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人物徐志摩?

2009-11-27 5:02 am
他有什麼成明作呢?
~唔要他的生平~

回答 (4)

2009-11-27 9:21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0911260136913873381640.jpg
徐志摩有什麼成明作

《再別康橋》 是一首出神入化的抒情詩,把詩人內心的性靈神韻同自然界溫馨靜謐的美妙相交融,把詩人對康橋依依不捨的萬般柔情,借助勻整的音節,整齊的韻律,行雲流水般表現出來,稱得上是西洋藝術手法與中國古典詩詞意境美的完美結合。全詩充盈著詩人告別康橋時的纏綿依戀之情,宛若向甜蜜的夢中情人作別,在瀟灑之中交織著淡淡的憂鬱和惆悵。詩的語言似禪界般空靈,含蓄凝練,融情於景,寓景於情,有一種飄渺、虛幻的柔美感,體現著志摩典型的瀟灑飄逸的詩風。與早期所寫的意向繁複、情思駁雜的《康橋再會吧 》相比,藝術上達到了圓熟的境界。

自剖性散文從不同側面反映出徐志摩複雜的人生態度和思想感情,毫無遮掩地敞開了心靈窗扉。《自剖 》、《再剖 》和《求醫 》,一面不露聲色地剖露心靈的苦悶和精神的痛苦,一面在其中蘊涵著一股力量,抒寫自己愛和平、講人道的天性,對軍閥的殘暴表示義憤,對帝國主義的行為表示憤怒,對政府的無能表示失望,對黑暗的現實表示不滿,流露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人道主義思想。《想飛 》和《迎上前去 》則表達了他在現實面前不服輸要昂揚向上的生活態度,他決不容忍性靈的頹唐,認為那是最不可救藥的墮落。

徐志摩的散文名篇《嬰兒 》稱得上是一首感情深沉、內蘊豐厚的抒情散文詩,以形象貼切的比喻,生動地描寫了一位母親分娩前的巨大痛苦。他用細膩的筆觸,把沉浸在美麗寧馨兒出世盼望中的母親,在劇烈陣痛磨難裡的神態變化勾畫出來。

從生命本題和自然萬物裡,真誠地尋求、創造、體驗、領會生命和造化的實在與意義,才能了解生活的趣味、價值和神聖,從自然界感到深澈的意味和親切的解釋,獲得真純的思想和理想的人格。《話 》實則是他的一篇宣言。

《海灘上種花 》是徐志摩又一篇詩情哲理性散文,它以孩子活潑天真與成人庸俗市儈的鮮明對照,通過一張拜年卡的啟示,揭示並讚美了童真和單純的在海灘上種花的精神。

徐志摩有不少散文描寫到所崇拜的英雄及其創作,有的以樸素寫生見長,凝重樸實,形象生動,如《謁見哈代的一個下午 》,寫活了這位年過八旬的英國文壇泰斗的老者形象,敘述中無時不流露出崇敬的愉快心緒;有的則以濃麗渲染稱妙,辭采飛揚,細膩動人,如《曼殊斐兒 》,刻畫出這位女小說家的仙姿妙態。他總能以詩人的敏感,精確、藝術地捕捉把握描繪對象的本質個性,表現人、事、理的內蘊。另外,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性情。他的散文只能是他的,別人模仿不來。

徐志摩一組總題為「哀思」的悼念親友的散文,以《我的彼得 》寫得最有特色。文中一面含蓄地把心底那份真誠的悲哀、複雜的情感表現出來,如由一個不相識的愛音樂的小孩,引到對資質敏慧、性情柔和、體態秀美的小彼得的憐愛和喪子之痛。

以《北戴河海濱的幻想 》為例,能以如此氣勢,非凡渲染自我情緒,增加繁複色彩的,堪稱是很出色的作品。用字活潑,聯想富麗,態度頑皮,口吻伶俐,氣力十足,永遠看不出懈怠,如夏雲的層湧,春泉的潺湲。

《翡冷翠山居閒話 》細膩描述了徐志摩在意大利文化名城翡冷翠山居時醉情自然的閒適心情。他活潑好動的性靈在自然天籟的秀美風景裡覓到了解脫和昇華。他以飽蘸詩情的畫筆,繪刻出一個人投身大自然時的性靈迷醉。

