伪”、“涂之人可以为禹”等观点,认为人都有改变本性,成为圣人的可能。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对法家影响甚大,但始终未能成为儒家的正统观念。


收錄日期: 2021-04-27 15:05: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213000051KK013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