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名朝的皇上有做過什麼事?

2009-11-26 3:44 am
......如題......包括:好事和壞事

回答 (2)

2009-11-26 4:04 am
✔ 最佳答案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洪武之治」。在位期間廷杖大臣、廢相、設錦衣衛、大殺功臣,也立下了明朝君王極權及高壓統治的典型。明朝穩定之後,太祖制訂了嚴格典章制度來約束眾臣。在朱元璋主政期間,處死了大批不法貪官,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萬官員。官員腐敗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太祖非常注意減輕民間普通百姓的負擔,基本上實現了輕徭薄賦。社會生產力在其統治期間得到了很大的恢復,人口穩定成長。他生活儉樸、工作勤奮

朱棣十分重視經營北方,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設行在六部,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軍事中心。爭取與蒙古族建立友好關係。韃靼、瓦剌各部先後接受明政府封號。朱棣親自率兵五次北征,鞏固了北部邊防。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崩,朱祁鎮即位,是為英宗。英宗在位初期由太皇太后張氏輔政,內閣由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仁宣之治得以延續。正統七年(1442年),張太后卒,三楊以年老淡出政壇,宦官王振開始專權,其黨羽遍天下,百官為之側目。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蒙古大舉南侵,王振勸英宗以五十萬大軍親征,沿途鋪張。返師途中,八月十五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太師也先所敗,明軍「死者數十萬」(《明史·英宗本紀》),英宗被俘,王振被亂軍所殺,史稱土木堡之變。隨後,也先挾持英宗南下進攻北京,皇太后孫氏命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監國,不久郕王即帝位,是為明景帝,改次年為景泰元年,尊英宗為太上皇。
2009-11-26 3:48 am
明太祖朱元璋,字國瑞,濠州人,今皖北淮河之南,蚌埠市東南二十多公里的鳳陽府。先世句容人,以布衣起兵,拜劉伯溫為軍師,南征北討,十八年之久。終於滅群寇,成一統,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都金陵(南京)。這是三字經上面四句話的簡短解釋。下面還有八句,把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1368- 1644),跳過惠宗 ,由第三位明朝皇帝,明成祖(永樂大帝1368-1424)說起,一直說到崇禎帝明思宗(1628-1643)明朝的滅亡。



迄成祖 遷燕京 十六世 至崇禎



權閹肆 寇如林 李闖出 神器焚



太祖在位31年,繼任明惠帝,年號建文共五年,便到了第三任的明成祖。他把國都由南京遷到北京(燕京)。明朝的十六世年號是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成化、弘法、正德、嘉靖、隆慶、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到了崇禎的時候,宦官放蕩專權,盜寇紛紛四起。其中尤以陜西延安府人李自成,後來自稱『李闖』的,毀了明朝的江山,焚了社稷的器皿煙火。



李氏父母早亡,外母撫養,十二、三歲時外母亦亡,無以為生,因想學藝,終成鐵匠,打造刀槍。適逢地方擾亂,乃廣制武器,結交朋友,結黨成群,興兵造反,遍地擄掠。不數月,兵近百萬,於崇禎十六年(1643)圍困京師,翌年三月初旬,太監賣國,大開城門,迎李賊入城。李逼總兵(軍官)吳襄致書山海關,令子吳三桂來降。三桂回書曰:父既不得為忠臣,子亦焉得為孝子,雖死不降。李大怒,斬吳襄於山海關前。三桂為報父仇,赴滿州求援清兵,清兵四月末旬入山海關,與李戰,李望風而逃,兵馬四散。三桂統兵追趕,屯扎陜西漢中府。朝內新皇登位,號大清,改元順治,崇禎十七年即順治元年。



關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民間有很多有趣的傳說。其一說他當過和尚和乞丐,但從小就表現勇於擔當的氣概,贏得當年玩伴的佩服。話說他們一同給人放牛時,看著牛吃草,自己卻餓著肚子。朱元璋心生一計,宰了一隻小牛,大家拾乾柴烹後吃了。下一問題是如何向主人交代。孩子們互相推諉,獨有朱元璋拍著胸膛說,『別怕,一切由我承擔』。當天晚上,朱元璋向主人坦白承認,被打得遍體鱗傷,卻也獲得全體孩子的擁護,從此凡事都聽他的主張。玩伴中有幾個後來成為他的手下大將,明朝的開國功臣。這種義氣待他當上皇帝後就不見了,而是為保皇位,任意殺人,連昔日夥伴也不放過。



民間傳著的另兩則詩歌也反映了朱元璋的正反兩面。他當和尚時,有一天下著大雪。他躺在破廟裡詠了一首詩:「身臥清灰頭枕瓢,老天撒下殺人刀;我今倒有安身處,那些窮人怎得了。』另一首民謠是(鳳陽花鼓)的歌詞:『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但二十五史的《明史》(清張廷玉等撰)卻在〈太祖本紀〉(卷一至卷三)中稱道明太祖「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審時度勢,有理有節;揭榜安民,嚴肅軍紀;為民除亂,民喜過望;初即王位,先正紀綱」等。《明史、太祖本紀》最後一段有一綜述,更表達了清代作者對明太祖推崇倍至,其文曰:「帝天授智勇,統一方夏,緯武經文,為漢、唐、宋諸君所未及。當其肇造之初,能沉幾觀變,次第經略,綽有成算。」



嘗與諸臣論天下之略,曰:『朕遭時喪亂,起初鄉土,本圖自全。及渡江以來,觀群雄所為,徒為生民之患,而張士誠、陳友諒尤為巨蠹。士誠恃富,友諒恃強,朕獨無所恃。為不嗜殺人,布信義,行節儉,與卿等同心共濟。初與二寇相持,士誠尤逼近。或謂宜先擊之。朕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故先攻友諒...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山東,次河、洛,止潼關之兵不遽取秦隴者,蓋擴廓帖木兒、李思齊、張思道皆百戰之餘,未肯遽下,急之則併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奇不意,反旆而北。燕都既舉,然後西征。張、李望絕勢窮,不戰而克,然擴廓猶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驟與角力,勝負未可知也。』(假使那時未攻下燕都而驟然與他們鬥力,誰勝誰負就未可知了)。



帝之雄才大略,料敵致勝,率類此。故能戡定禍亂,以有天下 。語云〝天道緩起者勝。〞豈偶然哉?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57: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125000051KK012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