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這個專有名詞,首度出現在Leavitt andWhisler(1958)哈佛商業管理評論中發表的”Management in the 1980’s”這篇文章中,這是最早探討資訊科技對管理影響的論述,他們將資訊科技定義為一種可以快速處理資訊的技術,文中敘述當時集中式大型電腦的發展,並認為未來趨勢上將會出現一種不同於當時科技的新技術出現,因此提出「資訊科技」來代表這個新的技術發展,並預測在未來世代中,管理工作因資訊科技的發展將會重大的變革。
資訊科技運用範圍如此廣泛,且新技術不斷的推陳出新,不同時代的學者也各有不同的定義,Porter and Millar(1985)認為資訊科技技術不只是電腦而已,還包含了資訊識別設備、通訊技術、工作自動化等,以及其它的軟硬體及相關服務。張緯良(1990)指出資訊科技的技術觀點包括了電腦、通信和自動化科技,企業活動的觀點則包括開發和使用活動。林耀欽(1994)認為資訊科技是非人力資源的集合,扮演儲存、處理及通訊的角色,這些資源組成一個能執行任務的系統,其包括組成資訊系統結構的硬體元件,以及使各功能整合在一起的系統軟體。
資訊科技於1950年代萌芽,近幾十年來隨著電腦軟、硬體不斷地推陳出新,加上電腦與通訊技術的結合以及網際網路的普遍使用,使得資訊科技對人類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而為了保持國家競爭力,世界各國皆致力於資訊科技的推展與應用。
資訊科技對整體環境的影響
一、社會方面
資訊科技讓我們更有效地對付複雜的社會問題,像教育、健保醫療、社會福利、國防、保險……等等社會問題,需要大量的溝通工作,都依賴新資訊科技以期能解決現在無法做到的。
資訊科技固然帶來了生活和工作上許多方便,但相對於在傳播、溝通方式和效果上也產生十分巨大的變化。巨大的變化常給人們帶來難以適應的情形,諸如生活和工作上的種種壓力,隱私的危機,甚至是面臨新的不法威脅等。新傳播環境適合人性嗎﹖真的人人都愛上網路﹖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深思。
二、經濟方面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知識被資訊化,而訊息知識(information-knowledge)被認為成為社會主要的生產力以及經濟資本。
在這樣的環境下,資訊科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讓人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選擇適合學習者使用的科技;同時因為它無時空、人員的限制以及日漸簡單化的生產所以降低了單位成本。固然它有許多好處,但並不是適合每個地區。因此,在選用資訊科技產品時還是必須考慮到成本因素、就業問題等,在永續經營的前題之下適當的使用資訊科技。
三、文化方面
自從網路的威力展現之後,促進了文化的融合,許多國家莫不寄望網路能將精緻文化、傳統文化讓民眾充份使用。
資訊科技的發達看似能將許多文化融合,但在選用時還是必須結合當地的民族特性,減少文化的破壞並得到當地人民的認同,才能將資訊科技廣泛的運用、發展並維持。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資訊科技對人類有利也有弊,端看人類如何選用適當的科技,資訊科技的重要性與好處通常容易被人理解與關注,然資訊科技的危害與負面影響卻更值得人類注意。人們往往忙於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導致在科技時代中迷失,甚至中了科技的魔咒而不自知。
因此,不可過度沉迷於資訊科技的優勢與好處,應發掘、衡量與省思資訊科技的利弊得失,唯有瞭解、選擇、善用資訊科技,甚至能創新資訊科技,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如此才能使人類受資訊科技之利,而非受科技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