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心經的涵義?

2009-12-11 12:54 am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生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多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是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請知道的人可以麻煩解釋給我聽嗎?這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謝謝幫忙回答的人!!

回答 (16)

2009-12-11 4:48 am
✔ 最佳答案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觀看長期生活自在的菩薩眾们在優良的環境中(如:西方極樂世界)過著美好的生活有
如[阿彌陀佛]有著大功德般的功果 脫離了世俗的煩惱:困惑也擺脫了種種的痛苦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長期住在佛淨土享受利益的佛子们你們應該是去發送利益和救助眾生的佛子啊!(捨
利子)] 所謂[色]乃是眾生:草木:土石生成生長之理 包含眾生想法以及種種行為與遭
遇 不是沒看到就表示沒有锕!不是異樣的空相喔!真正的[空]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異
樣的色相锕!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眾生萬相萬行如果是自然需要之行為乃可稱之為工空因眾生無法完全斷除需要之事
否則無法生存 若想斷除其中所需乃是個人想法而已 此乃多餘之行為 屬於[色]不是
空喔!感受:想法:行為:意識也是如此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諸位佛子 是因為諸法空相 諸法不能自己運作是靠[眾生運行而成]所以諸法不會自己
生成或滅失(因緣和合組合而成) 它是不分污垢不分乾淨:清淨的 它是不會自己增加或
自己減少的
是故 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所以[真空]-(真實空無一物)之中無認何色彩 無感受 無想法 無行為 無意識 沒眼睛
沒耳朵 沒鼻子 沒舌頭 沒身體 也沒有它的意思 沒有色彩 沒有發出聲音 沒有散發
香味 沒有觸感 也沒有認何法產生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沒有所謂的空間界限 也沒有意識的高低之分 也沒有不了解的無明(無明—不明白
或未知之事) 當然也沒有全部都明白或全部都知道的事情 它(真空)也不會變老也不
會死亡 當然也不會全部都老死殆盡 又不會感到有苦 也不會自己聚集 也不會減除
也不會自己產生種種的道理來
無智亦無得
佛子啊!眾生萬類為其生存:生長都要取其所需 所以智慧高的懂得要以運用種種方法
取其所需所要 如:環境:器具:農耕:畜牧:分工合作等等 當然就產生了地位的高低和
所得的多寡之分 能力較低者就往往會得的比較[少]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因為有的眾生所得稀少 眾多[大功德者]為了讓他們也能夠過的很好 所以將其功
果和他們分享 就因為這樣讓[少得者]脫離了生活的煩惱和憂慮 就因為脫離了煩
惱和憂慮 所以就對生活的壓力和恐懼產生了錯誤的想法和認知 認為那些[大功德
者]分給他們是應該的 完全遠離了他們不自覺的錯誤顛倒想法 忘了所謂的[殊勝者
得果] 誤認為[得果者就殊勝]這樣錯誤的想法完全扭曲了那些[大功德者]的初心
本來是以這樣的方式讓他們能學習[大功德者]的智慧與行為 好讓他們能感受助人
的喜悅 讓他們了解真正(法喜)的感受 進而推廣至其他眾生 例如:[往生西方極樂
世界]—試問:往生之後到了極樂世界就不用作事了ㄇ?那生活所需哪裡來?要叫[阿彌
陀佛]幫你服務嗎?如果要做 那為何不現在有能力之時就[落實]救助受災受難的眾生
呢?難道[阿彌陀佛]會偏心只幫助出家人和信徒嗎?既然要救助困苦眾生就要[落實]
在他們身上才叫[功德]啊!這樣才符合那些[大功德者]的真心意啊!要知道[百年寺廟]
珍貴[千年古佛像]難尋 [萬年真佛]亙難覓啊!不要隨便去曲解[祂们]的慈意啊!切記!
切記!不是新造之[佛]:[寺]就好啊!要去詳細了解[真意]才是喔!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累世以來受[大功德者]或其他(多利者)提拔:教導:施物而無實際功德之佛子眾等 依
照所得之大利益 生活無慮之緣故!養成對真實功德有所曲解認為自己也和那些[大功
德者]與[多利行善之人]有一樣的功德!甚至超越以為[得果就殊勝]了!真是完全辜
負了[聖者]们的[心意]與[期望] 由此可知:沒有[實際功德]而[貪著功德利益者]!是
眾多[大聖者]所不恥的!是[大明理]知人所唾棄的!是正道認為卑劣而搬不上台面的!
是各層次眾生要警惕的!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真實功德者]得功果時確實能解除種種之苦 這是真實不虛的情況 但要清楚一點那
就是[殊勝者得果] 所以要對那些只貪著在別人功果之[眾]解說[功果]的意義與警惕
如是勸說 例如:要揭開[功果]真實意義快覺醒只追求利益之僧眾快覺醒吧!那些是
眾生之財啊!要快覺醒啊呀!努力將[佛經]的真意悟出好快發楊[如來]的真實理念啊!
要了解[願解如來真實義]的意思啊!真實的功果才能讓人感到真正的殊勝與法喜 那才
能讓眾生真正沐浴在佛法中 而歡喜學習佛法 讓[大道]的真諦能確實而有效的實行動
願大家都能享受自身的[功果]與[法行]!!
2009-12-12 9:23 pm
匿名者:版大您好!

