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行走」和「章京」?

2009-10-06 6:42 am
清朝設軍機處,職位有軍機處行走及軍機章京之分。

請問「行走」和「章京」有甚麼意思?
字面上應如何解釋?

回答 (6)

2009-10-06 9:43 am
✔ 最佳答案
為什麼是「行走」和「章京」?
答:如果要從字面上解釋~為以下兩種:
行走:
清朝制度,不設專職的官員或不專任的官員叫做“行走”。“行走”即是已有一定官職,又派到別的機構辦事的意思。
章京:
這是清代的一個官職,相當於各處大臣的秘書。比如軍機章京就是軍機處大臣的秘書,總理衙門章京就是總理衙門主管大臣的秘書的意思。“章京”是滿語的音譯。

你可登入這個網頁~更多了解:
http://www.newsmth.net/pc/pccon.php?id=382&nid=77757
http://baike.baidu.com/view/59770.htm
由於太多資料~請你登入以上這兩個網頁

2009-10-06 22:03:24 補充:
Re R.V.P.

遲覆為歉:

清代把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稱為行走(如章京上行走,軍機處上行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把額外派遣的官職稱為行走,不屬正式編制,猶言入值辦事。
清制,凡不屬於專設官職,調充某項職役的都用此稱。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以此稱額外派充的官。
行走:也可理解是臨時委派的意思。

2009-10-06 22:04:40 補充:
“章京”是個官名,“章京”在清朝的官爵,大概有4-5品官。
在清代是中國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王朝,滿、漢兩族人民在長期的交往中相互學習,相互影響,
例如,在清代流行的語彙中,不少源於漢語語彙,而音譯為滿語,再對應以漢字的,“章京”便是其中之一。
章京”不讀漢字本音,而讀若“瞻益(zhanyi,重讀在zhan的陰平上)”。
“章京”本是漢語“將軍”的滿語音譯,但在後來的清代語彙中,卻對“章京”賦以了更廣泛的含義。
成書於光緒年間(1897年)的《清文總匯》,對“章京”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解釋,這就是文武官員中有責任和職掌的有司官。

2009-10-06 22:05:35 補充:
我的理解就是這些...,不知能否讓你明白

你我都是今人,古時的知識只能從歷史中去找尋,提供的網頁~只能參考‧...讓~今人~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探討。

這知識是無窮,也是死板的,只有人不斷地去挖掘、研討...

這什麼“章京”“行走”?詞意簡單,意義卻深遠!...對今人來講是相當陌生!

我初以為"章京"是一個人名,"行走"也不過是行行走走罷了。但是我記憶力再次回響~你讓我再次重溫了......

2009-10-06 22:10:41 補充:
看返補充~不見了...好在有留一份給自己。在意見欄中再發一份給你:

Re R.V.P.

遲覆為歉

清代把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稱為行走(如章京上行走,軍機處上行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把額外派遣的官職稱為行走,不屬正式編制,猶言入值辦事。

清制,凡不屬於專設官職,調充某項職役的都用此稱。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以此稱額外派充的官。

行走:也可理解是臨時委派的意思。

2009-10-06 22:11:09 補充:
“章京”是個官名,章京在清朝的官爵,大概有4-5品官。

在清代是中國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王朝,滿、漢兩族人民在長期的交往中相互學習,相互影響,

例如,在清代流行的語彙中,不少源於漢語語彙,而音譯為滿語,再對應以漢字的,“章京”便是其中之一。

章京”不讀漢字本音,而讀若“瞻益(zhanyi,重讀在zhan的陰平上)”。

“章京”本是漢語“將軍”的滿語音譯,但在後來的清代語彙中,卻對“章京”賦以了更廣泛的含義。

成書於光緒年間(1897年)的《清文總匯》,對“章京”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解釋,這就是文武官員中有責任和職掌的有司官。

2009-10-06 22:12:25 補充:
我的理解就是這些...,不知能否讓你明白

你我都是今人,古時的知識只能從歷史中去找尋,提供的網頁~只能參考‧...讓~今人~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探討。

這知識是無窮,也是死板的,只有人不斷地去挖掘、研討...

這什麼“章京”“行走”?詞意簡單,意義卻深遠!...對今人來講是相當陌生!

我初以為"章京"是一個人名,"行走"也不過是行行走走罷了。

但是我記憶力再次回響~你讓我再次重溫了....

