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舞獅的習俗呢?

2009-10-10 2:03 am
中國似乎沒有獅子的,為何有舞獅的習俗呢?而且又有舞南獅和北獅??

回答 (2)

2009-10-10 5:21 am
✔ 最佳答案
「獅藝─舞獅習俗」
中國自古以務農為業,民風淳樸,生活簡單,餘暇時以習武來鍛鍊身心,一則強身健體,以應付生活;二則可抵禦山賊。而練習舞獅乃是習武項目其中一種,除可以自娛及娛人外,還可能訓練團結精神,所以深受民間所歡迎,而獅藝亦隨武術之發展流傳開來。
國術在傳統上可分為六項:(一)拳術;(二)兵器;(三)對練;(四)內功;(五)獅藝;(六)醫療。學國術者有全學以上的,也有只選擇其中數項。傳統的師傅平日以跌打中醫為業,暇時授徒;當有喜慶節日時,除舞獅外尚有拳術、兵器、各式徙手及兵器對打等表演,場面非常壯觀。
舞獅的技法,大多數是由拳術中之手法與腳法演變過來,而技法之不同在於舞獅者對獅藝之理解及所習門派之特色而有不同演繹,故傳統上學獅者非要有多年的武術根基及對所習門派有一定認識才可勝任。由此可知,獅藝與拳術是息息相關的。
「獅藝─舞獅源流」
 
一‧ 北獅
中國舞獅,以“北獅”起源得最早。相傳一在北魏武帝遠征甘肅河西,俘虜胡人十萬之多。魏武帝把他們囚困於邊荒三年。一日,魏武帝巡視禁區,邊將設宴款待,并令胡人獻舞娛樂。胡人以木雕獸頭,兩大五小,披獸衣,集八音樂,武士三十餘人,起舞於御前。舞者作歡騰喜悅之狀,或作低首相憐,舞技之美妙,令武帝嘆為觀止。武帝傳胡人,詢其所舞,胡人答曰:“北魏朝聖,四方匡伏,西涼樂伎,同沾皇恩”。武帝聽罷龍心大悅,賜名北魏瑞獅,恩准俘虜回國。自北,獅子舞便在北方流傳開來,遂有北獅之稱。相傳二說獅子乃天龍九子之一,善守門,故秦漢以來一般宮殿府第門前豎立一對用石造的獅子放置左右以護宅。
二‧ 南獅
舞南獅考諸中國民間有數個傳說:
傳說一乃源自廣東佛山某地,每年除夕,必出現一頭怪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不斷呼出年年之聲。鄉人故命其名為年獸。此年獸每年出現之時,不傷人畜,只到處嚼食田間蔬菜而去。鄉民不勝其擾,乃召集村人,議定用竹篾紙料,依其形狀,扎成獸頭,塗以各色,再以各種布料剪成三角形狀,製成獸身,兩人持而舞之,再集鄉民數十,攜帶嚮器,伏於田間橋下,候年獸出現時,群起擊動嚮器,聲震田野,果然掠走年獸,從此不復現矣!民因紀念紙扎頭獸能驅走年獸,便每年製此種獸頭,於除夕鼓舞,即與舞年,後經鄉老們研究後認為獅子為獸類中之威武及瑞祥之動物,便將舞年改稱為舞瑞獅。
傳說二說是在清代乾隆皇下江南時,夢見一頭毛色五彩斑斕的瑞獸來朝拜。回京後,乾隆皇命人照他夢中所見的瑞獸形象來扎製一隻,每在節日及慶典時命人舞動,喻為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據古籍記載,獅子舞在早期中國社會已非常普遍,《陝西通誌》記載:「雜戲起於秦漢,有魚龍蔓延,高紐鳳凰,象人、怪獸之戲。」而獅藝則成熟於南北朝時代。獅子舞在那時喚作太平樂,據唐書《音樂誌》記載:「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曰五方獅子舞,綴毛為獅子,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狎之客,二人持繩秉拂,為戲弄文狀。」而到了唐朝時更得到廣泛的發展。據唐《樂府雜錄》記載:「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方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劃衣,執紅獅子,謂之“列獅子郎”,舞太平樂。」可知獅藝在當時已成為過年過節、行香走會中的必備節目。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gif


2009-10-09 21:22:25 補充:
另一說法

民間故事:中國舞獅的由來

相傳在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遣使者獻來一頭猛獸,頭大似籠,吼聲如雷,使者對章帝說:這是大月氏國獨有的猛獸,人稱「金毛雄獅」,是獸中之王,貴國若能馴服它,敝國才能心服,歲歲來朝。

章帝聽後大笑說:吾邦如此之大,怎會馴服不了一頭獅子?貢使離去後,章帝立即發出榜文募馴師者,誰知來了兩名馴獅人皆被獅子所傷,後來又來了一人,見獅子兇悍,先斷其食物後,再引獅子出籠,誰知獅子一出籠便咬傷馴獅人,宮中武士見之,齊來相助,亂棍之下竟將獅子打死,章帝得知後非常生氣,下令斬了馴獅人。

2009-10-09 21:22:41 補充:
在法場上馴獅人求告於監斬官,倘獲開釋,定能將死獅復活並完成馴獅任務,斬監官稟奏章帝后,章帝准其帶罪立功。馴獅人思得一計:剝下獅皮命武士穿上,並加緊模仿真獅之舞動。次年貢使來朝,見某猛獅出籠,都遠避一旁,當時只見一人手握繡球在前引導,平日兇悍的獅子竟然隨著繡球上下左右服貼的舞動。眾使見狀,無不拍掌喝采外,讚歎中土能人輩出。自此便年年來朝了!
參考: 明B+hku
2009-10-20 11:31 pm


收錄日期: 2021-04-26 16:04: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009000051KK008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