有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涵義?

愚餘老人題些資料給您參考...

老人以為,首先必須先認知,一切佛法不離因緣果報,然《般若經》是欲成就無上菩提而必修學的經典。故下文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就是說:於因地稱為「般若」,果地即名為「無上菩提」。

於是吾佛如來,就「觀世音菩薩」於因地發無上道心,然以「般若」入手,以此介紹給「舍利弗等諸聲聞弟子」。

言「觀自在」者:

「觀」謂推度思惟;「自」即對他而言,即指「自心的本源」;「在」即須臾不離之意。謂能觀的一念心,若離開「本源」即不「自在」了,如須臾未離,即名「觀自在」。就如「明鏡」,雖照諸萬物,然其能照亮曾未離本體,故名「自在」。

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者:

「行深」言由淺而入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謂由「識轉智」,亦即親證本性之時,即證五蘊本空,煩惱非有。故下文云: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此「色」即指我等的五蘊之「色法」;前云行深,謂由淺如深,即指今之色法,以色屬粗又名淺。

謂「色」是由四大假和合而有,然假合之法,謂之無自性,亦言空性;因其以相續不斷而存在,故以不異、即是以詮明,「不異」言不離或言不別;「即」謂相繼不斷。既知「色法」如是,然而「心法」亦應如此,故下文云: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生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多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言「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者。

「咒」謂能總持一切善法而不失之意。「大神」言通達無礙;「大明」即透徹明了;「無上」是對「無下」而言,即圓滿平等之謂;「是無等等」者,謂觀一切諸法「皆不二不別」。

亦即前經文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此段文,就已總說:絕對平等不二之意了。

言「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揭諦」,是世尊再強調之詞,謂若人以「般若」為總持,究竟能圓成無上菩提。因此,提「觀世音菩薩」以為證實;以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的另一聖號。


2009-12-12 18:21:27 補充:
1.若離開「本源」"即不「自在」了",

更改為=="即「不自在」了"

2.就如「明鏡」,雖照諸萬物, 然其"能照亮"曾未離本體,故名「自在」。

更改為== 然其"能照之亮"曾未離本體,「加之字」。

3.前云行深,謂 "由淺如深" ,即指今之色法,

更改為== "由淺而入深"
參考: 個人淺識僅供參考
2009-12-12 4:45 pm
心經所描述的是世間上之眾生,開始從肉身之心性、體性與自性起修,進入中陰身之心性、體性與自性,再進入肉身與中陰身之心性、體性與心性皆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境界,然後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再進入僻之佛之境界,阿羅漢境界,菩薩境界,最後成就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之種種修法、過程與境界。
2009-12-12 2:14 am
南無觀自在菩薩^_^
2009-12-11 7:11 pm
詳情請見《心經密意》: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2015/book2015.htm
2009-12-11 7:07 pm
般若波羅蜜心經的涵義?

