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馬太福音第26章 第27章講d咩 急!!!

2009-10-08 2:21 am
我想問馬太福音第26章 第27章講d咩 急!!!

回答 (4)

2009-10-09 1:13 am
有些人在知識+散播汙蔑基督信仰的文章,以下做出澄清:
http://bibletimes.netfirms.com/jesus/read.php?tid=13480

以下網站文章多達三千篇,我們提供您基督信仰的正確內涵
http://bibletimes.netfirms.com/jesus/thread.php?fid=119
內容:
達文西密碼「問題」、聖經預言、天堂陰間異象、個人見證、聖經科學見證、考古論證,基督信仰疑惑解答、神創論VS.演化論
2009-10-08 7:39 pm
靈修版聖經有時比人一個錯覺用來幫助信徒「靈修」更明白聖經,不過注意如此把一個完整的故事(每本福音書)的內容的情節拆得支離破碎是否真的幫你知道講d詳呢?

唔知點解你要特別知道這段(兩章)講咩,不過試下用綜合的方向給你點出重點,讓你自己去看看原作者(馬太)全本記事是否跟這裏看出的意思全面配合得上,以證實冇看錯意思。

馬太廿六章廿七章記述接近耶穌臨終前的幾個重要事件,當中包括他預言自己的死和復活,最後(逾越節)晚餐的預表意義,客西馬利園禱告及接受神旨意對比門徒的睡覺,被捉拿受審時暗示自己的身份(王),從彼得的不認主代表信徒的動搖對比耶穌堅守所負的重責,被釘死時應驗不少舊約所預表彌賽亞來臨的意象,天變聖殿分隔至聖所的幕裂開,埋葬耶穌及之後他復活的情況等(廿八章)。

這些情節希望使熟讀並認識舊約(當時的「聖經」)的猶太人可以看出耶穌的身份和他在神對他們祖傳下來的應許一個拯救他們的君王,叫他們對比他們心裏想象或期望的跟當時所展現的情景並不同,從而改變他們從宗教的執著上釋放出來明白神對祂子民作為向世界代表神的國度的用意,讓他們明白拯救的意義從羅馬(地上政權國度)的拯救轉化為人性(心性)的改變而使這個世界的人性得以改變,這便是神的國度臨到的意思。

當然耶穌預言這世界的人不會太喜歡或接受這計劃,所以神會持續地介入(聖靈)讓人得到不時的鼓勵。 讓信徒明白神的國度不是單單依宗教的守則和規矩,而是要學習和守住耶穌示範做人的方法:忠於對神的信心信靠(愛),活出神給你的人生目標(旨意/召命),憐憫人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一眾,有能力不活在恐懼和苦毒(罪)中[因為耶穌依神的旨意已經勝過死],活出永有盼望表現出有平安的人生[永生的起點表現在信徒今天的生活,不是每天等上天堂]。
2009-10-08 2:39 am
第26章 第27章 have a lot of, you can go to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http://www.ccbiblestudy.net/
Hope it can help you!!!!!!!!!!!!!!!
參考: 自己
2009-10-08 2:37 am
一聖經靈修版對馬太福音26-27章的注解:

齊來看看這個所謂祭司的嘴臉吧……
26:3 該亞法是耶穌在世上工作時期的大祭司,是前任大祭司亞拿的女婿。羅馬政府征服猶太后接管並指派所有的政治和宗教領袖。該亞法工作了十八年,比多數的大祭司都要長,可能因為他肯與羅馬政府合作。是他建議讓耶穌替百姓去死,好拯救整個國家(參約11:49-50)。

下手不是越快越好嗎?那些領袖所想的是……
26:3-5 這是個故意殺害耶穌的計謀,沒有這個計謀,攻擊耶穌的大眾意見就不會激增。其實,因為耶穌受歡迎,宗教領袖不想在逾越節期間捉拿他,恐怕會引起暴動。

