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摩門教?

2009-10-01 12:05 am
摩門教是甚麼?
摩門教=唔=於基督教呢?
摩門教在香港有冇教堂呢?
請寫出有關教堂的地址吧!
全香港有幾多信徒呢?

回答 (3)

2009-10-10 6:14 am
✔ 最佳答案
你好!我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坊間俗稱「摩門教」)之教友,望以下內容能解答疑難。

首先摩門教只是外間對我們的別稱,我們全名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簡單地自我介紹,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在1820年開始透過約瑟.斯密先知復興祂的教會到世上。這個教會已成長為全球性的教會,教友有一千一百多萬。教會的教導及基本組織跟耶穌在新約時代建立的教會一樣。

今天,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一個遍佈世界各地的宗教。本教會:
有一千一百萬教友,半數以上住在美國以外地區。
在162個國家有60,000多位傳教士代表。
以93種語言出版一億多本摩門經/摩爾門經:耶穌基督之另一部約書。
在世界各地有100多座聖殿。
世界各地都有會眾,教友及訪客每星期日聚會,進行崇拜及學習。

關於我們的信仰,可看本教會十三信條:
1.我們信神,永恆的父,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及聖靈。
2.我們信人會為自己的罪受懲罰,並不是為亞當的違誡。
3.我們信經由基督的贖罪,全人類都可以藉著服從福音的律法和教儀而得救。
4.我們信福音的首要原則和教儀是:一、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二、悔改;三、為罪的赦免的浸沒洗禮;四、為聖靈恩賜的按手禮。
5.我們信人必須蒙神召喚,藉著預言和有權柄者的按手禮,才可以傳講福音和執行其教儀。
6.我們信存在於原始教會中的同樣組織,即:使徒、先知、牧師、教師、傳福音的人等等。
7.我們信說方言、預言、啟示、異象、治病、譯方言的恩賜等等。
8.我們信翻譯正確的聖經是神的話;我們也信摩爾門經是神的話。
9.我們信神已經啟示的一切,及祂現在啟示的一切,我們也信祂仍要啟示許多有關神國度的偉大而重要的事。
10.我們信以色列的真正聚集和十支派的復興;錫安(新耶路撒冷) 會建立在美洲大陸上;基督會親自在大地上統治;並且,大地會被更新且獲得其樂園的榮耀。
11.我們要求有特權可依照自己良心的指引,崇拜全能的神,並容許所有的人都有同樣的特權,讓他們自行選擇崇拜的方式、處所或對象。
12.我們信要服從國王、總統、統治者、和有執法權的長官,要服從、敬重和維護法律。
13.我們信要誠實、真誠、貞潔、仁慈、有品德,並為所有的人做有益的事;的確,我們可以說我們聽從保羅的訓誡-我們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我們已忍受了許多事情,希望凡事都能忍受。任何有品德、美好、受好評或值得讚揚的事,我們皆追求之。
(你可看看這條Link,http://zh.mormonwiki.com/首页,有很多有關本教會的教義和文章)

而站於基督教立場,我們不單不屬於基督教,而且更視為異端,甚至邪教。但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是救主,所以我們也是效發耶穌基督的榜樣生活,同樣學習耶穌基督的好行為,因此我們能勇敢地說:「我是基督徒」而我也勇敢地說:「我是基督徒」。而且我們也努力生活於福音當中。

本教會當然有教堂,詳情請參閱以下網頁:
http://www.lds.org.hk/ldsorghk_0908/chinese/hk_stakes/index.htm

最後現今香港教友人數方面,我未能夠準確答出,但於1994年之統計,本教會教友人數已超過二萬人。

P.S. 以上答案只屬個人見解,不能完全代表本教會立場,如有查詢,請瀏覽www.lds.org.hk或聯絡本教會傳教士。
2016-08-18 10:03 am
我們不應該以 “歷史悠久” 來審斷那一所是真實,那一所是假的教會。
如果依照 “歷史悠久” 來衡量,那麼由摩西直到現在的猶太教不是更真實嗎?那為何耶穌基督要自己創立一間新的教會呢?