禪定波羅密,

心路歷程.
2009-12-11 5:22 am
阿彌陀佛__這位師兄

佛法的涵義 可以說簡單 ㄝ可以說 困難

真正的涵義感覺 是無法道說的

只能說其之外表 字體 言語 跟分析出來的意思

若你想知道 真正的涵義 那你就多多修行 行善積德

阿彌陀佛 祝你 早日增慧
2009-12-11 3:33 am
如來藏在眾生身中,不在虛空。
引經為證:
《入楞伽經》卷三︰「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具三十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為貪瞋癡不實垢染陰界入衣之所纏裹,如無價寶,垢衣所纏。」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淨功業,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解深密經》卷一,佛云:「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

契經云:「藏識住於身,攝藏諸種子。遍持壽煖識,如雲覆世間。業用曾不停,眾生莫能見。」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九:「王言:大師,如此法身,當依何法作如是觀?答言:大王,當依一切眾生煩惱身觀,當依貪欲瞋恚愚癡眾生中觀,當依四顛倒見眾生中觀,當依陰界入中觀,當依地獄畜生餓鬼乃至阿修羅等諸身中觀。何以故?此身即是如來藏故。大王當知,一切煩惱諸垢藏中,有如來性,湛然滿足。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地下水、如乳中酪、如麻中油、如子中牙、如藏中寶、如摸中象、如孕中胎、如雲中日,是故我言煩惱身中有如來藏。」

《如來藏經》佛云:「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咖跌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如是善男子,佛見眾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法,除滅煩惱,顯現佛性。」又云:「我已佛眼見,一切眾生身,佛藏安穩住,說法令開現。」三云:「如是,善男子,我見眾生種種煩惱,長夜流轉生死無量。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淨如我無異。是故佛為眾生說法,斷除煩惱淨如來智,轉復化導一切世間。」

《深密解脫經》卷一,佛云:「廣慧,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廣慧,亦名阿黎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體相應故。廣慧,亦名為心,何以故?以彼心為色聲香味觸法增長故。廣慧,依彼阿陀那識能生六種識,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識身。」

《入楞伽經》卷七,佛云:「大慧,阿黎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真心阿賴耶識無形無相,住於身中或胎中,非在虛空。《大寶積經》卷110《佛告月實︰「眾生隨業獲報,(阿賴耶)識流相續,持身不絕。期畢報終,識棄捨身,隨業遷受。……眾生命盡,以業力故,形骸與識及諸入界(六識十八界)各各分散。識為所依,以取法界及法界念並善惡業,遷受他報。……識亦如是,取法界受及諸善業,棄此身界,受於中陰。」》是故有情眾生之真心各皆住於身中,持身不絕故。

此真心阿賴耶識無形無相,不可眼見(佛性則可眼見),故《大藥王子從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識捨於身,作何色像?」佛言:「善哉大藥,汝今所問,是大甚深佛之境界,唯除如來,更無能了。……猶持明鏡視己面像,若去於鏡,面像不現。識之遷運亦復如是,善惡業形與識色像皆不可見。如生盲人,日出日沒、晝夜明暗,皆悉不知,識莫能見亦復如是。……非未見諦而能見識。識不可視,譬如掌中阿摩勒果。識不在於眼等之中,若識在於眼等之中,剖破眼等應當見識。賢護,恒沙諸佛見識無色,我亦如是見識無色。識非凡愚之所能見,但以譬喻而開顯耳。」》故開悟明心名為「見無所見」,非如佛性之可以眼見。真心阿賴耶識雖在身中遍佈全身,然因無形無色故,不可說在內在外或在內外中間。有形色者方能說祂在內在外或在中間。祂無形色,雖住於身,解剖身體亦不得見,唯有見諦之人能「見無所見」。一般見諦之人開悟而「見無所見」時,往往以為此亦是見佛性。須有善知識攝受,教以看話頭功夫,方有可能眼見佛性。