2009-10-07 19:44:14 補充:
對“章京”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解釋,這就是文武官員中有責任和職掌的有司官。

你如對百度網頁有任何建議,你可以去編輯,因為這網頁還沒有完全編輯完,就如自由百科全書也沒有完全編輯完一樣。

你的求知欲如此強盛,因此你絕對有優勢。

個人的中史是自修的,這是一種沖動、興趣的學習。

因此個人的拙見也到此罷了。

2009-10-07 23:14:02 補充:
Re hchustanley

就你回答:

●「章京」是滿洲語,漢譯是「官員」的意思,是協助「行走」的屬員,並不是「將軍」(除非找到確實的典籍才可證實)。●

2009-10-07 23:15:02 補充:
我找到在漢典網中~對梅勒章京~有詞語解釋 :請指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稱“ 梅楞章京 ”。亦稱“ 梅勒額真 ”。滿語。 清 代八旗官名。 順治 十七年後改稱副都統。《清文獻通考•職官一》:“凡我國官名,俱易以滿語,勿仍襲總兵、副將、參將、遊擊、備禦等舊名……一等副將,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將,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將,為三等梅勒章京。”《

2009-10-07 23:15:19 補充:
《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噯!你那舅舅何曾戴得個紅頂兒喲!當了個難的 乾清門 轄,好容易升了等兒,説這可就離得梅楞章京快了,誰知他從那麼一升就升到那頭兒去了。”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國初官名, 清 語居多……梅勒額真、梅勒章京皆今副都統。”

2009-10-07 23:18:11 補充:
又不見了!再發多一份

Re hchustanley

就你回答:

●「章京」是滿洲語,漢譯是「官員」的意思,是協助「行走」的屬員,並不是「將軍」(除非找到確實的典籍才可證實)。●

我找到在漢典網中~對梅勒章京~有詞語解釋 :請指教

2009-10-07 23:18:41 補充:
亦稱“ 梅楞章京 ”。亦稱“ 梅勒額真 ”。滿語。 清 代八旗官名。 順治 十七年後改稱副都統。《清文獻通考•職官一》:“凡我國官名,俱易以滿語,勿仍襲總兵、副將、參將、遊擊、備禦等舊名……一等副將,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將,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將,為三等梅勒章京。”《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噯!你那舅舅何曾戴得個紅頂兒喲!當了個難的 乾清門 轄,好容易升了等兒,説這可就離得梅楞章京快了,誰知他從那麼一升就升到那頭兒去了。”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國初官名, 清 語居多……梅勒額真、梅勒章京皆今副都統。”

2009-10-08 13:01:00 補充:
我對曾讀過中史的高中學生做了問卷:

結果如下~沒有一個對"章京"及"行走"有深入理解,

我相信大家讀歷史也所你講死背而已,

就是那種囫圇吞棗,難消化~也得消化!

個人也對中外歷史有走馬看花的認識,

掌握基本知識同字意應已足夠,

因為在只爭朝夕的學制下你不得不點到即止。

你的發問題是要求大家從字面上應如何解釋?

因此個人在第一次回答時已很清楚解釋著。

2009-10-08 13:05:58 補充:
當你在考試中外歷史時,在考試卷上~不停地在研習~甚至長篇闊論在舒發你自己的意解中~考試時間已過~你的中史會拿到幾多分呢?

"拙認為,這些「考證」也挻好玩呢,愈挖掘便會愈有趣味,不算死板。"

個人認為中外歷史是種死板的學科, 也是千篇一律的解釋。冇得問點解!

"拙認為,這些「考證」也挻好玩呢,愈挖掘便會愈有趣味,不算死板。"

個人覺得你可去加入考古學家行例~因為你對史書~"愈挖掘便會愈有趣味"~的那股兒勁!

2009-10-08 16:13:04 補充:
乏味?!

有多少人讀中外史書是興趣?!我可以肯定告訴你90%率以上是為了應付讀書考試的,

也有多少職業是會請一個飽讀史書的人士去發展企業呢?

