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媽媽產後身體各機能都需要調補﹐所以進補時辰照顧全面﹐而媽媽產後會常見一些問題例如血液運行不暢以致手腳冰冷麻痺﹐因貧血或疲勞過度而引起頭暈眼花﹐產後多汗﹐由懷孕期遺留的水腫問題等﹐而飲用適當的湯水﹐的確幫助解決以上問題﹐盡快恢復元氣。 除了上述方面﹐以下幾項也是媽媽需要重點照顧的地方﹕
氣血 媽媽生產時不但消耗氣力﹐也會失去大量血液﹐補氣血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腰骨 媽媽在懷孕時﹐隨著胎兒漸長﹐腰骨的負荷愈來愈大﹐需要受一定的壓成﹐有時甚至會感到腰骨痛﹐產後媽媽實應補一補腰骨
腎 腎為先天之本﹐對女性非常重要﹐腎與女性之生殖器官有關﹐生產後元氣大修﹐腎氣也有所損耗﹐所以腎也是重點需要調補的地方
脾胃 產後需要補充營養以恢復體力﹐健脾開胃是幫助媽媽增進食欲﹐消化吸收。
進補需知
產後媽媽固然需要進補﹐但進補不宜急進﹐進補前要留意以下各點
<宜> 惡露流清後
進補應在惡露流清後才開始。 一般說法在十二朝後進補﹐這是因為這段時間惡露大致乾淨了。 但這只是一個籠統的時間﹐所以也要視乎自己的情況﹐死待惡露已經真正乾淨了才是。 另外也可以飲以下湯水壩助清除惡露: 白木耳3錢﹐紅早10粒﹐金針3錢﹐豬展6兩。
<宜> 先清底
進補參茸燉品前﹐宜先清底﹐例如飲雲苓朮扁豆衣去濕湯﹐去濕後才進食參茸燉品﹐否則難以吸收﹐吃了也補不到﹐只是浪費。
<宜> 先驅風
媽媽在分娩的過程會容易入風﹐突別是剖腹生產的媽媽﹐在進補前﹐亦宜先飲驅風的湯水﹐否則也是難吸收補品。 驅風的湯水也很簡單﹐只要飲炒米茶﹐驅風茶己可以做到。
<宜> 按季節
進補除了考慮個人體質﹐也要考慮季節﹐在夏天應以煲湯水為主﹐燉湯則為次要﹐因為燉湯會較溫熱。 冬天則可多飲一些燉湯。
<忌> 有病不宜
若產後患病﹐患感冒﹐便不宜進補﹐要待完全康復後才進補﹐否則疾病難痊癒。
剖腹產子需知
12朝後進補
剖腹生產的媽媽更加要留意在十二朝後才進補
清補開始
進補也要循序漸進﹐最初由清補開始﹐如紅暈杞子燉雞﹐開始時不需要很多藥材立刻進補﹐其後才後後加滋補藥材﹐燉品如黨參﹐鹿茸﹐冬蟲草要待稍後才進食。
12朝後才吃魚
剖腹生產的媽媽有傷口在身﹐產後十二朝前不宜吃任何魚﹐魚的蛋白質會助長傷口的肉芽增生。 豆腐﹐黃豆也含蛋白質﹐剖腹產子的媽媽在產後初期也不宜吃。
不宜吃薑
自然分娩後的媽媽常會吃炒薑飯或吃薑醋驅風﹐但剖腹生產的媽媽就不宜吃薑﹐以免刺激傷口。 煲湯時也不宜放薑﹐改放陳皮為佳
母乳媽媽進補法
喂哺母乳的媽媽不要吃完補品立刻喂BB﹐否則BB會同時進補﹐因而變得燥熱﹐可能會出紅疹。 母乳媽媽應在喂奶後進補﹐進補後半小時內不適宜喂奶
滋補湯水
補氣血
北芪黃鱔湯
當歸北芪斑魚湯
蓮子紅早茶
首烏茶
黨參紅早茶
潤肺養顏
椰子螺頭煲豬月展
清潤去燥
海玉竹雪耳豬月展湯
神生薏米無花果湯
寧神安睡
黨參百合紅早湯
健腰止腰痛
杜仲淮山杞子煲豬尾骨
豬腰木耳湯
杜仲巴戟湯
壯腰健骨湯
健脾補肺﹐去腫﹐補氣﹐去濕
田雞黨參杞子圓肉湯
雞腳眉豆節瓜湯
南早北芪茶
祛濕健脾茶
驅風止頭痛
驅風茶
天麻燉魚頭
去水腫﹐消腳腫
赤小豆鯉魚湯
紅早眉豆雞腳湯
去濕﹐止汗﹐清惡露
祛神寧神茶
浮小麥米需稻根茶
浮小麥紅早茶
浮小麥北芪茶
白木耳雞酒
滋補燉品
補氣血
北芪黨參燉螺頭
齊首烏黃精燉雞
淮山北芪南早燉烏雞
補氣
紅早杞子燉雞
補血
淮杞燉海參
北芪黨參黃精燉烏雞
鮑魚燉雞
補血止痛
天麻黃精首烏燉烏雞
止血消腫
田七燉雞
補肺補腎
冬蟲草花膠燉雞
滋陰潤肺
燕窩燉紅蓮
養胃潤肺
冬蟲草花旗參燉豬月展
養胃生津
石斗花旗參燉雞
壯腰補腎
當歸杞子燉鹿尾巴
健脾補腎
淮山杞子燉烏雞
健脾補氣
黨參百合燉烏雞
健脾益氣
淮山杞子燉螺頭
治手腳冰冷
淮杞燉鹿茸
補身餸菜
補氣血
冬菇絲炒黃鱔
竹苼紅早蒸雞
潤肺健胃
蜜豆鮮百合炒柱花魚
節瓜燜冬菇竹苼栗米芯
健脾開胃
栗米芯秀珍菇炒西芹
補腎
海參冬菇燜節瓜
補肝腎
紅早杞子蒸田雞
利尿清腫
節瓜燜栗米心雲耳
驅風
炒薑飯
治失眠
龍眼肉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