馬太福音 9:16-17
「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兩樣就都保全了。」

當時的法利賽人看似虔誠,卻只是形式上的崇拜;與其說他們在遵守律法,倒不如說他們躲在律法的文字後面,用自己的意思來撥弄律法。所以救主用了極深刻的比喻來描敘此事,如果律法是衣服,他們的律法便是件用舊的破衣,根本無法用新布(神的律法本是新而永恆之聖約)來補,因為兩者有迥然不同的本質;也正如舊皮袋與新酒的不相容情形一樣,法利賽人已使神原本的律法變質,不是稍加調整即可,所以耶穌重新建立祂的教會。

耶穌基督和祂的門徒相繼死後,再沒有人擁有來自神的權柄,基督所預言的大叛教時期就在這時開始應驗:

帖後 2:3
「人不拘用甚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沈淪之子、顯露出來。」

因為教會變得非常腐敗,導致後來的宗教革命,好像馬丁路德的偉大的宗教改革者,紛紛出現,脫離當時腐敗的教會,各自組織自己的教會,形成現在的基督教,所以基督教有許多分支,而在發展初期,基督教之間對於經文的解釋都有不同意見,教儀也有不同。這是免不了地加入了自己的意見。就算現在也有許多社會問題都沒有一致的看法,就如同性戀是否被神所接納,兩派人都是拿著聖經去互相爭辯。這就是沒有神的啟示帶領,而導致的結果。

當然,也不能抹煞所有基督教都是不好,也有許多基督教的人都是充滿愛心和遵守神的誡命的。但這一點和教會是不是真實,是兩件事。而這時的情況,就和古代耶穌基督所面對的問題類似,要改變它,還是要另立一間教會----復興神的福音和教儀。

在聖經裏基督的教會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蒙神召喚,擁有來自神的權柄。(希伯來書5:1,4-6 馬可3:14-15)
2.有先知和使徒。(以弗所4:11-14,2:19-20 林前12:28)
3.洗禮後有聖靈恩賜按手禮。(使徒8:14-20 \ 19:1-6 希伯來書6:1-4)
4. 蒙神召喚,被按立,藉著權柄去傳講福音和執行教儀。
(使徒13:1-3 羅馬書10:14-15 約翰15:16 )
5. 有說方言,繙方言,驅鬼,治病(用油膏抹<馬可6:12-13>)的恩賜和權柄。
(使徒2:1-4 林前12:30 路加9:1-2 馬可6:7-13 馬太10:1)
6. 有為死人受洗的教儀。(哥林多前書15:29 彼得前書4:6 \ 3:19-20 希伯來書6:1-4)

基督時代的傳道方式很特別「主設立七十個人,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路加10:1-6),他們不帶任何財物去傳道,治病和趕鬼。我又發覺神揀選人,並不會按照那人的智慧和學識「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 (哥前1:26-29)

在信主的初期,我有一個疑問,為何世上有這麼多的教會呢?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更是琳瑯滿目,他們同是相信耶穌基督,但有不同的教儀,就算在解說經文上,也曾經有過許多的爭議。究竟那一間才是神所揀選的呢?

我相信神的教會是不會這樣混亂的,那一間才是神在地面上真實的教會呢?
也許使徒保羅已經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以弗所書4:11-15)「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接受擁有神的權柄之人的施洗,對於將來能否返回天父的身邊是十分重要的。
我只有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裏,才找到擁有以上特點的教會,而且我是藉著看摩門經和祈禱,藉著聖靈的回答令我知道,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確是神在地面上唯一真實的教會。
2009-10-02 3:50 pm
通常在路上遇到那種騎腳踏車的雙人組外國人是「摩門教」的
摩門教(又名「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並不是"基督教派的一種,掛著「耶穌基督」之名就一定是符合聖經教導的「教會」嗎?絕不是的
例如蕭平實居士、蓮生活佛(盧勝彥)也自稱「佛法」,但正統佛教界並不認同他們也是佛教的一支

以下有十多篇文章供您做參考^^
基督/摩門大不同:
http://bibletimes.netfirms.com/jesus/read.php?tid=13622


當你進入摩門教之後,他們會禁止你接觸基督教,屆時你將「損失慘重」,許多活動與資源你都沒有機會享受了

我建議選擇正統基督教會
畢竟基督教會的資源比較多,且信仰也純正
單單會堂數目與信徒人數都佔優勢
而且我們常常邀請韓國(韓國有一半人口信耶穌)、新加坡(逾三成華人大學生信耶穌)、美國、阿根廷、瑞典、印度、日本、甚至非洲奈及利亞等國家的牧者來台灣舉辦「特會」,包括敬拜讚美、神蹟醫治等等,這些都是摩門教裡極少見的

且基督教書店、福音機構也較多,如果你想到書店找資料甚至到福音機構工作上班,都較有利



有些人在知識+散播汙蔑基督信仰的文章,以下做出澄清:
http://bibletimes.netfirms.com/jesus/read.php?tid=13480

以下網站文章多達三千篇,我們提供您基督信仰的正確內涵
http://bibletimes.netfirms.com/jesus/thread.php?fid=119
內容:
達文西密碼「問題」、聖經預言、天堂陰間異象、個人見證、聖經科學見證、考古論證,基督信仰疑惑解答、神創論VS.演化論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52: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930000051KK007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