史書就是史書,解釋也是千篇一律。沒得打破砂鍋問到底。

如果有多啦A夢時光倒流機的話,那就好辦了。

2009-10-08 17:10:37 補充:
個人很欣賞你對讀史書有一份如此濃厚的興趣同執著,這現實社會乃是殘酷的。

文學家、史學家畢竟是少數,如沒有公帑的支撐...是難以想像。

如沒有像你這麼熱衷的人士去貢獻~中國幾千年文化也付諸東流!


在這知識+裡有多少個人是由個人發表對史書的認識呢?!

發生歷史時~也難怪個個仲沒出世。

2009-10-08 23:36:13 補充:
你太謙虛了,文學家、史書家雖不富裕,比起那些銅臭味極濃的商家,來得風高亮節。

也難得你有此雅興。 看翻你的檔案~你原來師兄。


"知識+中,有很多歷史高手,他們對史事的認識和見解,實在教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惜現在,很多都走了~ "

那實在太可惜了!是雅虎不惜才吧?!
參考: yaz,希望提供的知識對你有用
2009-10-10 5:50 am
知識強人老作家大師對"行走"有過爆笑解釋:
。所以當年軍閥,就對許多文化人報人禮待周到,更要求賢覓士,為府中做軍師、行走也!何謂「行走」,仍當時之優差也,「有事就行,無事就走」,是對當年學者與有地位的知識份子的一份優差,因為平日可以領薪水,但沒有事需要做,可以繼續從事自已原有的職業,如做大學教授、報館主編等;有事才應召出動,為軍閥老闆四出做說客與辦事。想想中國以前竟有此自由工作,就真悔恨遲了出世這麼多年,現時淪落到只能在知識+ 中寫點東西打發時間。」
2009-10-08 12:29 am
如果有讀會考中史新課程的話,就不敢對章京”“行走”陌生了。其實,那些官職,在字面中的解釋很難找到。在下找了很多書,也只找到職能,卻沒有任何解釋的。若單以官職死背,如此囫圇吞棗,很難消化呢。

閣下可以找到那麼多資料,也很利害呢。
拙認為,這些「考證」也挻好玩呢,愈挖掘便會愈有趣味,不算死板。

2009-10-08 15:51:07 補充:
考試自有考試的應對策略。在考試的時候,自然不可以太細緻了。
只是,讀歷史不應只著眼考試,尤其是我國的歷史,是我們的過去。如果連過去也是隨便讀下去,得過且過的話,那不如不讀了好過。

韓愈說,惑而不從事,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不明則問,是本人的一貫作風.
至於說,「中外歷史是種死板的學科, 也是千篇一律的解釋。」即使是千篇一律,也不代表沒有解釋,只是難找而己。像官名這樣嚴肅的事情,絕對不會隨便改名了事,背後必定有原因呢。在下讀歷史,從不喜歡背誦,只喜歡以理解的方式去熟讀,如果連歷史也要背的話,倒成乏味了。

2009-10-08 16:28:20 補充:
別人如何讀中史,不是其他人可以左右的。只是我相信在知識+中,仍有不少人讀中史是為了興趣,為了解中國的過去而不是如此功利。

就個人而言,讀中史,並不是為了考試。任何學科,一旦和考試扯上關係,其趣味都會減去幾分的。

不同史家,就同一件事,往往有不同看法,不同解釋。像唐太宗這樣的人物,在一般史家看來,是了不起的大物人,但是個別史家看來,如呂思勉,他只是一般的皇帝而已.

2009-10-08 16:28:25 補充:
這便是讀歷史的趣味了,從不同史家的觀點作出思考比較,藉而對一件事有更深入的認識。從中,可是充滿趣味呢。

始終認為,興趣這回事,只是自己覺得喜歡便可以了。至於他對本身有沒有利可言,卻不用太介意。如果凡事都要發展企業出發,恐怕在這世界上,再沒有人理會文學歷史了~

2009-10-08 21:31:08 補充:
哈哈~在下從沒有想過要將畢生精神時間都花在文學歷史上。當文學家、史學家亦不是我現在的目標。對於他們,我只當是一門興趣,一處樂園,如此而已。

知識+中,有很多歷史高手,他們對史事的認識和見解,實在教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惜現在,很多都走了~

2009-10-09 20:05:00 補充:
商家也不一定是銅臭味極濃,像會計,好玩到不得了,也可以當是一門興趣呢。在下雖然對商科無興趣,但做起會計,卻份外醒神。

