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影響
安史之亂歷時七年零二个月,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當時唐室為了早日結束戰事,不惜招撫安史降將如李懷仙、田承嗣,大肆分封節度使,允許其保留所據地區與兵力,於是藩鎮數量激增,全國各地均置節度使(方鎮)。而安史叛將的舊有軍力得以維持,因此便割據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務,中央無法控制地方,形成藩鎮割據的問題。如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张忠志(后改名李寶臣)据成德、李怀仙据幽州,皆领节度使之职,即河朔三鎮。當時方鎮表面上臣服於唐室,但事實上卻割據一方,使唐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當中以河朔三鎮為甚。此一割據狀態可謂一直維持至唐亡乃至五代十國。唐末,宣武節度使朱溫帶兵進入京師長安,控制唐室。其後當朱溫廢唐哀宗,建立後梁,自立為帝,全國各地隨即各自獨立。
安史之亂之影響也包括促使長安、洛陽的衰落與中國政治重心的轉移。自秦漢、隋唐以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一帶均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亂後,因戰亂持續而殘破不堪;洛陽也如是,故五代之中只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皇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洛陽。
經濟上,北方經濟因此而殘破,經濟重心再度出現南移的現象,南方取代了北方的經濟地位。历时七年零二个月的戰亂主要蹂躪黃河中下遊这一唐代人口最稠密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區,北方人民多流徙,北方的生產大受破壞;相反,安祿山軍隊雖也曾想攻打江南,擴張勢力範圍,但唐室因許遠、張巡等人死守睢陽,使南方並未如北方般受到戰亂的摧殘,南方得以保全。南方因大量北方人民南逃,為南方帶來勞動力,使江南的經濟則日益發達,最終其經濟規模凌駕於北方中原之上。
唐室為了平亂而向外族回紇借兵,回紇自持憑平亂有功,也屢屢向唐室勒索威逼財帛,连年的侵扰邊境,唐的聲威至此淪落,天可汗制度無法維持。原本隶属于唐朝的西域地区更是在之后三十五年时间内陆续被吐蕃和回紇所完全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