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展的六大優產業的原因? 20

2009-09-30 8:27 pm
我想知道同了解為何政付決定發展六大優產業的原因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回答 (2)

2009-10-01 3:27 am
✔ 最佳答案
港府一直深信金融業可以單天保至尊,其他經濟產業則可以置之不理,單靠金融業已足以維持香港經濟繁榮。經過金融海嘯的衝擊,本港經濟結構的深層問題盡露,政府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積極推動更多新產業,帶領香港走出經濟困境。
貨櫃運輸、物流業等曾於本港盛極一時,許多人甚至寄望這些產業會成為新經濟支柱。隨時間的過去,這些產業已經逐漸失去競爭力,無法擔起支撐香港經濟的重任。
九七金融風暴後,香港並未能發展金融業以外的新產業,董建華上任初期雖提出過中藥港、數碼港等建議,但前者無疾而終,後者則淪為官商勾結的地產項目。政府官僚作風和守舊的思維,白白浪費了香港寶貴的十二年。如果政府當年能下定決心,而且抱有遠大目光發展新產業,這趟環球金融海嘯所造成的沖擊也不會如此嚴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醫療、檢測和認證、環保、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六大產業的建議雖來得晚,但總算方向正確。
有了正確方向之後,並不代表本港產業將出現多元化局面,因為成功與否還看政府的決心和推動的力度。政府必須團結一致,將大量資源投放於發展六大產業上,方有機會為香港創造新經濟局面。過往政府也曾建議發展新產業,但守舊的官僚方式最終窒礙了產業。當局定要過往吸取失敗,放下官僚作風為業界拆牆鬆綁,六大產業才不會淪為假大空的政策。
港府一直以來的原則都只是提供基礎設施,不會提供任何資助。許多財團無法在政府身上取得資助,結果轉到內地投資,在內地政府提供優惠下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港府一直深信「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在市場失衡的情況下,也只會袖手旁觀。筆者認為政府有必要靈活調節思維,在金融海嘯下給予企業適切協助,建立本港一套企業政策。
曾蔭權表示會以新思維去為這六項產業拆牆鬆綁,協助業界衝破現有障礙。高地價政策一直阻礙許多行業生存和發展,政府明確表示會為企業解決土地供應問題,以掃除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筆者對該項建議表示歡迎。但筆者同時認為政府在土地處理上必須要小心,否則只會再一次向投資者傾斜。不少學者和專家都建議政府在撥地方面,應顧及公眾利益。以發展私營醫院的土地為例,政府若提供土地優惠,就要加入適當的條款,如醫院須撥出一定比例的病牀,只能收取中產階層能夠負擔的費用,發展產業的同時,並配合日後整體醫療政策的改革。又例如在推動文化及創意產業上,政府必須一改繁複而耗時的審批程序,普遍業界均認為現時限制過多,更不切合實際情況。筆者認為以這種新思維看待產業發展,才能避免政策在官僚關卡下淪為空談。
猶記得零三年沙士過後,中央大力推動國企在港發展和自遊行計劃,大量內地資金流入香港,曾有官員表示「香港想窮都難」。這種不思進取的思想,幾乎讓香港被內地迎頭趕上。在內憂外患外,港府必須下定決心採取產業政策,同時設法摒除官僚運作的陋習,並加強政策推行力度,香港才有望創出另一片新經濟的天空。
圖片參考:http://l.yimg.com/f/i/tw/ugc/rte/smiley_14.gif
2009-10-01 7:58 pm
然而,六大產業的提法也有幾處缺點:
一是把六大產業範疇說成是六項優勢產業,似乎認識方面過於膚淺、簡單,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制造業、服務業的簡單分類方法,看不出產業與範疇的分別,以及這六大範疇里實際上包含和涉及多個產業(制造業和服務業),要求整合。例如文化及創意產業,并不是以產品(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銷售為主,而是着重意念、經驗。同樣,環保也不單是生產性的產業。此外,教育服務在內地已被政府排除在產業以外,不能也不應按商業化的生產和服務來經營。以六項優勢產業來提出,是簡單化地把六大範疇看作買賣的產品和服務,認識方面還停留在工業時代,或至多是后工業時代的初期,踏不進知識經濟和文化創意的門階。
二是特區政府只是說香港在這些方面有優勢,但具體優勢內容卻說不清楚,還是泛泛而言,而究竟怎樣做,亦全無解釋。這與國際(乃至內地)在政策出台之前先進行詳盡細緻的專家調研不同。此所以社會輿論頗擔心是類似中藥港等的翻版,說了便算。事實上,今次的六大產業範疇,都是特區成立之初早已提出,并無新意。要有所分別,便應說明這些所謂優勢產業的優勢,特別是與珠三角,與其他鄰近亞洲城市(如台北、新加坡)是否真具優勢,而要說明便不能僅列出範疇那樣粗枝大葉。無論如何,提出六大產業範疇總是一種進步,只希望特區政府能具體落實,不要空喊口號。
六大產業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56: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930000051KK004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