知識+的高手為什麼會走,在下亦不清楚。在下曾離開知識+一段時間,回來後,卻發現很多高手也走了,不知為什麼,可能因為私事繁忙吧。

2009-10-09 21:59:44 補充:
行走仍當時之優差也,「有事就行,無事就走」,講得好講得妙。
哈哈~不過在清朝,說穿了,行走和奴才沒有分別,而且要守很多秘密,也不見得如何優。哈哈~如果老作家不幸早得太多年出生,也是很痛苦的了。
2009-10-07 3:47 am
行走:

清朝制度,不設專職的官員或不專任的官員叫做“行走”。“行走”即是已有一定官職,又派到別的機構辦事的意思!!!!!!

章京:

這是清代的一個官職,相當於各處大臣的秘書。比如軍機章京就是軍機處大臣的秘書,總理衙門章京就是總理衙門主管大臣的秘書的意思!!!!!!!!
參考: ki
2009-10-07 12:42 am
清朝康熙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設立了南書房,供職者稱為南書房行走,都是進士或翰林出身的中央官員,人數不定,內閣的權責被分去了一部份。供職者雖然學問淵博,但缺乏地方行政經驗,後來,其地位被雍正設置的「軍機處」取代了。

「軍機處」是「辦理軍機處」的簡稱,其職掌可歸納為辦文牘、備顧問,具體任務是協助皇帝撰寫諭旨和處理奏章,審核內閣、翰林院擬寫的諭旨,商議大政及決議大政,替皇帝準備處理政事的資料,參與官員任免和科舉考試,奉派出京查辦事件,陪同皇帝出巡、狩獵,作為扈從常侍以備顧問。與明代和清初內閣相比,軍機處有勤、速、密三個特點。

「軍機處」僅設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兩種職位。

軍機大臣名額不定,由皇帝安排,其任用亦由皇帝決定。最初,在大學士之中挑選,後來,也在六部尚書、侍郎和院寺堂官之中挑選,也有少數是從軍機章京中晉升的,為首的軍機大臣稱為領班。初任職者稱為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後來改稱軍機大臣上行走,簡稱軍機大臣,俗稱大軍機。

軍機章京是從六部員司和內閣中書裡考取選用,或從中央機構之中抽調任用。滿、漢人員各兩班,每班八人,各設一領班,稱為達拉密章京。軍機章京是軍機大臣的屬官,俗稱小軍機。

「行走」、「章京」都是本來有一份官職,然後被挑選兼任新職的。

2009-10-06 20:54:26 補充:
行走 : 清朝的制度,凡入直南書房、上書房、懋勤殿、軍機處、奏事處、批本處的官員,都稱為行走,這是有別於專設之官員而稱之。

章京 : 滿洲官名,帶兵的官多稱為章京,例如都統為固山章京,副都統及副將稱為梅勒章京,總兵官稱為按班章京等等,是故軍機處及總理衙門辦理文書之員,亦稱章京。

2009-10-07 21:25:07 補充:
「行走」及「章京」都不是實官,只是兼任性質,沒有確實的品秩,即沒有確實的人工 (薪金) 。「章京」是滿洲語,漢譯是「官員」的意思,是協助「行走」的屬員,並不是「將軍」(除非找到確實的典籍才可證實)。

「軍機大臣」通常都是由親王大臣兼任,他的原職 (官職) 如果是大學士,他就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 (吏、戶、禮、兵、刑、工) 尚書,他就是從一品;侍郎,為正二品;......... 等等。軍機處並非正式衙門,只不過是清王室的御用機關,無權向六部、督、撫等直接發布命令,始終未可視為政府中的最高樞機。軍機大臣若是兼任大學士,他就是內閣最高要員;若是兼任六部正、副長官,就具有國務大臣的性質。

2009-10-07 21:25:54 補充:
「軍機章京」若是由內閣中書 (中書舍人) 選用,他就是從七品官;若是六部的員司,他可能是六品至八品的官員。

「軍機處」的設立,使清朝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發展達致中國有史以來前所未有之頂峰。

2009-10-07 21:30:39 補充:
修正 : 達「致」應為達「至」。謹此致歉!

2009-10-08 01:23:55 補充:
RE Yazhenxia

對。梅勒章京就是副都統或副將。你可真博覽群書,佩服!
2009-10-06 11:35 pm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52: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005000051KK016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