同一件事,不同的次序安排,福音書的作者有何用意?
26:6-13 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把這件事放在最後晚餐前,而約翰福音則將之放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之前,三者之中,約翰福音的記載最有可能是按時間次序的。我們要知道福音書的作者寫書的主要目的是準確地記錄耶穌的信息,而不是按時間先後記錄耶穌的生平。馬太和馬可選擇把這件事放在猶大賣主的記載之前,好使完全委身基督的馬利亞與背叛出賣耶穌的猶大成為強烈的對比。

26:7 這個女人是馬利亞,是馬大的妹妹、拉撒路的姐姐。

26:8 馬利亞的舉動引起門徒不悅,猶大更特別不滿(參約12:4-6)。

門徒說的也不錯,耶穌何出此言?莫非……
26:11 耶穌指出:「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參申15:11),並不是忽略窮人的需要,聖經不斷呼籲我們要關心有需要的人。然而,耶穌這樣說是要突出馬利亞對他的特別奉獻。

猶大為何出賣耶穌?我會像他一樣忘記了他的恩典嗎?
26:14-15 為什麼猶大出賣耶穌?聖經沒詳細交代,可能是他也像其他門徒一樣,希望耶穌發動一次革命,推翻羅馬政權;而他負責掌管錢財,也期望將來在耶穌的新政府裡佔有重要的地位,就像雅各、約翰的想法一樣(參可10:35-37)。但看到耶穌稱讚馬利亞獻上價值相當於一年工資的香膏,他可能意識到耶穌的國度並不是眼見的或是政治性的,乃是屬靈的,如果跟隨耶穌,就不能實現對金錢和地位的慾望,因此以出賣耶穌,換取金錢和那些宗教領袖的喜悅。

未曾過節身已死,這死大有別意義,你可知道?
26:15 只有馬太福音記載猶大出賣耶穌換取銀錢的確實數目──三十塊錢,這是一個奴隸的價錢(參出21:32)。本來宗教領袖打算在逾越節過後才捉拿耶穌,但由於有猶大獻計,故提前實現他們的陰謀。神要應驗舊約的預言:耶穌成為逾越節的羔羊,代死以除去世人的罪孽(參約1:29)。

逾越節,無酵節,所為是何事?
26:17 逾越節只是一個晚上,吃一頓飯,之後是無酵節與之一同慶祝,持續一個星期。人們把家中所有的酵都除去,為記念祖先出埃及時,沒有時間待做餅的生麵團發起來。每年過節時,數以千計的人從羅馬統治下的各地方來到耶路撒冷。(更多有關逾越節的資料,請參出12章;可14:1的註釋。)

26:23 晚餐上,有些食物是放在盤子裡,大家一同用手從盤子裡取出來吃。

聖餐就是吃餅、喝葡萄汁嘛,什麼?還有這麼多意思……
26:26 這個聖禮有幾個意義:(1)主的晚餐(或稱主餐、聖餐、擘餅):為記念耶穌與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2)感恩的表示:感謝神藉基督為我們做的工。(3)相交:與神並其他信徒相交。我們吃這餅、喝這汁時,應當安靜反省,追想耶穌的受死和他再來的應許;感謝神給我們的恩賜;並因我們與基督及各信徒肢體相聚而喜樂。

耶穌的血、新約、舊約、贖罪祭牲……這麼多的名詞,究竟有什麼關係?
26:28 耶穌的血與新約有何關係呢?在舊約之下的人,就是活在耶穌之前的人,只能靠著祭司和獻祭性才可以親近神。現在所有的人都可以靠著信心直接到神那裡,因為耶穌的死已使我們在神的眼中蒙悅納(參羅3:21-24)。
  舊約是新約的一個預兆、一個影兒(參耶31:31;來8章),指向後來的那一天,耶穌親自成為最終的贖罪祭牲,不是一隻無瑕疵的羊羔獻在祭壇上,而是神完全的羔羊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個無罪的祭牲,叫我們的罪可以一次全部得赦免,所有相信他的人都可以得到赦免。

