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美國獲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後,在物質匱乏、
先進技術遭外國封鎖的年代,與多位中國科學家自力更生
研發導彈和人造衛星,成功讓中國躋身導彈及太空科技強
國之列。他的名言「我姓錢,但我不愛錢」,鏗鏘有力,
擲地有聲,道出這位愛國科學家的偉大志向。我們謹在此
敬悼錢學森。
60年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初,大批知識分子
和科學家選擇留下來,不少海外學有所成的知識分子亦紛
紛回流,參加建設新中國;可悲的是,不少人在其後二三
十年的反右和文革等政治運動中遭逢劫難(錢學森因為負
責涉及國防的最尖端科技,幸運地逃過一劫)。今天,內
地有人呼籲為錢學森舉行國葬,不過,我們認為中國政
府最應該做的,不是舉辦什麼儀式這種門面工夫,而是
認真反省一個問題:知識分子愛祖國,祖國愛知識分
子嗎?
1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被監視5年才准返回中國
1911年在中國出生的錢學森,在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
後,負笈美國,取得博士學位;二戰結束後,美軍選派專
家到德國檢視德軍的V2飛彈,錢學森是成員之一。50年
代,美國掀起反共潮,錢學森被懷疑是共產黨員,他毅然
決定回國,但遭到美國軍方反對,更指「1個錢學森抵得上
5個海軍陸戰師」,美國軍方甚至「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
也不能放他回紅色中國」。後來美國對錢學森展開長達5年
的監視,直至1955年,在周恩來總理親自處理下,錢學
森始能回國。
不少知識分子很有使命感,認為有責任為國家盡力,
為社稷效勞,為人民鳴不平。就是這種使命感,多少顆愛
國的心無辜被犧牲,由反右、文革,到六四以至今天的
維權,知識分子都是受逼害受打壓的一群。
銘記歷史教訓
尊重知識分子
錢學森逝世,內地有人提議為他舉行國葬,全國下半旗致
哀。這些紀念方式,確實是對錢學森一生的肯定,但若在
知識分子死後舉辦極盡榮哀的紀念儀式,而在世的知識分
子卻未能得到當權者的寬待和尊重,悼念儀式即使再莊
嚴,都會顯得有點諷刺。
錢學森逝世更值得我們深刻反省的是,中國近代史總是以
政治人物為軸心,有意無意間大搞個人崇拜,反而為國為
民作出重大貢獻的知識分子、科技先賢,沒有得到恰如其
分的重視。反觀法國,巴黎先賢祠所紀念的,是法國
歷史上的偉人,先賢祠安放了居里夫人、伏爾泰、盧梭、
雨果等科學家、文學家的遺體,若中國也有自己的先賢
祠,紀念為中國人民貢獻一生的知識分子及科學家,會更
有意義。
中國欠知識分子的實在太多。國家應做的,是汲取血的教
訓,不要重蹈覆轍打壓知識分子,今後必須尊重知識,尊
重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精神,不要再讓知識分子當上中國歷
史悲劇的主角。
更新1:
001所以話呢,我們是對事不對人,很可惜通常都是由歷史去平反。
更新2:
002和003查實你們所講都你們的道理,同一個問題,總會有另一種觀點存在。 不一定表示你是錯或者是對,因為世上真的沒有終極真理。
更新3:
當對某一項 人 與事有了固定的看法,就形成了「偏見」。偏見,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有 的。只是日常生活的小偏見比較無傷大雅,但若牽涉到國際局勢, 涉及種族、政治的偏見,就可能產生巨大的災難。
更新4:
004你也講得真好,唉.....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惜已經太遲了,犧牲者是我們的國民。
更新5:
明知不可為而為知,明知不可干而干之。當年本人(黯然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