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花燈圖片同資料!!(急!!)

2009-09-18 5:20 am
我要一d花燈既資料同圖片,要快,多!好急急呀><希望大家幫到我!

回答 (3)

2009-09-20 5:46 am
✔ 最佳答案
我要一d花燈既資料同圖片,要快,多!好急急呀

圖片參考:http://diumanpark.mysinablog.com/resserver.php?blogId=11138&resource=914156-CIMG9338.jpg&mode=medium


圖片參考:http://i294.photobucket.com/albums/mm118/88Knowledge/DANLUNG2.jpg


圖片參考: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239/1447423941_955ddac2ef_b.jpg


圖片參考:http://static.flickr.com/115/260556609_c8f53b7dc5.jpg


2009-09-19 21:50:32 補充:
中秋提燈籠應起於唐朝,唐書太宗紀,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以後就成為年中節日,至宋代更為普遍,常在中秋舉行歡宴的活動,到了元末明初更具有創新的意義。據風俗史話等說法,元人統治中國之後,漢人基於民族大義,準備在中秋之夜,以豎花燈作為信號,月餅中預置「殺韃子」的紙條,約定趁蒙古人酒食之後,殺之起義。因此明太祖建國之後,為紀念這種舉動,獎令舉行中秋,成為流傳久遠的風俗。

2009-09-19 21:50:47 補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91301853

................................................................................................................

2009-09-19 21:51:54 補充: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現在社會中,
燈籠已經被視為傳統工藝品,佳節慶典中
都要使用燈籠。而中秋節是孩子唯一
被准許玩燈籠蠟燭的日子,處處可見孩子
手提燈籠外出嬉戲。近年來流行的燈籠,
大部分都是吹氣用電的,今年不妨來個
集體回憶,拿個傳統燈籠來湊湊熱鬧。

傳統燈籠
在中華傳統藝術的領域裡,花燈是一門相當
富於巧思,又具古色古香氣息的藝術品。
透過竹枝和不同色紙、絹去塑造一件色彩斑斕
的藝術品;近代的會加用透光度極高的彩色玻璃紙。
2009-09-20 8:29 am
在中華傳統藝術的領域裡,花燈是一門相當富於巧思,又具古色古香氣息的藝術品。花燈的製作是中國人所特有的,它的雕琢精巧,也唯有中國人才能表現的淋漓盡致。 上元之夜,一稱元夜,又稱元宵,舊俗這一夜都有「張燈為戲」,所以古人稱之為燈節。

有關燈節的起源,相傳兩千年前,佛教傳入中國,第一次月圓的時候,人們都隱隱約約的看到月光下有一群天神在翩翩起舞,有一年忽然飄來一片浮雲,遮住天空,一時看不到天神,人們大為恐慌,各人拿著火把來找天神,從此以後,雖然看不到天神,人們依然不覺厭煩,年年點著火把來找尋天神,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種風俗。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放燈」最早是用火把,火把古稱「燔燎」,祭祀神明都以它來照明。漢明帝時,道、佛二教鬥法,佛教贏了,漢明帝開始勒令上元點燈,以表示佛法大明。
   後來不但上元放燈,就是中元、下元也開始放燈了。從此也才有所謂花燈這項民俗藝術的盛行。而提花燈從古以來也一直是中國孩童的童玩之一。

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天一黑,各式各樣的花燈就出籠了。現在讓我們回頭來看看台灣的燈節。根據許多文獻的記載,都說明了在清代台灣各地在元宵節,各家門口都懸燈結綵,各種音樂陣頭,排隊遊行,有鬧傘、講故事、龍燈、獅燈、戲球等百戲。
   各寺廟也都扎上花卉人物的花燈,供人欣賞求乞,地方人士也設有燈謎,任人猜射。自古男稱「丁」,女稱「口」,而台語中丁與燈同音,家庭多男子謂之出丁,而提燈遊行恰與出丁同音同義。所以大家都熱衷花燈活動。 

透過元宵廟會的慶典,我們看到許多創意突出的美麗花燈,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在花燈盛會上得到了具體的印證。
  不論任何形狀的花燈,都是基本花燈技巧的組合。希望這一套民俗花燈藝術的介紹及示範,能帶動大家對這項中華傳統藝術的重視,進而喜歡它、接近它。  



另一個資料:

一、花燈的介紹

在中華傳統藝術的領域裡,花燈是一門相當富於巧思,又 具古色古香氣息的藝術品。花燈的製作是中國人所特有的,它的雕琢精巧,也唯有中國人才能表現的淋漓盡致。 上元之夜,一稱元夜,又稱元宵,舊俗這一夜都有「張燈為戲」,所以古人稱之為燈節。

 

二、燈籠的由來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裡,處處都有燈籠。
    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
  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
  ,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
  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
  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今天迎
  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
    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
  安,乃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
  」,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
  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
  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
    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 
  ,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有
  的由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
  也大不相同。
    ”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個人則以白底為主,如今全亂了,
  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啦”。



三、燈籠的意義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
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
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音和
「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
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y_huimei98/3368056306/

http://www.flickr.com/photos/moorpfeffer/3149997136/

http://www.flickr.com/photos/appleping/2281209005/

http://www.flickr.com/photos/21225589@N02/3222044363/

http://www.flickr.com/photos/appleping/2281209005/
2009-09-18 5:38 am
燈籠係亞洲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古代主要用嚟照明,當燈咁用。響元宵同中秋等等嘅節,花呢花碌嘅燈籠叫做「花燈」。

現在社會中,燈籠的作用已經變成了一種收藏欣賞的傳統工藝品,佳節慶典中都要使用燈籠。特別是元宵節和中秋節,外形各異的燈籠也稱為「花燈」。此外,有許多燈籠也改用了燈泡,而非蠟燭。除了慶典或廟宇使用外,在許多街頭小吃攤也有掛紅燈籠取代招牌,以吸引食客的目光。在中國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可看到傳統燈籠的使用和形式。

紙燈籠種類很多,有走馬燈、羊燈、氣死風燈、提燈等等。

傳說姜子牙封完神後,自已卻沒有什麼司職,只有某位神仙出遊時給打替班。大年三十眾神都歸位,姜子牙卻沒有地方呆,百姓看他可憐,就為他點個燈,讓他在燈下呆一宿。久而久之就形成點燈籠的習俗。
中秋花燈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18: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917000051KK015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