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人分享(支持求學不是求分數)

2009-10-17 11:50 pm
求名人分享(支持求學不是求分數)

回答 (2)

2009-10-18 1:02 am
✔ 最佳答案
1.
教育界名人 - 天才小科學家 - 陳易希
近日從多遍報導中得知小科學家的近況,知道小科學家正身在美國理工學院進行太空研究,真是利害!

馬沙覺得小科學家自得到科技大學破格取錄後,再加上香港各大報章吹噓下,小科學家真的以為自己是天才!

在會考放榜前後數天,看到很多應屆會考生都為自己的成績而著急,但同是應屆會考生的小科學家卻左大聲高叫"求學不是求分數"! 此子已被科大取錄,在放榜前後說這樣的話,真有點兒那個。

昨天有消息指小天才在會考只能取得3分,如消息屬實,不知科大有何對策。

其實在馬沙的思想中,會考中取得高分或是低分跟個人的真實能力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在很多時候,低分比"高分低能"還好。

但馬沙想提的倒是人的內在質數,從報刊的資料中得知,小科學家竟因到美國做太空研究而放棄回港參與英文科會考口試。需知缺席口試者幾乎肯定英文科整體不合格。或許小科學家已可直入科大,不用出示會考成績,但他應不會參與A level 吧!! 小沙真不知他日後怎樣能解釋自己同時沒有會考及A level 英文科合格。再者,如他會考只得3分是屬實,能否於科大畢業仍是一個迷!

但從他有時間回港出席書展及訪問,但竟放棄回港出席考試來看,此子的心理質數是有很大的問題。小沙看不到他有分辨事情輕重的能力。從他的父母的支持來看,他們也不懂。沒錯,"求學不是求分數",但至少也應考好會考吧!若真的以為自己是天才科學家的話,未免太自負了。

究竟是他的錯,社會的錯,還是科大的錯呢?

註: 陳易希參與8月21日的公開活動時證實自己會考有12分(以最佳六科計算),中文科及英文科(課程甲)不及格,電腦與資訊科技科得到E級,數學得D級,化學得D級,物理得C級,圖像傳意得B級

2009-10-17 17:05:54 補充:
2.世界人工細胞之父 張明瑞
半世紀McGill緣

今年夏天張明瑞獲頒榮譽教授,圖為他與太太的合照,太太是他研究路上的最大支持者。 不少十二班學生選擇大學時都會捨近取遠,慕名跨省報讀其他名牌大學,位於魁省的McGill University (麥基爾大學)便是其中熱門選擇。
有加拿大哈佛之稱的McGill,是加國最古老的名牌大學之一,擁有186年歷史。一直以來,

2009-10-17 17:06:07 補充:
McGill在《麥克琳》(Maclean's)「全加拿大大學排行榜」中都穩坐三甲位置,今年在08年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全球大學排名位列20,07年更高居12位。百多年來,McGill出過七位諾貝爾獎得主、兩位加國總理、一位普立茲獎得主,名人校友不勝枚舉。
曾兩度獲諾貝爾獎提名的「世界人工細胞之父」張明瑞 (Thomas Chang),生於中國,長於香港,居於魁省。張明瑞自從1956年踏足魁省後,便與McGill 結下了半世紀的緣。由學生、研究生到教授,McGill就是他第二個家。

2009-10-17 17:06:23 補充:
現年74歲的張明瑞,去年夏天再次踏上McGill的畢業典禮台,但他不是獲頒甚麼學位,而是被封為榮譽教授(Emeritus Professor),全間大學就只得數位教授獲得如此榮譽。雖然已屆退休之齡,但張明瑞還未有退休打算,他說﹕「只要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我仍然想繼續工作,貢獻社會。」

2009-10-17 17:07:12 補充:
出生於中國汕頭的張明瑞,中學就讀香港名校拔萃男書院,畢業後便考進魁省的McGill University主修醫療科學,誰也沒想到他這一步,奠定了日後與McGill的半世紀緣。

2009-10-17 17:07:15 補充:
張明瑞憶述﹕「McGill容許本科生一邊讀書,一邊做研究,使我有機會研究第一個人造細胞。」當張明瑞還是大學本科生之時,他已經研製了全世界第一個人造細胞,有「世界人工細胞之父」之稱。現時他除了是McGill的榮譽教授外,也是人造細胞及器官研究中心的總監和《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 Bio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的總編輯,他也曾因研究「人工血液」而獲得加拿大勳章 (Order of Canada)。

2009-10-17 17:07:27 補充:
張明瑞在McGill就讀期間,總共取得三個學位,分別是1957年的理學士、1961年醫學博士和1965年博士學位。張明瑞不諱言﹕「攻讀理學士和醫科的時候是最具挑戰,一邊讀書,又要一邊研究人造細胞,所以當年的時間表十分緊密。」雖然如此,但張明瑞堅持健康的生活是很重要的,「記得修讀學士的時候與其他學生一樣,也有自己的課外活動,我喜歡彈琴、閱讀歷史、建立社交網絡、學習管理和領袖技巧等。放學後回到大學的學生宿舍Douglas Hall,那是一個獨立式柏文可供三名學生共住,我們共用客廳,但也有自己的房間。

2009-10-17 17:07:37 補充:
後來攻讀醫科時,我已經結婚了,所以課後通常都會陪伴家人。」自中學以來,張明瑞已十分注意自己的健康,會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正常的體重和足夠的睡眠,雖然有時候也會因為過於投入研究而忘記睡覺!求學不是求分數!~

2009-10-17 17:07:47 補充:
名校出身、擁有三個學位、也是大學的榮譽教授,單看這些履歷,已令人覺得張明瑞一定是學術界的精英,大學時期的分數一定十分標青,但他說:「讀書以來,我都是拿著一個宗旨就是求學不是求分數,我從不會為了分數而讀書,但會為了有益的東西而學習。」人家說三歲定八十,或許性格的形成從小時候已有跡可尋。求學時期的張明瑞不是為了分數而讀書,投入社會後也不會為了名與利而工作,他說:「作為一個科學家,應該知道甚麼對病人是最重要和最有用的,病人的健康是我工作最大的原動力,假如為了名與利才工作只會加添無必要的壓力。」

2009-10-17 17:07:59 補充:
雖然沒有名利負擔,但張明瑞在研究人造細胞的五十多年也曾受過不少壓力,他說:「健身、打網球、聽古典音樂都是減壓的好方法,而且個人信仰和朝著幫助人類的方向工作都可以平衡壓力。」因為十分熱衷醫學研究,張明瑞從沒數過自己的溫習時間,他樂於研究自己喜愛的科目,「我最喜愛醫學、化學和物理,這些科目都很實用和具挑戰,其實我也很喜歡歷史科,但沒有選修有關科目。」

2009-10-17 17:08:12 補充:
雖然張明瑞強調求學不是求分數,但也可分享他當年讀書的心得﹕「不要死記背誦內容,最重要是明白概念和原理,一理通百理明,然後把概念引伸到其他問題去解釋,這樣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參考: 我自己,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2009-10-18 12:23 am
會考12分中英不合格陳易希:多謝科大求學不是求分數 - 昔日時事
參考: www


收錄日期: 2021-04-15 21:50: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017000051KK009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