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點解不被父親曹操任用

2009-12-06 8:37 am
曹操欲得賢人,曹植亦盼得明君,兩人為父子關係,又係有才之士,點解會出現「操不重任植,整不被父用」既矛盾呢???
更新1:

我想問既唔係點解操唔立佢為太子,而係點解唔比佢帶兵出征,運用下佢既頭腦 問題背景亦係操未死之前的

回答 (4)

2009-12-06 4:01 pm
✔ 最佳答案
曹操不太願意遵守依照先嫡後庶、
先長後幼的順序來繼承王位這個傳統,
他本來就想立幼子曹沖為嗣。
曹沖後來病死,曹植才能突出,
曹操又幾次想立他為嗣。
當時長子曹昂已死,次子曹丕最長,
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刻意偽裝自己,
後宮的人也為他說話。

曹操感到很為難,
於是秘密徵求大臣的意見,大臣一致認為:
嫡長子繼承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當初袁紹和劉表嫡庶不分,
以致死後諸子相爭,應該吸取這個教訓。
曹操於是聽從大臣的意見,
於建安二十二年(217)立曹丕為太子。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1140931/o/700912060006413873383300.jpg


2009-12-06 08:08:08 補充:
曹植自幼便聰穎過人,10歲的時候便誦能出口成詩,下筆成章,很受曹操的寵愛。在他的三個兒子中曹操曾經認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幾次都想要立他為太子。但是最終曹植還是在同長兄的爭鬥中失敗。曹丕當了皇帝以後,怕他日後勢力壯大,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便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陽來,想藉口殺掉以除後患。曹丕限曹植七步之內以兄弟為題,吟詩一首,其中還不能出現兄弟兩個字;如果做不到就要處死。曹植知道這是曹丕想借機殺了自己。心中十分的悲傷。忽然看到爐火中的豆秸。便隨口做了一首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才免得一死。

2009-12-06 08:08:32 補充:
曹植自幼便聰穎過人,10歲的時候便誦能出口成詩,下筆成章,很受曹操的寵愛。在他的三個兒子中曹操曾經認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幾次都想要立他為太子。但是最終曹植還是在同長兄的爭鬥中失敗。曹丕當了皇帝以後,怕他日後勢力壯大,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便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陽來,想藉口殺掉以除後患。曹丕限曹植七步之內以兄弟為題,吟詩一首,其中還不能出現兄弟兩個字;如果做不到就要處死。曹植知道這是曹丕想借機殺了自己。心中十分的悲傷。忽然看到爐火中的豆秸。便隨口做了一首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才免得一死。

2009-12-06 15:55:24 補充:
如果比佢帶兵出征,運用下佢既頭腦;立左功勞番來而又唔封曹植做太子,咁咪又可能係(魏國玄武門之變)
2009-12-10 9:34 pm
睇三國演義72回,你就明
參考: 三國演義
2009-12-08 11:11 pm
其實一號已經答得夠好的了,只是你單純想著才盡其用,忽略了政治,我補充下

對于曹植文學方面的才華,曹操一直是贊賞和喜愛的,起碼對于文學方面的發揮,是很支持的。連洛神賦那種暗戀嫂子的東西,也沒有禁止或降罪。
但軍事或政治方面的才華,就不能讓他發揮了,無論是軍中的威望或政治的影響力,對于曹丕的繼承權都是種威脅。
帶過兵的,除非將領能力太糟,否則都會在軍中留下影響力,甚至掌握一定的力量。這都是不穩定因素。
政治有著自己的規則,只要曹植有實力和可能性,他自己不去爭那个位置,也會有人推他上去(楊修因此被殺),故此曹操不讓曹植碰軍政方面的事,也是對曹植的一種保護,避免兄弟相殘,可惜還是沒用。
2009-12-06 7:07 pm
生平
曹植为曹操正室卞氏所生第三子,曹丕、曹彰之弟。曹操曾經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汝倩人耶(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言出為論,下筆成文,願當面試,奈何倩人!”。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曹操興建銅雀台,19歲的曹植作《銅雀台賦》,曹操大為讚賞,封其為平原侯,並勉勵說:「吾昔為頓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當時所行,無愧於今。今汝已長成,可不勉哉!」認為他「可定大事」,曹操晚年,曹植晉封為臨淄王,与長兄曹丕争夺继承人地位。加之才高,素为曹丕所嫉。故曹丕即位之后,改封曹植為陳留王,曾屡欲杀之,被母所阻,方得免;據說當時卞太后已經把話講絕了:「你已經殺我的任城王(曹彰),再要殺陳留王,我也不想活了。」曹丕仍以曹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將他貶為安鄉侯。魏明帝曹叡即位後,曾有意重召叔父入朝,而曹植甚至也草擬好政略,卻有朝臣警告魏明帝,曹植「素有壯志,一朝得嚐夙願,恐難為臣」,因此終明帝一朝,曹植猶不得志,最终郁闷而终。今中国北部山东省东阿县城南20公里处的鱼山西麓有曹植墓。

曹植是最早對司馬家族專權提出警告的人。他對魏明帝大權旁落極為恐慌,上表告誡說:「取齊者田族,非呂宗也;分晉者趙、魏,非姬姓也。」「今反公族疏而異姓親,臣竊惑焉。」但是魏明帝正倚重司馬懿以拒蜀漢北伐軍的挑戰,沒有將叔父的忠言放在心上。諸葛亮病逝後,蜀漢威脅不再,魏明帝即開始聲色犬馬,對朝中權力結構未加以整頓,雖然駕崩前,魏明帝曾將曹芳託付於不具實際政治經驗的宗族曹爽和久掌軍機的權臣司馬懿,惟後來司馬懿奪權時,曹氏宗族早已失去支持皇室的力量。

[编辑] 文學
曹植曾被封陈留王,死后諡號“思”,所以又称“陈思王”。他的作品百餘篇,绝大部分是五言诗,被後人收進《陈思王集》裏;其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南朝宋謝靈運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算是對曹植最高評價了。《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讚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 ,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曹植與王粲、劉楨並稱“曹王”、“曹劉”。南朝蕭綱《與湘東王書》:“遠則揚馬、曹王,近則潘陸、顏謝。”

[编辑] 七步詩
曹植“七步成詩”的廣為流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三国演义》),然而這首詩不見於陳壽的《三國志》,最早見於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詩是否為曹植所著作,至現今仍有爭議。


曹植的全身畫像,顧愷之《洛神賦圖》。[编辑] 主要作品
《赠白马王彪》
《白马篇》
《名都篇》
《美女篇》
《箜篌引》
《七哀》
《洛神赋》
《七步诗》


收錄日期: 2021-04-25 23:59: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206000051KK000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