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生活

2009-12-06 8:40 pm
在以下的身份中他們的生活狀況是如何?從多方面去描述.
1.知識份子
2.朝廷官員

回答 (2)

2009-12-09 9:14 pm
✔ 最佳答案
漢朝學術自由,成就博深,春秋戰國諸子之學,亦能彰明綜括,非有人所稱獨尊儒術。儒家學者有能綜括眾家者,而研一家之學者,有如司馬談諸人學道家,陽球諸人學法家,主父偃諸人學縱橫家,田蚡諸人學雜家,董安國諸人學農家,虞初諸人學小說家。柳翼謀謂:諸子百家中之主要流派,漢代遜於戰國者,惟名家及墨家。

西漢前期的中央行政制度早期實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西漢,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必須做御史大夫後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還設有御史中丞,掌管宮內事務。九卿則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祿勛(掌門房)、衛尉(掌衛兵)、太僕(掌車馬)、廷尉(掌法律)、大鴻臚(掌禮賓)、宗正(掌皇帝族譜)、大司農(掌全國經濟)、少府(掌皇室財政)。漢武帝時期,皇權開始大幅膨脹,內廷尚書令的地位大幅抬升。漢武帝將身邊重臣如嚴安、主父偃、朱買臣等為郎加以侍中,與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組成中朝。原以宰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外朝。東漢光武帝時,三公權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書臺權力得到提升。東漢早期的三公是司徒、司空和太尉,三公職位雖高,卻無實權。尚書臺掌管全國政事,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臺設尚書令一人,為其主管長官;尚書僕射一人,為尚書令之副;左右丞各一人,為令、仆之佐。尚書令下分六曹,每曹有尚書一人,侍郎六人。同時,東漢政府還設立了三套監察機構,分別是中央的御史臺、兼具京官和地方官身份的司隸校尉與地方的州刺史。光武帝同時設立了中常侍等宦官職務。一系列的措施大力削弱的三公的權力,尚書則權高位低,同時也為之後的宦官亂政埋下隱憂。

漢朝的選舉制度是察舉制,以地方推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與推薦相輔而行。推薦過後是還要經過考試覆核;覆核合格後才能量才錄用。無論是特舉賢良方正,還是歲舉孝廉、茂才,均須經過中央覆試。漢代察舉制下的考試,在西漢時並不佔主導地位,考試只是區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參考 ,這與後世以考試為主、以推薦為輔的科舉制截然不同。至東漢時,為糾正察舉薦人之濫,開始注重考試,形成察舉與考試相結合的選士制度,而且考試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薦基礎上加強考試,這是漢代察舉制發展的新趨勢。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制的基本特點。推行薦舉、察舉等方法的結果是門閥制度的大大發展,大量士族世家出現,與外戚、宦官形成東漢時期的三大勢力,基本壟斷了國家政治。
2009-12-07 12:44 am
汉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漢▼▲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转换内容:


简体:公元;繁體:西元;香港:公元;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公元

顯示↓關閉↑字詞轉換说明

字詞轉換是中文维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计算机程序自動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朝代
西汉
东汉
蜀汉

首都
长安
雒陽
成都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共14位
刘邦
劉嬰
共14位
劉秀
劉协
共2位
劉備
劉禪

成立
前202年
垓下之戰
25年
劉秀
推翻新朝
221年
劉備於
成都稱帝

灭亡
9年
王莽篡漢
220年
曹丕篡漢
263年
魏滅蜀之戰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4/Han2.jpg/250px-Han2.jpg


西漢及東漢疆域大致相同,蜀漢疆域僅限西南蜀地一帶。
汉朝(前202年[1]-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兩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9年-23年)。另外,由於曹丕篡東漢後,劉備在蜀地建立國號為「漢」的獨立政權,部分史學家遂視其為漢朝的延續,而將其歸入漢朝的一部份,如此漢朝滅亡則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說法均將蜀漢政權歸入三国朝代史中。
汉朝是一个持续稳定强盛的王朝,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有人把汉朝和同时期的羅馬帝國与印度的孔雀王朝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2]。西汉王朝汉世宗孝武皇帝在位时期所确立的中國社会与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西汉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到现在,「漢人」仍然為多數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亦慢慢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逐漸被稱為「汉字」。
西汉起初在汉太祖刘邦在位时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到汉武帝在位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劉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國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3][4]。因此汉代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收錄日期: 2021-04-19 20:50: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206000051KK006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