2009-10-07 18:37:39 補充:
縱受挫折不難過,因為……
26:29 耶穌再次堅固他的門徒,他將要勝過死亡,並且將來他們要與他同在。接著的數小時內,他們表面上會受到挫折,但不久他們將會體驗到聖靈的能力,並且見證福音迅速地傳播出去。有一天,他們將會在神的新國度裡再次聚集在一起。

2009-10-07 18:37:43 補充:
26:30 門徒唱的詩歌很可能是詩篇115至118篇,唱這幾篇傳統的詩是逾越節筵席的一部分。

「總不能不認主」──對你而言,是一句維持顏面的話,還是真摯的體會……
26:35 所有門徒都說願意為耶穌而死,不會背棄他,不過在數小時之後,他們全都逃走了。空談是沒有價值的,說獻身基督很容易,但這些話惟有在大逼迫中經過考驗後才有意義。你的信心有多強呢?是否能夠在極嚴厲的考驗中仍站立得穩呢?

2009-10-07 18:37:58 補充:
我心裡甚是憂傷,快要死了,耶穌你可會明白?
26:37-38 耶穌要面對快將來到的肉身之痛苦、與父神分離和為世人的罪而死,他感到極度憂傷。這個神聖的計劃已經安排了,但在人性之中,他仍然會有掙扎(參來5:7-9)。因為他曾經歷極度的痛苦,所以能夠明白我們的苦楚,他順服的能力是來自他與父神的關係,也同樣是我們能力的源頭(參約 17:11, 15-16, 21, 26)。

2009-10-07 18:38:06 補充:
耶穌也蠻可憐的,何要照主的意思?你我不是有很多時候照己意而行嗎?
26:39 耶穌禱告求苦杯離開他,並不是違抗父神的旨意,其實,是再次堅定自己去完成神的旨意,他說:「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他的祈禱顯明他所受的是極可怕的痛苦,這痛苦比死亡更甚,因為當他為所有的罪付上贖價時,他要被迫與神分離。這個「杯」就是這種痛苦和分離。無罪的神子把我們的罪背負在自己身上,把我們從痛苦和與神分離中拯救出來。

2009-10-07 18:38:16 補充:
苦,有何難?照主意思去吃苦?主我……
26:39 在苦難中的人常常希望知道前景如何,或者希望明白受苦的原因。耶穌知道前面的痛苦,也知道原因,但仍然痛苦掙扎,比我們面對的任何掙扎更厲害。是什麼叫他能夠說:「照你的意思」呢?這是堅定信靠神的計劃,在每一步的道路中都祈禱和順服的結果。

2009-10-07 18:38:28 補充:
門徒在該警醒的時候「睡著」了,你可曾這樣?
26:40-41 耶穌看到彼得沉睡,就提醒他試探快要來臨。勝過試探的方法就是警醒和禱告。警醒的意思是對每個被試探的可能提高警覺,敏感到撒但的狡猾詭計,裝備好靈性來對抗它。我們最脆弱的地方往往最容易被試探,我們不能單獨抵抗它,必須靠著禱告支取神的能力,使我們可以抵擋撒但的攻擊。

2009-10-07 18:38:36 補充:
猶大為何揀這時候出賣耶穌,揀其他時候不就不用受門徒的阻撓,奇怪……
26:48 捉拿耶穌的並不是執行羅馬法律的羅馬士兵,而是宗教領袖。猶大告訴他們,他與「誰」親嘴,就捉拿「誰」。猶大親自出面指出耶穌來,並非因為那些人不認識耶穌;猶大本可以在耶穌任何一次的退修中帶他們捉拿他,就不會有他的門徒阻撓了;他在這個公開的場合中指出耶穌,是因為他答應了在這次審訊中做正式的控告者。

2009-10-07 18:38:44 補充:
誰人這麼衝動砍掉人家的耳朵?他為何這樣做?
26:51-53 這個砍掉大祭司僕人耳朵的人就是彼得(參約18:10)。彼得嘗試去保護這看來是失敗的耶穌,並不明白為了得勝,耶穌必須要受死。但耶穌顯示他完全委身於父神的旨意,他的國度不是靠用刀劍來拓展的,乃是靠著信心和順服。

