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如果世界是由神所創造,那麼神在第五天,神做整地上所有動物的話,為何在恐龍的化石層從來都沒有發現人類化石和現代馬化石???
馬 的 進 化
所有生物中,對於馬科的進化硏究最為詳盡.從北美州馬類祖先至現在地層中馬類的發現幾乎完整保存下來,所以我們若要其間任何時代的馬科化石,都可以採集到.
馬科與巨雷獸一樣,都是由始新世的蹄兔類(或稱為始新馬)傳下來,也就是由蹄兔獸進化而來.巨雷獸滅絕時,馬類都是吃食樹葉維生,然後改變為吃食草類,而漸漸地發展成.適應了草原生活的馬類,除了軀體逐漸變大之外,為適應一快速起步移動,腳趾的數目也逐漸變少.
由於馬類的足部和牙齒的改變,所以能適應及配合新世自然環境的改變,因此乃遺留此特性而繁衍至現在.
真馬 更新世/全新世200萬年前 一趾
上新馬 上新世 700萬年前 一趾
買內馬 中新世 2600萬年前 三趾,其中兩趾不著地
間馬 漸新世 3700萬年前 三趾
蹄兔獸(始新馬) 始新世 5300萬年前 五趾
2009-09-19 10:52:28 補充:
考古學的洪水爭論在兩個問題上:
1遠古初民時代究竟有沒有一場大洪水?
2世界上這樣普遍的洪水傳說究竟起源於哪裡?
1877年, 美國賓直法尼亞大學對美索不達米亞進行了為期4年的考古發掘, 這也是美國人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首次考古發掘. 在蘇美爾古國尼普爾城, 出土了泥版約50,000件, 其中一塊3,700年前的碎片也記錄著(吉爾伽美什)史詩所說的那次大洪水的故事. 這為史密斯的發現提供了佐證. 1922年, 英國考古學家列奧納德, 伍利爵士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烏爾古城遺址進行發掘時, 在近12米的深處, 他接觸了一厚達2.5米左右, 完全沒有碎陶和瓦礫的土層, 這顯然是一個沖積層,
2009-09-19 10:52:42 補充:
地質學家提出的合理解釋是: 由於沖積層厚達2.5米, 一定是被特大洪水淹沒過. 經過顯微鏡下的分析, 這一沖積層的於土的確是由於一場大洪水而沉積起來的. 這成了大洪水無可爭辯的地質証據, 也再次証實了(吉爾伽美什) 史詩中大洪水的記載的真實性. 同時, 由於經過伍利的考証, 烏爾王陵出土物的年代為公元前4000年, 也就是說, 史詩涉及的年代要比聖經古老得多. 這也証明, 聖經上的大洪水傳說起源於烏爾.
2009-09-19 10:53:02 補充:
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被兩河流域的許多國家所用。蘇美爾人的神話傳說中有關的大洪水的故事,後來被猶太人收錄在《聖經》的《創世記》中,就是諾亞方舟的故事。
兩河文明的曆法很有特色。在蘇美爾阿卡德時代,制定了太陰曆,每個月29或30天,12個月為1年(6個月為29天,6個月為30天),每年354天,通過置閏月的辦法調整。開始依靠經驗置閏,後來先後有8年3閏和27年10閏的規定。在天文學方面,已經能夠區別恆星和五大行星,還觀察到黃道。在亞述時期,確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稱和7天1周的規定。
2009-09-19 10:53:26 補充:
數學上,兩河文明使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圓周為360度,1天為12時,每時30分。古巴比倫人還掌握了四則運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則。還會解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得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並且求出圓周率為3。
兩河文明(阿拉伯語: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 ,希臘語:Μεσοποταμία,意為「兩河之間」),亦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指在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新月沃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位置約在現今的伊拉克)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
2009-09-19 10:53:45 補充:
這一帶在遠古時期居住著許多種族,是個乾旱區域,但下游土地肥沃,所以很早就發展了灌溉網路,形成以許多城市為中心的農業社會。兩河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現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帶,北部古稱亞述,南部為巴比倫尼亞。巴比倫尼亞北部叫阿卡德,南部為蘇美爾。
這片土地曾是一些文明的發源地,也曾被其它文明征服,當中包括蘇美、巴比倫、亞述、阿卡德、埃及、西臺及埃蘭。
2009-09-19 10:54:12 補充:
這些文明都起源自最早懂得耕種的更早期的文化。
·新石器居住點,例如:賈莫(Jarmo),Tell Abu Hureyra
·哈蘇納文化(Hassuna period)
·哈拉夫文化(Halaf period)
·薩邁拉文化(Samarra period),例如 Choga Mami
·奧貝德文化(Ubaid period),例如 埃利都(Eridu)
·烏魯克文化(Uruk period),根據烏魯克城後命名。
·蘇美爾早期王朝時代
在這個時期在這個地區的城市和居住地包括:
·拉伽什(Lagash)
·烏爾
