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有冇人知<<元朗大棠崇正新村的歷史>>.快!!!!

2009-10-17 8:13 pm
有冇人知&amp;lt;&amp;lt;元朗大棠崇正新村的歷史&amp;gt;&amp;gt;.快!!!! thx

回答 (1)

2009-10-17 8:49 pm
✔ 最佳答案
[香港史]有冇人知<<元朗大棠崇正新村的歷史>>.快!!!!
香港元朗有個“崇正新村”
在香港,客家人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多聚居在新界,鼎盛時期曾建立了400多座村莊。在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平原,有一座叫“崇正新村”的村莊,它是客家人在香港的最大村落。直到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以前,客家人在這裡過著簡單樸素的鄉村生活,並有別具一格的民風民俗。但隨著香港都市化進程的發展,客家人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巨大變化。
30年前,新界一帶遍佈“崇正新村”這樣的客家村落
這條村原地名叫“紅棗田”。在清朝康熙初年,已有寶安簡姓、陳姓客家人在此居住。當年的居民以從事水稻種植為生,由於此地水源不足,耕種良田較少,早期居民繁衍不多。迨至20世紀30年代後,大批國內客家人移民至此,呼朋引伴,集聚而居,遂至村內的人口不斷攀升。1957年,當時的有識之士如李文康、梁幹臣、古貫郊、梁定中、林志君等一批鄉賢,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正式成立“崇正新村”,並屬在元朗區18鄉內。“崇正”二字,乃來自以代表客家人崇尚正義的美德及客屬團體“崇正總會”而命名。
新村得以正式成立後,不斷上書理民府為村民爭取應有之權益,並逐一得到完善解決。逾兩年,由元朗市區通往崇正及黃泥墩的公路正式建成,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入。當時的村民大多以種菜、養豬養雞為業,尤其養母豬,供應乳豬予遊客和駐港英軍的生意最為蓬勃。新村為此還先後成立了養豬和蔬菜合作社。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是崇正新村人口最鼎盛的時期。由於內地改革開放,大批僑生僑眷獲准出國出港,這些新移民均選擇居住在這同聲同氣的村莊內。當時,香港的經濟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極需勞工和其他人才,薪金收入遠較傳統的養種高出好多,於是村民們紛紛棄耕棄養,入工廠當工人或從事商業機構職員。過去養豬的豬舍,很多為配合所需改建、改裝成新移民居住的出租屋。廉宜的租金,吸引更多客家新移民入住。屋屋人頭湧湧,家家阿姆(客家)話盈耳。
崇正新村的公共活動組織是不問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三喜堂花炮會”,他們在每年農曆的3月23日,組織村中近百名會員,穿上不同服飾及各種打扮,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參加在元朗市區舉行的18鄉“天后誕”巡遊。清晨,長長的隊伍抵達理民府,理民府派出官員為舞龍舞獅點睛後,一村接一村的表演隊便在市區扭龍舞獅,盡情表演,場面壯觀熱鬧。夜晚,則在由村民集資購買的會所內筵開數十席,並舉行投標、抽獎等文娛聯歡活動,會員扶老攜幼,飲酒猜枚,歌舞昇平,通宵狂歡,整條村莊洋溢在節日歡樂中。
三喜堂花炮會活動經費大都由熱心人士贊助,及由村民推舉有熱誠有威望的村民擔任理事。要加入該會成為會員,每人每年需繳交一定數額的會費,平日會員家有喪事,會裡除派代表前往參加喪禮及慰問外,同時致送1000元帛金。其他會員大都自發地慷慨解囊,施以援手。而這種守望相助、敦親睦鄰的純樸習俗,正是旅外客家鄉親莊重自強,異地紮根,得以世代傳承的客家精神的體現。
崇正新村現在最大的變化,是人口逐年下降和老化。原本純樸的自然村莊漸漸變成城市化。再加上村民職業改變及收入增加,令村民的後代逐漸遷入繁華的市區。尤其是隨著西北鐵路和三號高速公路貫村而過,使得不少崇正村民的原居所需要拆遷。以上種種原因,遂令村內人口由全盛時7000多人逐步下降到約3000人。現在節假日間或返村探望長輩的客家後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周遭環境習慣的影響,講流利純正客家阿姆話的人也越來越少了,今天能夠說客家話的村民大致上只限於50歲以上的村民。
回顧崇正新村的昨天和今天,真可謂滄海桑田。展望未來,這條典型的客家村勢將更加當地語系化、城市化。時代的滾滾車輪,只能帶給人們不勝的唏噓和片片的追憶。
資料來自中國史書~梅州日报 :↓有圖
http://www.meizhou.cn/news/0909/26/090926004.html

資料屬實~收到後~要評價


參考: yaz,有用的知識大家分享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33: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017000051KK0055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