2009-10-07 18:38:51 補充:
他們竟然這麼急著要耶穌死,你看他們的行動……
26:57 耶穌被捉後,先被帶去見前任大祭司──該亞法的岳父亞拿,然後亞拿把耶穌押到該亞法的家裡受審(參約18:12-24)。他們急於要完成這個審訊,在安息日之前把耶穌處死,當前只剩下不足二十四小時,宗教領袖就連夜聚集在該亞法家中,不等到日間在聖殿中會面了。

2009-10-07 18:39:06 補充:
公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26:59 公會是猶太人最高的宗教及政治的權力機關。雖然羅馬控制以色列政府,但也給他們權力處理宗教和民事的爭執,所以公會能議決很多影響日常生活的本地事務,但是死刑得有羅馬政府許可才能執行(參約18:31)。

2009-10-07 18:39:09 補充:
拆掉後三日重建,耶穌這話是指著什麼而說?
26:60-61 猶太公會企圖尋找歪曲耶穌教訓的見證人,他們終於找到兩個見證人,把耶穌有關聖殿的話歪曲了(參約2:19),指出耶穌曾說他能拆毀聖殿──這是一個褻瀆性的誇口。其實,耶穌說的是「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當然,耶穌所指的是他的身體,而不是建築物。事實上,宗教領袖所做的,正如耶穌所說的:他們將他的身體毀滅,然而三日後,他卻從死裡復活。

2009-10-07 18:39:28 補充:
耶穌果敢地面對一切,若換了是你,可會不顧一切也要說真話?
26:64 耶穌確定地宣稱他的王權。當他說自己就是神的兒子時,在場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在宣稱自己是彌賽亞。他知道這個宣稱是禍端,卻沒有恐慌,反而平靜、勇敢果斷地面對一切。

猶太人不承認耶穌說的話,你呢?可會猶豫不決?
26:65-66 大祭司指控耶穌犯了褻瀆的罪──自稱為神,對於猶太人來說這是極重的罪,褻瀆者要被治死(參利24:16)。宗教領袖早已決定反對耶穌,根本不去考慮耶穌所說的話是真的,這樣,他們就把自己和耶穌一併處死了。像這些猶太人一樣,對耶穌所說的是褻瀆的話還是真理,你必須作出決定,這決定會影響你到永遠。

2009-10-07 18:39:37 補充:
不認耶穌?不可能!──且慢,回想一下,你曾否有這種想法?
26:69-75 彼得不認耶穌有三個階段:(1)藉著轉換話題來轉移別人對他的注意;(2)起誓說不認識耶穌;(3)發咒起誓。信徒否認基督經常從模稜兩可的態度開始,假裝不認識他;碰上討論宗教的時候,就走開或假裝不知道答案;只要壓力大一些,就斷然否定與基督的關係。你若發覺自己常常逃避談及基督,那就要小心,你可能已經走上否認主的路了。

2009-10-07 18:39:51 補充:
宗教領袖用盡方法也要置耶穌於死地,看這次他們又用什麼藉口……
27:1-2 宗教領袖沒有判死刑的權柄,所以要引導羅馬人處死耶穌。從政治方面來說,這樣做對宗教領袖更好,有人對耶穌的死負責,群眾就不會責備他們。他們用一個宗教的罪名──褻瀆神來拘捕耶穌,但是羅馬法庭不受理這類案件,他們便要找一個政治理由來置耶穌於死地。他們要證明耶穌是一個動亂者,他宣稱自己是王,危害凱撒的地位。

2009-10-07 18:39:59 補充:
那個在眾人面前洗手的彼拉多,究竟是怎樣的呢?
27:2 彼拉多在公元26至36年期間,任猶太和撒馬利亞兩省的巡撫。他喜弄權術,強從聖殿庫房中提款建造高架引水道。宗教領袖對此極之不滿,但要除滅耶穌,也只好將他解去交給彼拉多。彼拉多曾三次宣佈他查不出耶穌有罪(參約18:38;19:4, 6)。

