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稱號是什麽?急急急......
回答 (2)
南非共和國
南非荷蘭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
英語: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非洲國家,有「彩虹之國」之譽,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緯度自南緯22至35,經度從東經17至33。東、西、南三面分別瀕臨印度洋、大西洋和南冰洋,海岸線3,000公里。位於開普敦東南1,920公里處大西洋上的愛德華王子群島亦為南非領土。北與納米比亞、波劄那、辛巴威、莫三比克及史瓦濟蘭接壤,另有「國中之國」賴索托。
南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擁有三個首都的國家:
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為比勒陀利亞
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為布隆泉
立法首都(議會所在地)為開普敦
地理
南非位處於非洲最南端
國家格言::!ke e: ǀxarra ǁke(卡姆語)
「殊途同歸」 (逐字翻譯則是「不同的民族聯合起來」)
國旗
南非國旗在1994年3月15日由南非多党過渡行政委員會批准了新國旗。新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由黑、黃、綠、紅、白、藍六色的幾何圖案構成,象徵種族和解、民族團結。
國旗寓意
紅色象徵鮮血;藍色象徵天空;綠色象徵大地;黑色象徵黑人;白色象徵白人;黃色象徵自然資源;Y字形象徵各民族的交流與團結
國徽
太陽象徵光明的前程;
展翅的鷺鷹是上帝的代表,象徵防衛的力量;
萬花筒般的圖案象徵美麗的國土、非洲的復興以南非國徽及力量的集合;
取代鷺鷹雙腳平放的長矛與圓頭棒象徵和平以及國防和主權;
鼓狀的盾徽象徵富足和防衛精神;
盾上取自聞名的石刻藝術的人物圖案象徵團結;
麥穗象徵富饒、成長、發展的潛力、人民的溫飽以及農業特徵;
象牙象徵智慧、力量、溫和與永恆;
兩側象牙之間的文字是“多元民族團結”。
國歌
《上帝保佑非洲》(Nkosi Sikelel' iAfrica)和《南非的呐喊》(Die Stem van Suid Afrika)合編曲。
1995年5月,南非正式通過新的國歌,新國歌的歌詞用祖魯、哲豪薩、蘇托、英語和南非語5種語言寫成,包括原國歌《上帝保佑非洲》的祈禱詞,全歌長1分35秒,並以原國歌《南非之聲》雄壯的高音曲調作結尾。原國歌名為《上帝保佑非洲》,1994年3月15日批准。歌曲由黑人牧師諾克·桑湯加在1897年譜寫,1912年首次在南非土著人國民大會上作為黑人民族主義讚歌唱出來,在非洲深受廣大黑人歡迎。
歌詞大意:
上帝保佑阿非利加洲,高聳起它的長角,傾聽我們子民的禱告。
上帝挽救我們的國號,再者南部的非洲,結束戰亂和爭吵。
呼喚來自蔚藍的九霄,來自深海的波濤,越過永恆的山坳,回音在岩石間縈繞。
首都
行政首都:普利托裏亞
司法首都:布隆泉
立法首都:開普敦
國土面積:1,219,912平方公里(世界第24名)
官方語言
除南非荷蘭語、英語外,南非還有9種獲得官方地位的地方語言:祖魯語: iRiphabliki yaseNingizimu Afrika,科薩語: iRiphabliki yaseMzantsi Afrika,聰加語: Riphabliki yaAfrika Dzonga,南北索托語: Rephaboliki ya Afrika Borwa,茨瓦納語: Rephaboliki ya Aforika Borwa,恩德貝萊語: IRiphabliki yeSewula Afrika,斯威士語: IRiphabhulikhi yeNingizimu Afrika,文達語: Riphabuliki ya Afurika Tshipembe
人口
4868.7萬(截止2008年,南非國家統計局預測)。
其中男性2344.48萬,女性2424.22萬。
黑人3856.51萬,占人口比例79.2%,有色人種437.92萬,占人口比例9%,印度/亞洲裔124.35萬,占人口比例2.6%,白人449.92萬,占人口比例9.2%。
豪登省人口最多,大約1050萬人口,北開普省人口最少,只有110萬人口。
南非人口年齡比例趨於年青化,大約32%的人口低於15歲,大約7%的人口高於60歲。
黑人主要有祖魯、科薩、斯威士、茨瓦納、北索托、南索托、聰加、文達、恩德貝萊等9個部族,主要使用班圖語。
白人主要是荷蘭血統的阿非利卡人(約占57%)和英國血統的白人(約占39%),語言為阿非利卡語和英語。
有色人是殖民時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隸的混血人後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語。亞洲人主要是印度人(約占99%)和華人。
民族
祖魯、科薩、茨瓦納等部族。民族68.2%為黑人,3.3%為亞洲人,18%為白人,10.5%為有色人。
參考: 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53: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015000051KK014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