·尼普爾(Nippur)
2009-09-19 10:54:36 補充:
居住在兩河流域下游的蘇美人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民族,他們用蘆葦筆在泥版上按字,所以字型一頭粗一頭細,歷史學家稱為楔形文字或釘頭文字,在中東被各民族引用,流行了幾千年,曾經是波斯帝國和瑣羅亞斯德教的正式文字,並被腓尼基人採納和古埃及文字結合創造出腓尼基字母。
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為世界發明了第一種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個城市,編製了第一種法律,發明了第一個制陶器的陶輪,制定了第一個七天的周期,第一個闡述了上帝以七天創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話。至今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遠古文字記載材料(泥板)。
2009-09-19 10:56:26 補充:
《吉爾伽美什史詩》在出現以來的2000年中有出現很多版本,包括了4種語言:阿卡德語、古巴比倫語、胡里安語和西臺語。
它最早來源於蘇美時期的第三烏爾王朝(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寫成,在後又流傳發展至古巴比倫時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現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
2009-09-19 10:56:53 補充:
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時期由法師(excortist)Sin-liqe-unninni編寫完成里標準阿卡德版本,在19世紀中葉,由大英博物館的喬治·史密斯從亞述古都尼尼微亞述巴尼拔墓里的泥板圖書館中發掘出這部史詩,共11塊泥版,計約3600行,史詩內容又為第12塊泥板補全。一直到600 BC《吉爾伽美什史詩》漸漸傳到小亞細亞。其中12塊泥板的版本成為歷史研究的標準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現存於柏林遠古及古代歷史博物館(Museum für Vor- und Frühgeschichte (Berlin))。
2009-09-19 10:57:15 補充:
在20世紀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譯後,史詩的文字被發現並由小隨便片拼成。由於記錄語言多,歷史流傳的版本不同和損壞原因使專家只能依靠對於古文字的經驗和感覺。 蘇美爾學家S. N. Kramer, 第一個把蘇美爾傳說部分破譯。
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復原,譯註也基本完成,包括中譯本。
《吉爾伽美什史詩》圍繞烏魯克(Uruk)國王吉爾伽美什(Gilgamesh)和他的朋友-半人半獸的恩奇都(Enkidu)的之間的友誼故事展開。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
2009-09-19 10:57:42 補充:
·第一部分講述了半人半神的吉爾伽美什是烏魯克的君主,但暴虐無度。他的人民只能求助於諸神。創造女神阿魯魯(Aruru)便製造了恩奇都。在神妓(Shamshat)的誘導之下來到烏魯克與吉爾伽美什大戰一場,英雄相惜,結為好友。
·第二部分講述了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在日神沙馬什(Shamash)幫助下打敗衫樹林怪獸洪巴巴(Humbaba)。女神伊絲塔(Ishtar)為吉爾伽美什的魅力所傾倒向他求愛被拒絕,於是以死威脅其父神安努(Anu)派出帶來旱災的天牛(Bull of heaven)[1]下凡復讎,被兩人殺死。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成為眾人擁戴的英雄。
2009-09-19 10:58:02 補充:
·第三部分講述了恩奇都夢見他因為殺死洪巴巴和天牛被眾神懲罰,病重而死。吉爾伽美什受到觸動開始了艱難跋涉,向烏特納比西丁(Utnapishtim)──大洪水唯一生還者和永生者探索生死奧秘。他趁著黑夜翻過通向太陽的馬什山,不顧半蠍人帕比爾薩格的阻攔,在用盡了120根船槳以後終於渡過死亡之海來到目的地。烏特納比西丁接待了他但並未直接解答生與死的疑問,而是讓他經過6天7夜不睡覺的試煉。吉爾伽美什沒有成功,但是由於烏特納比西丁妻子善心,他去海底得到了永生之草,但不幸被蛇偷吃。吉爾伽美什只得返回烏魯克。
2009-09-19 10:58:21 補充:
·第四部分是吉爾伽美什通過沙馬什創造的生死通道與恩奇都對話,恩奇都向他描述了死後世界的陰暗悲慘。史詩中比較著名的一段內容是水神伊亞要用洪水毀滅人類,並建立方舟戴運動物和人的故事,和舊約聖經《創世記》裡的諾亞方舟幾乎雷同,有學者認為吉爾伽美什史詩的洪水故事應是聖經的原型。
2009-09-21 10:33:18 補充:
引致飛行員>這便吻合聖經記載的「各從其類」,人不能潛越上帝,不能推翻各從其類這個創造,不同種的,則不能成功繁殖具有生殖能力的後裔。<
禁就其怪啦!現在的科學家可以把蛇的DNA放在士多咩利內,同時也可以放在別的動物身上,呀!科學家不是已經潛越上帝嗎?
人不能潛越上帝???飛行員言之過早啦!
2009-09-21 10:35:16 補充:
我就好想聽一聽神的考古和科學解釋啦!如果世界是由神所創造,那麼神在第五天,神做整地上所有動物的話,為何在恐龍的化石層從來都沒有發現人類化石和現代馬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