猶大後悔了!可有什麼事曾教你感到後悔呢?
27:3-4 當初猶大出賣耶穌,可能企圖迫使耶穌去發起一次革命來對抗羅馬,可是當看到耶穌被定罪後,他良心發現,可惜已經太遲了。我們的計劃一旦成為行動就不能走回頭,因此最好在行動以前,先想想計劃可能帶來的後果,免得我們事後後悔!

2009-10-07 18:40:07 補充:
「自己承當吧」──你想那些祭司這樣說對嗎?
27:4 祭司的職分是教導人們認識神,並為他們作代求者──幫助他們獻祭以贖罪。但這些祭司長非但沒有幫助猶大尋求赦免,更說:「你自己承當吧!」他們不單拒絕彌賽亞,更拒絕了作祭司的身份。
那出賣耶穌的人的下場……
27:5 猶大出去吊死自己。可能其自縊之樹枝折斷,身子跌下來,肚腹崩裂,腸子都流出來(參徒1:18)。

2009-10-07 18:40:16 補充:
他們不肯接納猶大的錢,難道是內疚了?
27:6 這些祭司長付錢給猶大出賣一個無辜的人,卻沒有感到絲毫內疚,當猶大把錢還給他們時,祭司長卻不肯接納,因為他們認為接受謀殺的報酬是錯誤的!他們對耶穌的仇恨叫他們完全失去了對公義的知覺。

27:9-10 這話出自撒迦利亞書(參亞11:12-13),但猶太人認為耶利米是舊約先知書的編纂者,比撒迦利亞更為人所知,並且耶利米也有類似的說法。(參耶18:1-4;19:1-11;32:6-15;)。

2009-10-07 18:40:29 補充:
那些人實在可笑,你看他們為達目的,所做的竟是──
27:12 在彼拉多面前,宗教領袖控訴耶穌不同的罪行。他們因耶穌褻瀆(宣稱自己是神)的罪拘捕他,但這個控告對羅馬政府來說是不成為罪名的,因此宗教領袖要控告耶穌一些會引起羅馬政府關注的罪行,例如鼓吹百姓不納稅、宣稱自己是君王和引起暴亂,但這些控告都不是事實。他們決意要殺害耶穌,為了達到目的,不惜觸犯了多條誡命。

2009-10-07 18:40:37 補充:
面對冤屈,耶穌沉靜以待──我想我會迫不及待為自己辯解……
27:14 耶穌的沉默正應驗了先知的話(參賽53:7),彼拉多驚奇耶穌為什麼不為自己申辯。他知道宗教領袖們的居心,故很想釋放耶穌(參約19:12),無奈要遵照羅馬政府的旨意,維持管轄地區的和平。最後決定處決這個沉默、看來又不重要的人。

2009-10-07 18:40:54 補充:
巴拉巴這名字是別有意思的……
27:15-16 巴拉巴曾經參與對抗羅馬政府的暴動(參可15:7),所犯的罪正是耶穌被控告的罪,雖然他是羅馬政府的敵人,但可能是猶太人的英雄。巴拉巴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父親的兒子」,這正是耶穌與神的關係。

洗手欲脫罪的彼拉多,其心叵測,你看……
27:19 彼拉多本應是秉行公義的領袖,在這事上卻證實了他更多考慮政治的權謀。他本有幾次機會,去作正確的決定,他的良知告訴他耶穌是無辜的,羅馬法律說明不應治死無罪的人,他的妻子更做了個令她不安的夢,他根本沒有正當的藉口定耶穌的罪,但因害怕群眾而判他死刑。

2009-10-07 18:41:07 補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何驗證?你看群眾對耶穌的態度……
27:21 群眾是善變的,耶穌進聖城時,他們歡迎他,以為他來開創他的國度;當他被捕,他們的願望破滅了,就由擁戴變為憎惡。面對大群攻擊耶穌的面孔,他的朋友都不敢站出來為他說話。