《印度洋上的秋思 》寫中秋時節行船印度洋上的思緒,把秋景渲染成一種淒清的幽美,似一首溫婉輕柔的小夜曲,在稍顯灰色的音調下,籠上一層淡淡悲哀的霧靄。

《我所知道的康橋 》該是最能完美體現徐志摩瀟灑飄逸、濃麗秀美風格的抒情寫景散文。他以濃情之筆,把富有田園情調的康橋寫絕了,他的性靈何嘗不是調諧在油畫般的康橋美景和賦予他靈性的康河星光與波光的默契裡。

《天目山中筆記 》開篇即以空靈的筆調一下子呈現出佛禪的自然境界:清「淨」的山中,廟宇藏在蓊鬱的松林間,自然清幽的鳴籟搖人入夢,透過一扇小窗,就可接受自然的變幻。

許多人以為《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雖算得上是詩人的「標籤」之作,但卻失於輕飄,忽略了它內在的積極意義,還送他一個「風月」詩人的綽號。其實,他是要表明,無論風是在哪個方向吹,我們都是從生命的底裡獲得信仰、忍耐和勇敢。

《偶然 》是一首玲瓏剔透的小詩,他在象徵性的結構裡,通過「雲」與「水」、「你」與「我」等互對意念「偶然」的「相逢」「交會」,賦予「偶然」這樣一個極其抽象的時間副詞以形象化的哲理詩趣,堪稱別備一格。

胡適在《追悼志摩》中說:「真生命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幸福亦必自奮鬥得來!真戀愛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徐志摩追求愛情,不單單是為了最後享受幸福美滿愛情的結果,更重要的在於證明自己的人生權利和生命選擇。《起造一座牆 》正是詩人執著追求浪漫愛情和自由人生信仰的自白和吟唱。「就使有一天霹靂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愛牆』內的自由!」。
參考: 中國文化研究院+me
2009-11-28 3:27 am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後改字志摩,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時[1],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表兄[2] 。徐志摩出生於富裕家庭,並曾留學英國。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胡適語),雖然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但亦斷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徐志摩出生於浙江海寧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徐申如擁有一座發電廠、一個梅醬廠、一間絲綢莊,在上海還有一家小錢莊,又是硤石商會會長,人稱「硤石鉅子」。徐志摩18歲時由父母安排,與15歲的張幼儀結婚,隨後遠赴西方求學。對徐志摩來說,這段婚姻並不美滿。張幼儀遠渡重洋到了英國後,才發現徐志摩在旅英期間邂逅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林徽音)。後來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最後,林徽音卻選擇了梁啟超之子梁思成。
徐志摩與張幼儀1923年梁啟超(號任公)寫了長信很懇切地勸他:「萬不可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樂。弟之此舉其於弟將來之快樂能得與否,始茫如捕風,然先已予多數人以無量之苦痛。」「戀愛神聖為今之少年所樂道。……茲事蓋可遇而不可求。……況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鶻突,而得滿足得寧帖也極難。所夢想之神聖境界恐不可得,徒以煩惱終其身已耳。」任公又說:「嗚呼!志摩!天下豈有圓滿之宇宙?……當知吾儕以不求圓滿為生活態度,斯可以領略生活的妙味矣。……若沉迷於不可必得之夢境,挫折數次,生氣盡矣。鬱邑佗傺以死,死為無名。死猶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墮落至不復能自拔。嗚呼!志摩!可無懼耶!可無懼耶!」
志摩答覆任公的信,不承認他是把他人的苦痛來換自己的快樂。他回信說:「我之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鬥者,非特求免凶慘之苦痛,實求良心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人誰不求庸德?人誰不安現成?人誰不畏艱險?然且有突圍而出者,夫豈得已而然哉?我將於茫茫人海之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嗟夫吾師!我嘗奮我靈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熱滿之心血,明照我深奧之靈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輒欲麻木其靈魂,搗碎其理想,殺滅甚希望,污毀其純潔!我之不流入墮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幾亦微矣!」
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志摩影響甚大。小曼聰慧活潑,是獨生女,父親陸寶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回國後任賦稅司。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並談及婚嫁。徐父執意請梁啟超證婚,志摩求助於胡適,胡適果然把梁任公請了出來,梁任公在大庭廣眾之下罵徐志摩:「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舉罷,徐志摩與陸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由於徐志摩離婚再娶,觸怒了父親,中斷了經濟上的援助,而陸小曼生活揮霍無度,住的是3層樓的豪華住所,每月100銀洋的租金,家裡傭人眾多,有司機、廚師、男僕,還有貼身丫鬟,這些巨額花費使志摩入不敷支。應胡適的邀請,徐志摩兼教於北大,為了貼補家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間往返,同時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法學院、大夏大學三所大學講課,課餘還得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一月所獲,至少也有1000多元(當時一個圖書館管理員的月薪約5元),但仍不敷陸小曼的揮霍。沉溺於跳舞、打牌、票戲等夜生活的小曼每天天亮才上床,睡到下午兩點才起身。
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協和禮堂為外國使節演講中國建築藝術,徐志摩欲前去捧場,於早八時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然而,飛機在大霧中誤觸濟南開山墜落,志摩罹難,死時34歲。
2009-11-27 9:42 pm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後改字志摩,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時[1],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表兄[2] 。徐志摩出生於富裕家庭,並曾留學英國。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胡適語),雖然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但亦斷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徐志摩出生於浙江海寧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徐申如擁有一座發電廠、一個梅醬廠、一間絲綢莊,在上海還有一家小錢莊,又是硤石商會會長,人稱「硤石鉅子」。徐志摩18歲時由父母安排,與15歲的張幼儀結婚,隨後遠赴西方求學。對徐志摩來說,這段婚姻並不美滿。張幼儀遠渡重洋到了英國後,才發現徐志摩在旅英期間邂逅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林徽音)。後來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最後,林徽音卻選擇了梁啟超之子梁思成。