阿賴耶識雖然無形無色,而能輪迴執持色身,故世尊又云「識亦如是妙無形質,大身小身咸悉能持,或受蚊身或受象身。譬如明燈其焰微妙,置之於室,隨室大小,眾暗咸除;識亦如是,隨諸業因任持大小。」故真如非在虛空。

卷109佛云:「然諸眾生不知我身內所住識有何體。跋陀羅波梨,此識善成就故,流至於一切諸有,然諸有不染著。……如是如是,此識欲初生在糞穢之所,食諸不淨,又在豬狗等腹內受胎。」故真心非在虛空。

卷120《爾時廣博仙人白言︰「世尊,施之差別我已了知,云何此識住於身中?………」佛言︰「大仙,猶如國王住於城中………如是識王住於身城。……爾時彼識如福盡王,棄城而走,別住城國。……復次大仙,此識微細不可色見,無有諸根,亦不相離。


2009-12-10 19:34:19 補充:
……命終之後見持鬘天父母和合如膽部人,便為愛風飄入胎藏。……時彼天子漸為熱病之所逼迫,遍體火現,炎焰雖加而無熱惱,心猶快樂,從彼而沒,人間受生,在於胎中。」故知真心阿賴耶識既能持身、捨身、入胎、住胎、出生,當知此真心因地真如住在身中,猶如虛空無形無色,非在虛空。若言有形相可見者,乃是幻覺或定中觀想所得,乃是妄心,不離覺知故。若言在虛空者,顯然違逆佛意,名為外道見。

2009-12-10 19:34:44 補充:
此真心阿賴耶識雖住於身中而無所住,非形非色故無所住,六入不會故無所住,無分別性故無所住,本性清淨故無所住,非善非惡故無所住,遠離能所分別故無所住,不落境界故無所住。於無所住中卻能於行住坐臥乃至睡著無夢時,分分秒秒剎那剎那而生其心,乃至昏迷死亡住胎之中,意識不能覺知之時,祂依然剎那剎那不斷地生其心。末悟之人不能知此,大悟之人少分知之,過牢關者能多分知。此乃佛世尊無上甚深密意,凡執著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靈知妄心而不肯死卻者,乃是著我著有之人,不應為他宣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密意。

2009-12-10 19:43:26 補充:
《入楞伽經》卷三︰「大慧菩薩摩訶薩云:『如來亦說如來藏乃至不變。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不依諸緣自然而有,周遍不滅,若如是者,如來外道說無差別。』佛告聖者大慧菩薩曰:『大慧,我說如來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 。』」故如來藏真如法身住於五陰身中,若有佛子說言︰「真如遍滿虛空,周遍不滅。」即是佛門外道,心外求法故。

樓主,《心經》對三界一切有情都是非常地重要,若無各各有情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攝持一切法種,則無三界一切萬法的顯現;若你想真探究《心經》的真實內涵與實證,歡迎你邁入正覺講堂,一起共修,同霑法露。

阿彌陀佛!
參考: 《生命實相之辨正》 平實導師 著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1006/BOOK1006.HTM
2009-12-11 3:15 am
心經,,誰然短短兩百六十個字而已.

但是釋迦牟尼佛,講了二十一年之久.

心經, 內容深廣無邊,透徹整個宇宙的生滅法.

人门和宇宙是共同體的,所以人门不能離開宇宙.

我們生活在大環境裡就是宇宙.

詳細看心經的註解.更明白.
2009-12-11 1:10 am
五蘊 色受想行識
以色為例 當體之色 即是空性 而非俟至 因緣散滅 才是空虛之空
此空是絕對法 而生滅 垢淨等 皆是相對法
十二因緣亦是空性
此空性 具備不空之德 稱為般若
波羅蜜多 到彼岸之意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58: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210000015KK047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