昔日群眾選擇了巴拉巴,今天的人是否一樣?
27:21 面對抉擇,群眾選擇了巴拉巴──一個作亂分子和殺人犯,而放棄了神的兒子;今天面對同樣的抉擇,人們依然選擇「巴拉巴」,不接納神兒子所預備的救恩。

2009-10-07 18:41:14 補充:
來個洗手脫干係?是否有點自欺欺人?可是,有時候人總有這個傾向……
27:24 彼拉多原知道猶太人是因為嫉妒才把主耶穌解來,本有心要釋放他,但在猶太人的要挾下只得屈從。歷史資料顯示,猶太人要是向羅馬政府上告他輕忽猶太人的傳統,引起騷動,他就會丟官。在無可奈何之下,彼拉多讓群眾決定把耶穌釘十字架,雖然洗了手,但他的罪仍然存在。洗手只能給他一個平安的假象,並不能清除他的罪。不要找任何藉口,要為自己所作的決定負責任。

2009-10-07 18:41:26 補充:
27:27 「營」是羅馬軍團的單位,一般約有二百人。

紅袍、荊棘冠冕加上唾沫──耶穌也曾被百般戲弄,我是知道的,可是當我被人嘲弄時……
27:29 耶穌所受的大嘲弄比任何人都甚,信徒可以從而得到安慰和鼓勵。不信者對我們的嘲笑可能會傷我們的心,但切不要讓信心動搖(參5:11-12)。

那背十字架的竟不是耶穌,那是誰?
27:32 被定罪判死刑的犯人要背自己的十字架到刑場,耶穌因曾受鞭打,沒有力氣繼續背自己的十字架,所以,途人西門就被迫去背。西門來自古利奈──北非的一個地方,很可能是來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千萬猶太人中的一個。

2009-10-07 18:41:37 補充:
那個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竟有這許多名字……
27:33 各各他是亞蘭文的音譯,希臘文為加略山,意為髑髏地。得名的由來很多:(1)山坡形似死人頭蓋骨;(2)這是個刑場,散佈著死人頭骨,以死人頭骨為名,象徵死亡。

那麼痛,如果是我,我一定會喝了那些酒,耶穌卻……
27:34 酒混膽汁是可以作為麻醉劑的,所以這些酒可以幫助耶穌減輕痛苦,但他拒絕了,他在神智清醒的情況下忍受痛苦。

2009-10-07 18:41:44 補充:
看那些士兵,竟在那裡拈鬮……
27:35 士兵習慣均分被釘死的人的衣服。這些士兵拈鬮分了耶穌的衣服,正應驗了大衛的預言(參詩22篇)。
耶穌之死有多沉重?看那大自然的變化……
27:45 使遍地漆黑一片的是神。耶穌的朋友和仇敵被黑暗包圍著,好像陷入沉寂裡,大自然見證了耶穌之死的沉重。這黑暗是眼見的,但也有屬靈的意義。

2009-10-07 18:41:53 補充:
我實在不明白,耶穌既知自己會復活,為何仍那麼痛苦?
27:46 耶穌並不是在質問神,而是在引用詩篇來表達他所感受到的深刻強烈的苦楚。他承擔了全人類的罪惡而要與他的父神分隔,這就是他在園中向神祈禱時,最懼怕的事,求神拿去的苦杯(26:39)。肉身的強烈痛苦是很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在靈上與神分隔,耶穌忍受這雙重的死亡,使我們不必再與神永遠隔絕。

2009-10-07 18:42:17 補充:
耶穌那樣說,他不是在叫以利亞吧……
27:47 那些旁觀者誤解了耶穌說的話,以為他正在呼叫以利亞,因為以利亞不曾經歷死亡就升到天上(參王下2:11),他們以為以利亞會再次回來,將他們從大災難中拯救出來(參瑪4:5)。在每年的逾越節晚飯席上,每一個家庭都會給以利亞留個位置,期望他再來。另外,亞蘭文的神字「以羅伊」與「以利亞」的音有點相近,故有此誤會(參可15:34)。