徐志摩與張幼儀1923年梁啟超(號任公)寫了長信很懇切地勸他:「萬不可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樂。弟之此舉其於弟將來之快樂能得與否,始茫如捕風,然先已予多數人以無量之苦痛。」「戀愛神聖為今之少年所樂道。……茲事蓋可遇而不可求。……況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鶻突,而得滿足得寧帖也極難。所夢想之神聖境界恐不可得,徒以煩惱終其身已耳。」任公又說:「嗚呼!志摩!天下豈有圓滿之宇宙?……當知吾儕以不求圓滿為生活態度,斯可以領略生活的妙味矣。……若沉迷於不可必得之夢境,挫折數次,生氣盡矣。鬱邑佗傺以死,死為無名。死猶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墮落至不復能自拔。嗚呼!志摩!可無懼耶!可無懼耶!」

志摩答覆任公的信,不承認他是把他人的苦痛來換自己的快樂。他回信說:「我之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鬥者,非特求免凶慘之苦痛,實求良心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人誰不求庸德?人誰不安現成?人誰不畏艱險?然且有突圍而出者,夫豈得已而然哉?我將於茫茫人海之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嗟夫吾師!我嘗奮我靈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熱滿之心血,明照我深奧之靈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輒欲麻木其靈魂,搗碎其理想,殺滅甚希望,污毀其純潔!我之不流入墮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幾亦微矣!」

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志摩影響甚大。小曼聰慧活潑,是獨生女,父親陸寶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回國後任賦稅司。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並談及婚嫁。徐父執意請梁啟超證婚,志摩求助於胡適,胡適果然把梁任公請了出來,梁任公在大庭廣眾之下罵徐志摩:「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舉罷,徐志摩與陸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由於徐志摩離婚再娶,觸怒了父親,中斷了經濟上的援助,而陸小曼生活揮霍無度,住的是3層樓的豪華住所,每月100銀洋的租金,家裡傭人眾多,有司機、廚師、男僕,還有貼身丫鬟,這些巨額花費使志摩入不敷支。應胡適的邀請,徐志摩兼教於北大,為了貼補家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間往返,同時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法學院、大夏大學三所大學講課,課餘還得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一月所獲,至少也有1000多元(當時一個圖書館管理員的月薪約5元),但仍不敷陸小曼的揮霍。沉溺於跳舞、打牌、票戲等夜生活的小曼每天天亮才上床,睡到下午兩點才起身。

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協和禮堂為外國使節演講中國建築藝術,徐志摩欲前去捧場,於早八時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然而,飛機在大霧中誤觸濟南開山墜落,志摩罹難,死時34歲。
2009-11-27 7:22 am
主要作品

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
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
小說散文集:《輪盤》。
另有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收錄日期: 2021-04-19 20:43: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126000051KK013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