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曹操不太願意遵守依照先嫡後庶、
先長後幼的順序來繼承王位這個傳統,
他本來就想立幼子曹沖為嗣。
曹沖後來病死,曹植才能突出,
曹操又幾次想立他為嗣。
當時長子曹昂已死,次子曹丕最長,
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刻意偽裝自己,
後宮的人也為他說話。
曹操感到很為難,
於是秘密徵求大臣的意見,大臣一致認為:
嫡長子繼承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當初袁紹和劉表嫡庶不分,
以致死後諸子相爭,應該吸取這個教訓。
曹操於是聽從大臣的意見,
於建安二十二年(217)立曹丕為太子。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HA01140931/o/700912060006413873383300.jpg
2009-12-06 08:08:08 補充:
曹植自幼便聰穎過人,10歲的時候便誦能出口成詩,下筆成章,很受曹操的寵愛。在他的三個兒子中曹操曾經認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幾次都想要立他為太子。但是最終曹植還是在同長兄的爭鬥中失敗。曹丕當了皇帝以後,怕他日後勢力壯大,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便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陽來,想藉口殺掉以除後患。曹丕限曹植七步之內以兄弟為題,吟詩一首,其中還不能出現兄弟兩個字;如果做不到就要處死。曹植知道這是曹丕想借機殺了自己。心中十分的悲傷。忽然看到爐火中的豆秸。便隨口做了一首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才免得一死。
2009-12-06 08:08:32 補充:
曹植自幼便聰穎過人,10歲的時候便誦能出口成詩,下筆成章,很受曹操的寵愛。在他的三個兒子中曹操曾經認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幾次都想要立他為太子。但是最終曹植還是在同長兄的爭鬥中失敗。曹丕當了皇帝以後,怕他日後勢力壯大,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便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陽來,想藉口殺掉以除後患。曹丕限曹植七步之內以兄弟為題,吟詩一首,其中還不能出現兄弟兩個字;如果做不到就要處死。曹植知道這是曹丕想借機殺了自己。心中十分的悲傷。忽然看到爐火中的豆秸。便隨口做了一首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才免得一死。
2009-12-06 15:55:24 補充:
如果比佢帶兵出征,運用下佢既頭腦;立左功勞番來而又唔封曹植做太子,咁咪又可能係(魏國玄武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