2009-10-07 18:42:30 補充:
耶穌死了──忽然,幔子裂成兩半!通往神的路應該沒有阻隔才是,可我今天卻……
27:51 聖殿有三個主要的部分:外院,聖所──只有祭司才可以進去,至聖所──只有大祭司每年一次為全體百姓的罪獻贖罪祭時,才可以進去(參利16 章)。耶穌死的時候,分隔聖所和至聖所的幔子裂成兩半,象徵神和人之間的阻隔已經除去了,現在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到神那裡,因為基督的祭已經為我們贖了罪(參來9:1-24;10:19-22)。

2009-10-07 18:42:46 補充:
連在世人看為最軟弱的事上──死亡,耶穌也帶出了他的大能 ……
27:52-53 基督的死起碼帶來了四件神跡奇事:黑暗,聖殿中的幔子裂開,地震,死人從墳墓中復活。因此,耶穌的死不可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每一個人都知道有些重要的事情發生了。

聽說那個亞利馬太的約瑟是蠻有地位的,你認識他嗎?
27:57-58 亞利馬太的約瑟是宗教領袖,在公會中甚有地位(參可15:43)。以前,他不敢公開跟隨耶穌和與反對耶穌的人辯論,現在卻勇敢地要求領取耶穌的遺體,並且把他埋葬了。而那些公開跟從耶穌的門徒卻逃遁四散。

2009-10-07 18:42:56 補充:
27:60 放耶穌身體的墳墓,是人工鑿成的洞穴。這些洞穴一般都很大,可容人進入。

耶穌已經死了,那些宗教領袖還害怕什麼?
27:64 宗教領袖看耶穌復活的預言比門徒還要認真,門徒已經忘記了耶穌所說他要復活的預言(20:17-19),但是宗教領袖卻記著這些預言。因著耶穌復活的宣告,他死後與他在生時一樣令他們害怕,他們嘗試採取各樣預防措施,務求將他的遺體保存在墳墓中。

2009-10-07 18:43:01 補充:
大石、封條、泥土和把手,夠多了吧,甚…麼,還不可做到甚麼?
27:66 法利賽人害怕耶穌關於他復活的預言,所以要封住墓門,並派人把守。這座墳墓是山邊的一個石洞,只有一個入口,入口用大石堵住,他們加上封條,封條兩邊又用泥封住。但宗教領袖還不放心,又差派守衛看守墳墓的入口。防備這樣嚴密,墳墓變空的惟一可能只有耶穌從死裡復活。法利賽人並不明白,石頭、封條、守衛、軍隊都無法阻止神的兒子從死裡復活。

2009-10-07 18:43:53 補充:
參考資料:

聖經靈修版

神賜下聖經,是要向我們啟示祂自己,讓我們明瞭怎樣與祂建立關係,怎樣按著祂的方式在這世界生活。換言之,裡面所關心的都是一些實際的敬虔生活。

然而 ,很多時候我們都未能過一個穩定良好的靈修生活,以致不能真正明瞭神的心意 。我們發現,如果人們能夠不斷從神的話中與他建立親密的關係,又能夠在靈修讀經時體會到生活的應用,人就會更加渴慕神的話語,且對靈修生活不捨不棄 。人的生命,就在這個過程中,被塑造、被建立起來,且活得更像耶穌基督。

2009-10-07 18:43:58 補充:
靈修版聖經出版的目的 ,就是要鼓勵讀者怎樣藉著聖經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 ,讓你知曉如何挖掘其中的信息,好在生活中實踐出來。這本聖經並非只是一本聖經研讀本而已,它有獨特的使命------為準備讀者實踐聖經教訓而出版,讓你我在靈修 、靜思時使用 。


國際聖經協會c2000 版權所有


收錄日期: 2021-04-11 01:05: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007000051KK009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