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燒佛寺是為追殺光王?

2009-10-31 10:54 pm
流行劇《宮心計》說唐武宗燒佛寺是為追殺光王李怡,是否史實?

回答 (1)

2009-11-02 6:46 am
✔ 最佳答案
無線劇集《宮心計》提及唐武帝為追殺光王李怡(即後來的唐宣宗李忱)而燒佛寺,其實此劇情是呼應正史中唐武帝在位時期曾下令滅佛禁佛,史稱為『會昌滅佛』,或佛教人仕稱為的『會昌法難』(會昌乃唐武宗的年號)。而野史流傳唐武宗滅佛的原因是為了追殺一度出家為僧為光王李怡,而根據正史,唐武宗滅佛有其宗教及社會經濟因素,說成了滅佛是為了追殺光王,極可能是後人胡亂杜撰出來。

佛教自東漢由印度傳入中國,由南北朝至隋唐都大盛。唐代初期皇帝大多禮待佛教僧侶,以至在唐中後期很多佛寺都擁有大量田地錢財,勢力龐大。但佛教雖然興盛,卻有三大隱憂,最後

1. 傳統儒家的對抗

無論有多少皇帝信奉佛教‧中國其實以儒家學說治國。很多懦學出身的官員,對來自印度的佛教沒有太大好感,認為儒家學說才是中華的正統。在唐憲宗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就因為唐憲宗迎佛骨供奉,就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上奏唐憲宗,內容有大量對佛教的指責。至唐武宗時重用的宰相李德裕,也是和韓愈一樣揚儒抑佛,早在李德裕在浙西當官時都大量關閉當地佛寺,會昌滅佛時,李德裕也是主要的支持者,而並非如《宮心計》中,李德裕曾勸諫唐武宗收回滅佛的旨意。

2. 道教的對抗

自佛教傳入中國後,佛道兩教的宗教矛盾比佛教與儒家的更大,用今時今日的言語來說,佛道兩教的衝突可形容為嚴重的教派衝突。

唐朝皇帝雖大部份崇佛,但崇道教的可能會更多。大部份唐朝皇帝都信奉道教,道士在朝中的影響力也不少。在唐太宗以來,大部份皇帝都包容佛道兩教,較少偏袒任何一方;但唐武宗是個崇道抑佛的皇帝,他受道士趙道真影響,厭惡佛教,故終於下令滅佛。

3. 經濟問題

佛教在唐初大盛後,自唐中後期已擁有大量的田地財產,僧侶數目也很多,而且佛寺不用向朝廷納稅。漸漸地,開始影響當時中國的生產力。唐武宗之前的皇帝唐文宗,雖然都崇佛,但也曾說過:『古時一個農人耕作要養活三人,現時加上兵和佛,一個農人耕作要養活五人。』兵是指當時藩鎮割據令軍隊開支沒法受中央控制,佛是指佛寺中的僧侶也在不受控制下不斷增長。唐文宗時代朝廷已察覺佛教已蠶食中國的生產力,至唐武宗時代,朝廷財政出現困難,唐武宗於是打佛寺的主意,下令滅佛。

就以上的原因,唐武宗滅佛的旨意斷斷不是因此追殺光王已生,為何野史中會有此流傳?

《宮心計》中光王在未登機為帝時扮作呆笨,乃是史實,正史中如《資治通鑑》都有記載,但正史中沒有說過唐武宗曾追殺光王,唐武宗追殺光王的故事源於唐末韋昭度秉著的《續皇王寶運》以及尉遲但的著作《中朝故事》,記述當年唐武宗悉破光王假扮痴呆,怕心謀遠慮的光王會威脅他的帝位,故暗向光王下毒手,光王被宦官所救逃離長安,之後為避難而出家為僧(傳說光王出家的其中一個地方是位於現在江西省奉新縣的百丈寺),唐武宗後來得知光王為避難而出家為僧,故下令滅佛,希望趁機迫光王現身。

不過很多史家,包括編纂《資治通鑑》的司馬光都指唐宣宗(光王)曾出家為僧的說法是十分不可信的,因為正史沒有任何唐宣宗曾出家的記載,而當時像光王這一類庶出的親王何其多,唐武宗又有自己兒子,光王根本對唐武宗的皇位沒可能造成任何威脅,更沒可能因特別防範光王甚至要暗中殺掉他,加上的光王的長子是在他被指『出家為僧』的日子在長安出生,更證明光王出家是沒有理據。既然光王沒有出家為僧,唐武宗因為要追殺光王而滅佛的說法更不可信。

但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流傳出來? 一般相信是會昌滅佛後,佛門中人對唐武宗恨之入骨,而唐宣宗繼位為帝後,立即終止武宗的滅佛政策,更將支持滅佛的李德裕貶往海南島。在唐宣宗在位期間,也很支持佛教復興,故佛教中人也視唐宣宗是活菩薩。

既然一個皇帝被佛門中人恨之入骨,另一個則視為活菩薩。不難想像唐武宗迫害光王,以及光王出家為僧的故事,極有可能是佛教徒之後杜撰出來,以醜化唐武宗及聖化唐宣宗。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54: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031000051KK008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