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腹瀉 高堂中醫林文濱主任醫師
一. 定義:大便次數增加,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樣的特徵
二. 病因:
1. 急性腹瀉(發生時間少於2週):最常見的原因為腸道感染,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所引起的急性腸胃炎,皆可導致腹瀉
2. 慢性腹瀉(發生時間大於2週):可能原因有功能性疾病(如大腸激躁症或乳糖酵素缺乏),發炎性大腸疾病,大腸腫瘤,吸收不良症候群,內分泌疾病,甚至瀉藥濫用等因素
三. 治療方法
腹瀉的病因多端,應先釐清病因,再結合中醫的辨證,給予適當的針或藥,皆有不錯的療效,治療原則上,對於感染性腹瀉,不可過早止瀉,應以清除病原體為主,對證治療為輔,對於功能性慢性腹瀉,中醫的療效最佳,從調整全身體質來根本治療
1. 急性腹瀉:多為外感風寒或濕熱引起,症狀有惡寒發熱、頭痛、腹痛腸鳴,下痢清稀,腹瀉急迫,瀉而不爽等。這種腹瀉常是來得急,去得也急,因此中醫治療時,以「通」為上,讓身體將髒穢之物排乾淨,不要一味強求止瀉。臨床上,常用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來治療
2. 慢性腹瀉:這類患者除腹瀉外,多伴隨有體力衰退、面色萎黃、形疲消瘦、肢冷畏寒、腰膝痠軟、大便鬆散不成形、胃脈沉弱無力等症狀。此乃因脾胃虛弱,運化失調,以致氣虛不能昇陽而大便稀溏;而久病及腎,腎氣虛虧,下焦寒涼則滑脫瀉泄,不能自已。治療上須溫脾補腎,升提固濇,常用參苓白朮散或四神丸加減來調理
四. 預防
1. 注意飲食衛生,尤其出國旅遊,容易罹患所謂”旅行者腹瀉”,主要是細菌感染引起,患者會有腹瀉,腹痛,嘔吐,發燒或解血便等症狀,服用”藿香正氣散合葛根芩連湯”有不錯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2. 勿過食生冷,或酒食過度,肥甘厚膩
3. 清淡飲食
4. 平時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